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无用?80岁老父亲为50岁书呆子儿子求工作

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知识每年以10%的速度更新迭代;太多的书,太多的知识,又让人无从下手...虽然这是个人人念叨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却出现了杭州一个50岁的大叔,家里藏书万千,每年看书不下于一百本,孜孜不倦,擅长画画,写诗,却唯独养活不了自己。

看书无用?80岁老父亲为50岁书呆子儿子求工作

他80岁的老父亲打电话找到杭州日报记者,希望报社帮他的儿子找份工作,因为现在都是80岁的老父亲在接济着他,但是年纪大了,怕自己走了以后,没人照顾这个单身的老书呆子。

这个新闻给小编的感触真的特别大,突然发现,读书不是目的,通过读书给自己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解决生存问题,结婚问题,工作问题,幸福不幸福问题,还有实现理想的问题。

读书时工具,是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读完书以后认知效率升级才是目的。在这个时代,知识已经爆炸,比的不是学不学,比的是谁学的对!学的准,学的效率!

于是,我决定带着功利心去学习,要学那些能解决当下的困惑和问题的,学了能有地方立马去用的的书,那些我刚好接受有点难度,此阶段刚好有用的书和知识。

看书无用?80岁老父亲为50岁书呆子儿子求工作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的内容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知识性,认知性。如果比作爬山的话,那么

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比如八卦、小说、笑话、爆米花电影等等这些都不需要你集中注意力的。

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去调动脑力理解和记忆的。比如科普文章,比如社会现象解读,比如一些概念和原理。

认知性的是爬坡,心智提升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否定和思考,学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加强了。比如一些核心思想巨作《理想国》《瓦尔登湖》《人类简史》等等。

看书无用?80岁老父亲为50岁书呆子儿子求工作


很多人天天学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脑力下降了,思考越来越僵化了,其实就是因为心智认知类的书籍看的太少,读一辈子的八卦和娱乐也不会增加你的认知的。而我们自己想一想,多少的书籍是鸡汤,多少的文章是无意义的低级知识?

按照这个分类,那些你看不懂的,那些让你看了一头雾水的,才是需要你调动脑力去学去理解的。比如经济学 多一些著作,比如《反脆弱》《思考快与慢》等等。

而中间可以穿插很多的知识类的书籍,让你的大脑减轻点难度和压力,比如很多专业行业的书籍《认识电影》《平面美学》《世界建筑史》等等。

而娱乐性的书,可以在放松的时候偶偶来一下。当然最好是三种都有的书籍,比如《红楼梦》比如《穷爸爸富爸爸》,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看书无用?80岁老父亲为50岁书呆子儿子求工作

书籍太多,我们全部通读所花的时间也太多,于是我就开始片段的读,每本书我买下都是有各种原因,可能是一些朋友的推荐,也可能刚好我时下遇到了问题想要寻找答案,也有可能是我喜欢的大牛出的书。

不过毕竟一本书全部都是精华的是少数,而且就算是精华,其中一部分你也已经吃透了。所以看前看一遍目录,从你感兴趣的章节开始看,或者第二种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去看书。

有了目的性,认知资源以及带着问题读的三个筛选,要读的书就会减少75%,阅读的效率也会提升一倍,不会有太多的重复知识来浪费你的时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