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章子怡,在课业繁重又看不清楚未来在哪里的青春期,她是我放在心底的偶像。

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金球奖上的章子怡


至于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强大的掌控力,她想要什么,就去要,并且一定可以要得到,她满足了16、7岁的我心中关于强者的所有想象。

关于章子怡的故事,我看过许多。印象特别深的有这么两件,一是在考上中戏之前,她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民间舞,但她的条件其实并不适合学舞蹈,身体比较硬,大家都可以做好的基本功,横叉、竖叉,她都没办法做得很好。章子怡在北舞的老师甚至在接受采访时爆料她是长短腿:“章子怡走路有一瘸一拐的感觉,仔细看她那个《我的父亲母亲》,章子怡一转身,然后有点不太好意思,走着走着,她就有点瘸,然后她拿着那饺子,从半山腰跑,她基本上是在瘸着跑的。”

可尽管没有学舞蹈的天分,她还是在15岁的时候在有着“舞蹈届奥斯卡”之称的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了表演奖。

因为太刻苦。

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二是她在拍摄《卧虎藏龙》时期,她并不是李安导演最满意的演员。

“那时我知道自己不是剧组选出来的惟一,虽然舒淇确定了因为档期而不参演,但是每天,我仍然能看见来来往往试镜的女孩,而且导演开始也不告诉我该演什么,只是让我练功。天天在那里练功,天天看见不同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这种心理压力,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觉得恐惧。”

当时有一个选定的女孩,因为受不了练功的苦而被请出局,章子怡则靠自己敢拼的劲儿打动了李安,并最终得到了这个日后让她变成国际章的重要角色。

你看,即使是在任何不利的境况下,她也从不退让,她想得到,就一定要得到。

而再看那时的章子怡,真是把野心都写在了脸上,眼神里透露着一种狠劲儿,像一只充满侵略性的凶猛动物▼

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这样的章子怡注定是不被欢迎的,因为那个年代的国人还远远欣赏不了女人的野心,那时的国人总是更推崇“淡泊名利”“谦逊”,如果你脸上写着“想赢”,即使你真的为之付出特别多,也会被认为姿态不够好看。

可是慢慢的时代就变了,也许是现在的90后都太佛系了,还没争取呢就匆匆妥协了,得到也行,得不到也可以。于是野心忽然就变成了一种备受推崇的品质,很多人开始告诉你说,要dream big,要敢想,不敢想的话又怎么能得到呢?

少女偶像团体SNH48的李艺彤,正是因为在票选只得到亚军时,气势汹汹的指着冠军的宝座说:“这个座位明年一定是我的,所有跟随我的人,明年我们在一起战斗吧。”而上了热搜。

这次大家并没有批判她,取而代之的是,觉得这个中二少女好勇敢、好可爱,年轻人就应该这样不是吗?▼

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可打脸却来的比什么都快,她仍然没得到冠军,生日会的时候还因为把一首霉霉的Look What You Made Me Do唱成了车祸现场而受到群嘲▼

这让我不禁在想,野心真的是一个很可贵的品质吗?它在当下是不是也被过誉了呢?

事实是,人如果空有野心,而没有与野心想匹配的实力,野心就会看起来像妄想,而妄想最终会变成笑话。

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演员的诞生》播出之后,人们慢慢开始发现“野心”也许只是大众对于章子怡的一种刻板印象,隐藏在野心背后的是,她对自己一直以来的高要求以及真实不俗的实力。

就像一开始大家以为她想要的只是拼命出人头地和成功,其实她真正想要的是,认真钻研演技,做一个好演员。

没人会相信她的想法如此简单,但也许真的是我们把她想的太复杂了。

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现在的我也改变了之前对于野心的看法,我开始觉得野心也好,欲望也好,都只是个中性词。它的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拥有它的那个人是个怎样的人,而且它与成功也没什么必然的关系。

就像对章子怡来说,野心当然是好的,因为她有天赋又肯吃苦,能够全力以赴地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所以野心可以成就她。但对另一些人来说,野心就是一种超出自身能力太多的欲望,是想要从世界索取的东西很多,却没有同等的筹码来兑换,求而不得进而对世界心生怨怼,野心于是就变成了戾气的来源,变成了一种特别糟糕的心态。

而没有野心也很好,比如一直很平和的宋慧乔。

也许我误读了章子怡的野心


之前在杂志上看到专栏作者采访乔妹:“如何形容这一刻的宋慧乔?”

乔妹答:“现在这个时刻,还没在我手里的东西我要争取,已经我在手里的事情我会做好。我不要想未来,我还没看到我未来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不要自己贪心,不要想那么遥远的事情。”

她就是一个活在当下,没什么野心的人,但这却并不妨碍她事业成功,因为她真的有能力并且一直在踏实的做事情。

所以,我真不觉得拥有野心是件多么重要的事儿。

因为比起拥有野心,能够清醒地知道欲望和能力的边界在哪里,踏实的做好当下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儿才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