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幫帶」這裡,有一名可愛的小小男子漢!

各位親們,

我們的”傳幫帶“工程開展的如火如荼,

在這一工程中,

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傳遞出了許多真摯的感情,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援藏醫生陳勇,

為我們講述一個他在對口支援

遇到的一位可愛病人的故事。

01

三歲男童不幸患病

傳幫帶工程開展了已經大半年,在藏區的這段日子裡,我和隊友們克服了高寒缺氧的惡劣條件,為理塘縣的同胞診治了多種疾病,成功搶救了數例危重病人,深受這裡的同胞好評。

不過,今天我要向大家講述的是一個可愛的病人,他是一位來了醫院三次才最終做成手術的三歲小男孩。

這位小患者第一次到醫院後,被外科主任卓暉檢查後考慮有精索鞘膜積液,之後,超聲科陳昶宇醫生通過超聲後明確了卓主任的診斷。這個疾病如果長久不治,很容易繼髮結核,睪丸炎,甚至影響生育。卓主任向患者家屬講明瞭疾病的危害,家屬很理解,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可接下來讓人為難的是,這裡幾乎沒有開展過小兒手術,因此,醫院小兒的麻醉藥品缺乏,尋遍整個藥房就只有兩種藥可以用,但這兩種藥物作用時間太長,對小兒來說不太合適。而且藥物單一,麻醉難度、風險相對較大。於是,我們便向患兒家屬說明了情況,建議等下一批麻醉藥到了以後再行手術。患兒家長表示理解,同意等藥物到了後再行手術。

02

短短几天后,家屬帶著小孩又來到了醫院,詢問是否可以進行手術了。這讓我有些詫異,因為之前溝通好了麻醉藥一到就會電話通知他的。看來,這位家長似乎是個急性子啊。在我告知藥物還沒到之後,他面帶失望的帶著小孩走了。看著他們的背影,我心裡微微有些莫名的失落。

誰知,沒過幾天,家長又帶著小孩來了。可是藥品依舊還沒到,我心想,這位家長是不是也太心急了。我對他說:“藥品暫時還沒到,你們怎麼不打個電話過來問一下?這樣跑來跑去太辛苦你們了啊!”,他說:“醫生,我們山裡信號不好,電話有時候打不出去,我還是帶著娃跑一趟更放心。”

原來如此!他們交通不便,網絡信號又不好,只能以這種最原始的方式反覆跑來跑去,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之前,我還以為他性子急,聽到這番話後,我心裡有些難受和自責。

03

醫者的自我反思

作為“傳幫帶”對口支援工程中的一員,我自認為自己很理解這三個字的含義,工作中盡最大可能傳授徒弟知識,也盡全力幫助當地同胞治療疾病,可是,這次的事情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如果當初多和病人溝通了解,說不定就能發現患者目前的難處。

傳幫帶,不僅僅是要送去技術知識幫,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去體諒,去理解,去幫助啊!有時候多一言多一句,都能讓藏區同胞感受到這份實實在在的濃厚的情誼。

看著眼前淳樸的男子和身邊顯得有些拘束的小孩,我實在不忍心他們再跑來跑去。同時,我心裡開始琢磨只有兩種麻醉藥的情況下,自己該如何完成這個小孩的麻醉。數個方案在腦子裡過了幾遍後,最終我還是為患兒選擇一個最為穩妥的麻醉方法。

04

勇敢的小男子漢

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原本,我計劃讓家屬抱著孩子進入手術室進行靜脈輸液後再麻醉。可家屬說孩子聽話,不會鬧的。於是,我將信將疑的接過孩子並抱入手術室。

果真,小孩黑黑的一張臉卻顯得格外鎮定,來自金堂縣人民醫院的袁術銀老師在給患兒進行靜脈穿刺的時候,這傢伙愣是眉頭都沒有皺一下,非常配合的完成了靜脈穿刺。

「傳幫帶」這裡,有一名可愛的小小男子漢!

我有些震驚,這個小孩才剛剛三歲,居然可以表現的如此勇敢!然而,當我再次翻閱病例時,我似乎是找到了答案。原來,這個患兒家庭是一個精準扶貧戶。毋庸諱言,家庭條件的限制,小孩或許平時得不到太多父母細緻的呵護,久而久之也就變得堅強了。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

看著孩子一臉的鎮定,我心裡卻有一絲淡淡的哀傷。在這一刻,我更加明白了精準扶貧的意義,也更加深刻的領悟到了我們“傳幫帶”工程的真諦。所幸,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可愛的藏族同胞正在走向一條通往小康的路!

雖然孩子一臉鎮定的表情,但畢竟才三歲,我能感受到他的忐忑,為了減少小傢伙的恐懼,我順勢對著他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沒想到小傢伙居然也對著我也比劃了起來!真是太可愛了!

「傳幫帶」這裡,有一名可愛的小小男子漢!

勇敢的小男子漢

16

順利完成手術

麻醉過程很順利,外科卓暉主任和任海亮醫生為小傢伙進行了理塘縣醫院第一例精索鞘膜翻轉術。卓暉主任親自操刀,術中每一步都很仔細,卓主任說:“小孩精索很細,一不小心就可能誤傷,因此這類手術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是的,我們在醫療工作中,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應該這樣。這關乎到每一個患者的身體健康和幸福。

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在卓主任精湛的技術下,不到一個小時,手術就結束了。可我的麻醉還沒結束,我必須要等著患兒清醒後送回病房才算成功。在做這個麻醉之前我就做好了心裡準備,小孩甦醒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這兩種麻醉藥都是屬於長效製劑。

在下午一點左右,患兒終於睜開了雙眼。看著小傢伙黑白分明有神的眼睛,我咕嚕嚕叫的胃也不在抗議了。抱著清醒的小傢伙,我們一起做出了勝利的手勢。

「傳幫帶」這裡,有一名可愛的小小男子漢!

勝利,我們勝利了!

將小傢伙抱入病房,一箇中年婦女雙眼含著淚花不停的對我做著感激的手勢。想來這是小孩的母親了。我微笑的回應,將小孩放在病床上,向家屬交代一些事項後,準備返回手術室,卻見小孩再次對我做出了勝利的手勢。

「傳幫帶」這裡,有一名可愛的小小男子漢!

啊!這可愛的小小男子漢!這是你對我的感激麼?這一刻,我內心湧出一股暖流,被這可愛的小傢伙給深深的感動了。這不就是我們工作的最大的意義嗎?我親愛的藏族同胞們啊,我是來自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援藏醫生,我願意守護你們的健康,我願意為傳幫帶工程作出自己的貢獻!

“傳幫帶”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