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思都用來防備將士爲了什麼?大街上殺了一個乞丐只爲試探

宋太祖太宗兩朝總覺得武將不可靠,所以他讓文臣領兵。可真正讓文臣領兵他也不放心,太宗朝當時有一個參知政事叫趙昌言,他是太平興國三年的進士,文思甚敏的這麼一位文臣。宋太宗派他率軍隊去討伐叛亂,趙昌言率軍經過鳳州的時候,鳳州知州寇準就給皇上上了一道密奏,說趙昌言這個人平時就很有人望,然後他又沒有家屬在京師,皇上派他領兵這太危險了。寇準的意思就是趙昌言現在沒有人質在皇帝手上,皇上居然敢把他派出來,這太危險了,不能給他統率三軍的大權。宋太宗接到這個密摺之後大吃一驚,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忠臣,就沒有一個人給我提這個醒,幸虧有寇準能為國家著想。

皇帝的心思都用來防備將士為了什麼?大街上殺了一個乞丐只為試探

就因為這個不靠譜的摺子,趙昌言不但被收回了兵權,直接就被撤了職,貶到外地當官去了。所以可想而知只要你跟兵權沾了邊,甭管你是文臣武將皇帝都會懷疑你。太宗跟身邊的大臣講,國家若沒有內患是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就必有內患,外憂不過是邊事,邊境有點事可以預先防備,奸邪可難以察覺,如果有內患的話更可怕。所以說皇上整天的心思就放在了防止別人篡位上,宋太宗認為在抑制武將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制約文官。那麼他用什麼樣的手段制約文臣呢?

皇帝的心思都用來防備將士為了什麼?大街上殺了一個乞丐只為試探

​有一次太宗皇帝微服私訪,看到一堆人圍在一家店鋪門口,皇上也扒拉開眾人擠進去一看,一個乞丐可能今天收成不太好,就站在店鋪門口耍無賴,你必須得給我吃的,或者給我錢,你不給錢我就不走。大家在那看熱鬧影響店主人做生意,店老闆就只好出來勸,給你仨錢你趕緊走吧。乞丐不幹,在那吵吵嚷嚷。正在吵的時候衝出來一個人,啪的一刀把這個乞丐給劈了。天子腳下,光天化日之下殺人,這可不是小事。所以第二天宋太宗就命令開封府限期破案。這開封府的效率也高,在皇帝的限期內抓住了兇手,誰呢?店主人。他看那個乞丐太無賴了影響他做生意,怒火中燒,咔嚓把這個乞丐給劈了,他本人也已經招供了。

皇帝的心思都用來防備將士為了什麼?大街上殺了一個乞丐只為試探

然後太宗皇帝就把這個案卷調上來看了,之後告訴開封府朕很滿意,你真會辦案。你把兇手兇器一起帶來讓朕看看,萬一有什麼紕漏呢?開封府一看這案子皇上都過問了,拿著那把刀,帶著店主人就來見皇上,皇上就問店主人,確實是你殺得嗎?店主人說確實是,沒受冤枉,我願意一命抵一命。宋太宗聽到這冷冷一笑,對太監說去把我的刀鞘拿來。皇上就拿起那把兇刀往自己刀鞘上一插,嚴絲合縫,原來是皇上殺的那個乞丐。這開封府一下臉都綠了癱倒在地,皇上說你這麼辦案這不是濫殺無辜嘛,當然皇上說這話的時候,沒琢磨他首先濫殺無辜,乞丐再怎麼說他無賴,他也罪不當死,皇上為了試探開封府尹辦案公平不公平,居然把這個乞丐一刀給殺掉了,但是不管怎麼講以後地方官審案再也不敢糊弄皇上了。​

皇帝的心思都用來防備將士為了什麼?大街上殺了一個乞丐只為試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