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經驗分享課堂上的眼神教育

優秀教師經驗分享課堂上的眼神教育

你知道嗎,學生的聽課效率竟然和你的眼神有關!

有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眼神影響著學生的心境和態度,對學生的情緒產生極大的暗示和感染。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這扇窗,可以直視人的內心。

給被冷落的孩子一個友愛的眼神;

給生病的學生一個關懷的眼神;

給不守紀律的孩子一個提醒的眼神;

給進步的學生一個肯定的眼神……

你是怎麼收集學生的“眼神語”,和他們展開“神交”的呢?

用眼神能夠搞定課堂?說不定,眼神真的可以“秒殺”一切哦!

課前需知——眼神交流要充分,達到講課時間的60%-70%

實踐證明,教師的眼神和學生眼神接觸的時間越充分,獲得信賴、激發學生興致的可能性就越大。據心理學家測試,這種接觸時間應達到整個講課時間的60%——70%。

小貼士課前充分熟悉教材,減少看教案的時間

據此,教師要在課前充分熟悉教材與教具,課上儘量減少看書看教案的時間,板書也要側身扭頭不能背對學生,多媒體教學也要面視學生手往後指。如此一來,每位學生分享到的眼神注意就會增加,不但消除了隔膜,增進了師生的感情交流,還可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還可傳達更為豐富真切的知識信息,進而更能提升教學效果。

課堂剛開始——環視法:讓喧鬧的課堂瞬間安靜下來

通常來講,教師剛進入教室走上講臺應停頓片刻,目光環視教室四周和全體同學。這樣有利於平靜課間吵鬧的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貼士切忌漫不經心的眼神開場,給每個孩子平等的目光

切忌雙目望著天花板、望著講義或窗外,顯得漫不經心或者不敢對視交流。自信的眼神永遠是一堂好課的開始。

教師不能偏視美的,偏視學科成績突出的,尤其不能偏視異性學生,相反要特別關注弱勢人員,不能忽視任何一個人。教師應以敏銳而親切的眼神有意識地關注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感到沒有被冷落。

課堂進行時——跳視法:跳著看課堂,推進節奏的變化

隨著課堂內容的深入,學生漸漸進入老師設計的教育情境,跟著老師“動了起來”,這時候,老師也在不斷地“生髮運動”之中。

此時,教師要及時地從學生的眼神中發現其心境,嘴可以少動但眼不能少動,人員審視的頻率轉換要快,不要持續盯著某一位學生時間過久,也不要蜻蜓點水似的從某個學生的眼前敷衍掃過,快慢節奏的調控之間,發揮眼神“潤物無聲”、“無聲勝有聲”的引導、教育作用。

小貼士盯太久,會有壓迫感;看太短,又顯心不在焉

據觀察,兩人之間的對視最好是五至十秒之後就轉開二至三秒。所以在教室裡,老師最好是對某處或某人三至六秒後轉移至另一批學生觀看三至六秒,然後再轉移另一批或再轉回來。學生注視時間太長會讓人有壓迫感,時間太短、視角頻繁更換、飄忽不定,會讓人感到心不在焉和輕視。

不論講課、提問、解答問題時,教師都要不時地跳躍著觀看前後左右,尤其是後排的左右兩角,給予特別的關注。

課堂“停頓”時——巡視法:消除你看不見的教學死角

課堂上,經常有這樣一個“停頓”環節,老師們讓學生自己默讀或者讓學生們當堂練題,分組討論等等,課堂進入學生主導的“平緩期”。此時,教師把“話筒”交給了學生,不是一身輕鬆的站在講臺上等待學生就好,而是要走下講臺,用神眼或關切的話語對整個班級“巡邏”。

現實教學中,有的教師習慣於注視某一個地方的學生,即使環視也難免出現個人主觀的色彩,而且有的角落是環視所觸及不到的地方。這就出現了所謂的“教學死角”。巡視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消除你看不見的課堂盲點。

小貼士別再讓眼神“自上而下”了,快走下講臺轉一轉吧

和環視不同,“巡邏”視是更加機械的眼神交流方式,從速度上講,巡視稍慢於環視,且巡視的頻率也稍小於環視。但是,巡視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消除“教學死角”,其作用不可等閒視之。

教室內的四個角區,尤其是倒數一、二排的學生常常成為教學死角,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被壓抑。教師一般把教室分為前後左右四個區,輪流注視。

學生髮言時——注視法:愛的眼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圝圝眼睛裡是有感情的,眼神的情緒表達,是在我們面對個體的目光時,需要修煉的一門藝術。

面對課堂上的學生——

觀察的眼神:誰在積極思考,誰在走神,誰沒有聽懂;

詢問的眼神:會不會,哪個地方沒不明白;

號召的眼神:大家都看黑板,我們一起來學習研究;

提醒的眼神:你要注意了;

肯定的眼神:OK,你很聰明,你是最棒的;

鼓舞的眼神:沒問題,不要怕,你能行……

專注的眼神是一種力量,是愛的表達。

小貼士你知道嗎,不同場景下,眼神要這樣“表情達意”哦

1)對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切忌用懷疑的審問的目光,而應報以信任的目光和親切的微笑。這樣,可在相當程度上減輕學生的緊張感,使其充滿信心,大膽回答。

2)當學生答題不暢時,教師應用期待、專注的目光,以表示在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使學生用心思索,力求回答準確,而不能顯得不耐煩。

3)如果學生的回答跑了題,教師的目光應帶著安慰和惋惜,而不是取笑、指責、讓學生下不了臺。

4)當學生的發言富有創造性時,教師應投以讚許、激勵的目光,以激發他們的進取心,此時,一切冷漠和不屑一顧的目光是絕不允許出現的。

教師眼神裡的話語,如無線傳感器,可以傳遞信號內容;如溫暖的雙手,可以撫平心靈的創傷;如無窮的力量,可以催人發奮圖強。讓每一個學生都讀懂老師眼神的關愛、期待、鼓勵、讚許、批評……

愛孩子,不妨真正蹲下身子,與孩子真心實意地用眼神交流,相信,一旦師生達成默契,我們的課堂將會充滿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