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许多人提到桂林山水,想到的一定是漓江两岸,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然而来桂林之前,我也不知道,原来漓江风光最精华的一段在阳朔,而不是桂林城区。

从桂林市区到阳朔有三种方式,一是乘坐大巴,二是高铁,三是乘坐轮渡顺流而下。样说的火车站在兴坪,距离阳朔城区还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而乘坐轮渡,需要四个半小时的时间。虽然能在水上欣赏两岸风光,但考虑到带着娃,以她的耐性……所以,当初在定第一天酒店的时候,就把酒店选在了桂林汽车站附近。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到了汽车站才知道,7月1日起,桂林汽车站从老站搬迁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南站。好吧,之前没有看到任何消息。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硬生生被耗掉了半天时间。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一路向南,天气也由大雨变成了多云,刚才的怨念也烟消云散。重新安排接下来的行程,毕竟娃吃过饭就要睡个午觉,铁打不动,所以下午的行程也从银子岩变成了兴坪,而银子岩就留到下次吧。带娃出行,其实本身就不应该有什么计划,说要吃饭就要吃饭,说要睡觉就要睡觉。晚上回来有时间就在阳朔西街上逛一逛,晚饭不用想,不是肯德基就是麦当劳咯。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把娃安顿好,她睡觉,我才有时间出来逛一圈。在阳朔定的酒店,是一家很有特色的民宿,位置就在县政府门口,离西街入口也就30米距离。其实,阳朔的县城并不大,以西街为中心,可能也就十多平方公里。在这里,出租车是很难打到的,坐摩托车出行是最快速的。而真要在县城里晃悠,步行或者租辆自行车是最佳方式。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漫步在西街,仿佛穿越回了扬州的东关街,要是不两旁的别具风格的桂北建筑,可能真的一模一样。小青瓦、坡屋顶、马头墙、木门窗、吊阳台,这不仅是西街的建筑特色,整个阳朔的民居建筑都是这般模样。

西街并不长,只有800米,但两边布满了各式的小吃店、饭店、酒吧。白天的西街并不是太热闹,一到晚上,这里绝对是人声鼎沸。街道上满满的都是前来观光的游客,原本不宽敞的街道中间也被小商贩们所占领。路过两边的酒吧,时不时被里面炫彩的灯光所吸引,要不是带着娃,可能真想进去坐一下。但与其他地方酒吧不同的是,这里每家酒吧的门口都有一个警卫,而且门口都有安检仪,进入酒吧必须像进地铁汽车站一样进行安检,可见在这里泡吧还是很安全的。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走在大街上,最大的感受就是,除了五湖四海的游客,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真的有好多。据说这里被称为“洋人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西方游客纷纷被阳朔西街古朴典雅的民居和传统文化、民风民俗所吸引,前来观光的境外游客也与日俱增。许多人在此定居、开店,这里外国人的身影也就越来越多。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桂林山水中的“洋人街”,中西文化在此交融

历史底蕴、民族特色、中西融合,这样的古街在中国也是很少见的。看了看时间,娃也应该要醒了,西街只能匆匆地走了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