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援建喜德“傳幫帶”之婦產科的故事

喜德醫療援建 “傳、幫、帶”工程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 什邡市婦幼保健院對口援建喜德縣婦幼保健院的醫療隊員們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醫務人員的責任擔當,上演著一幕幕感人故事。

2018年5月31日18點50分,處理好因宮縮乏力致產程延長產婦的盧天英副主任醫師剛坐下吃晚飯便接到一個電話,“盧老師,產婦出血多,怎麼辦?”,“不要慌,我馬上到”,放下筷子盧醫生飛奔進了產房。

“立即建立雙通道,吸氧,上心電監護,縮宮素10U”,在查看產婦情況後盧醫生有條不紊的指揮在場的醫護人員。“血壓90/60mmHg,雙通道已建立並通暢,縮宮素10U已加入液體中”護士彙報。盧醫生再次查看產婦後果斷的說“產婦出血是由胎盤粘連引起的,需要立即人工剝離胎盤”。 “盧醫生我不敢,我沒操作過”,喜德縣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婦產科醫生李曉玲用求助的眼光看著盧醫生。“沒問題,一次性的無菌衣,手套”,當盧醫生熟練的,快速的把剝離不全的胎盤徒手取出後,產婦的出血也明顯減少,在此操作過程中盧醫生一邊規範化的操作,一邊對一些注意事項進行講解,教授如何判斷胎盤剝離徵象、人工剝離胎盤指針、產後出血的處理等。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產婦順利分娩,母子平安!產婦眼裡包含感激的淚花,家屬雙手翹起大拇指,連聲說:“卡莎莎(謝謝),卡莎莎(謝謝)!”。

“以前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們也知道是胎盤粘連,需要人工剝離胎盤,但是我們不會也不敢,只有轉到縣人民醫院或者請她們過來幫忙,有你們什邡的老師在,真好”,李老師激動的說到。“你們放心,我們來就是要幫助你們提高業務水平,這位產婦產程長且隱瞞了病史,以此為鑑,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善於總結經驗,有效溝通獲得真實病史,嚴密觀察產程,預見性的判斷和處理病人,才能在遇到問題後不慌不忙,有效處理”。

“有你們在,真好”,喜德醫務人員樸實簡短的話語,在這一刻打動著援建隊員的心。

“醫療援建不是援建隊伍要做多少,而是要指導實踐,不斷提升產科危急重症的處置能力,這樣即使援建結束,也能夠為喜德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婦產科醫療團隊”,什邡市婦幼保健院盧醫生認真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