「豐縣鄉音」老輩子人津津樂道的「拉魂腔」——柳琴戲


「豐縣鄉音」老輩子人津津樂道的“拉魂腔”——柳琴戲


(許口村柳琴藝人演出《馬孤驢換妻》)

豐縣柳琴戲

柳琴戲於清乾隆年間由魯南地區傳入豐縣,早期稱為“肘鼓子”、“拉花腔”、“拉後腔”,因其唱腔優美深為觀眾所迷戀,故後又有“拉魂腔”之稱。

民間流傳的“聽了拉魂腔,十里不冤枉”;“為聽拉魂腔,抱錯枕頭去南莊”;“拉魂腔一來,跑掉繡花鞋;拉魂腔一走,撂倒十八九”等韻語民謠,體現了柳琴戲的藝術魅力。

豐縣柳琴戲初時為說唱,半農半藝的貧苦農民在農閒季節裡,走鄉串裡“唱門子”乞討,既無絃樂伴奏,亦無服裝道具,僅以手板或梆子打擊節拍。

清咸豐年間,由說唱演變成演戲,並開始用柳葉琴(亦稱月琴)伴奏,柳琴戲有了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演出有小生、小旦角色的“二小戲”或配有小丑角色的“三小戲”,時稱“對子戲”,在演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纏綿的拉腔。

清末民初,柳琴戲發展成職業社班,藝人增加至七、八名,甚至十餘名,俗稱“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十人成大班”。演出也由單一的唱對戲和打地攤式的“跑坡”,發展成唱“會戲”、“堂戲”、“還願戲”,角色行當也趨於完善。

1953年4月,中共徐州市委宣傳部會同徐州專區文教局,經與拉魂腔藝人磋商,以主要伴奏樂器柳葉琴為據,將此劇種定名為“柳琴戲”。

1956年,豐縣成立柳琴戲演出隊。

「豐縣鄉音」老輩子人津津樂道的“拉魂腔”——柳琴戲


(柳琴戲《拾棉花》)

豐縣柳琴戲藝人初時主要分佈在縣域西南部,現屬宋樓鎮、王溝鎮的農村,後擴展至縣域北部的首羨、順河等鎮。

演出活動早期主要在縣內,後逐步流向蘇魯豫皖接壤地區的城鎮農村,演出劇目有《白玉樓》、《賣愛姐》、《觀燈》、《繡鞋記》、《大花園》、《藍橋會》等100餘出。

豐縣柳琴戲的唱腔別具一格,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在唱腔的落音處,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七度,男腔加入襯詞拖後腔,成為其獨特風格。

「豐縣鄉音」老輩子人津津樂道的“拉魂腔”——柳琴戲


(宋樓鎮許口村周緒恩(右一)攜少兒學員演出柳琴戲選段)

柳琴戲唱腔曲調有:哈弦、起板、導板、拉腔、射腔、寒腔、平腔、停腔、柔腔、葉裡藏花、雷對調、一喲調、老公調、回龍調等。此外還有從民間小調變化而來的過河調、趕腳調、送郎調、補缸調、小放牛等。

板式有:慢板、二行板、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

傳統曲牌有[苦中樂]、[繡花牌]、[水龍吟]、[什樣錦]、[朝天子]、[抱妝臺]、[喜臨門]等。伴奏樂器有柳琴、嗩吶、笛、笙、管、二胡、小三絃、梆子、板鼓、鐃鈸等。

柳琴戲的角色亦有別於其他劇種,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樑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醜,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麵。演大戲時,因戲班人少,常需兼行,以“五把全摟”者為優。

柳琴戲的表演粗獷樸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演員的身段、步法明顯帶有民間歌舞的色彩,而創編的“跑驢”、“抬轎”、“趕車”、“擀麵”等身段表演及由民間打花棍改進的“四十八竿”對打套路,則增添了柳琴戲的藝術特色。


「豐縣鄉音」老輩子人津津樂道的“拉魂腔”——柳琴戲


(宋樓鎮許口村柳琴樂隊)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宋樓鎮許口村的王為德請王溝鎮苗城集的柳琴藝人侯德山為教師,打起了“窩班”,培養了許汝乾、許汝賢、馮學友等一批柳琴戲藝人,至今已傳承了七代。

其中,處於建國前後的第四代和第五代為柳琴戲發展的鼎盛期。著名柳琴藝人王素芹(1927—1982,本姓張,隨師姓王,綽號“裡外黑”),宋樓鎮費樓村人,12歲學藝,以扮演莊重文靜的大家閨秀和伶俐活潑的小家碧玉而享有盛譽,先活躍於豐縣,後為江蘇省柳琴劇團主要演員、徐州市戲劇學校教師,培養了幾代柳琴藝人,《中國戲曲志》載有其傳記。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群眾文化生活趨於多樣性,豐縣柳琴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現縣內健在的柳琴戲藝人已為數不多,且年事日高,居住分散,難以從事藝術傳承,豐縣柳琴戲呈現瀕危狀態。

「豐縣鄉音」老輩子人津津樂道的“拉魂腔”——柳琴戲


(1999年,在豐縣廣場文藝匯演中和集鄉柳琴劇團演出《小兩口爭燈》劇照。)

以豐縣柳琴戲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江蘇省柳琴戲,2008年6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2014年周緒恩被命名為豐縣柳琴戲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