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安全评价(2018-2028)(一)

李钰 韩一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概述(一)

ERS国际粮食安全评估(IFSA)通过模型预测人均粮食需求,并根据每人每天大约2100卡路里的热量目标进行评估,以确定76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历史粮食援助接受者)的人口是否被视为食品安全。这里的需求预测基于食品的价格和居民的收入,使用面向需求的框架,该框架还记录了每个国家内收入和消费的不平等分配之间的关系(参见“如何评估粮食安全”和附录中的内容)。鉴于未来10年食品价格下降和收入增加的预测,预计到2028年粮食安全将有所改善。

对于本报告所涉及的76个国家,估计2018年这些国家中有21%的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因此,37亿人口中约有7.82亿人无法达到每日获取2100卡路里热量的目标。

预计收入仍然会持续增长,主要谷物的国际价格继续呈现小幅下滑或稳定的状态。但是,当地谷物价格通常不受全球趋势的影响,而是受制于当地的谷物短缺或当地其他因素。今年,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一些国家货币疲软或食品供应链中断,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粮食更加不安全。尽管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有一些困难,但到2028年为止,在所研究的76个国家中,粮食不安全人口的总份额预计将降至10%,粮食不安全人口总数下降43%,降至4.46亿人左右。

粮食缺口(允许所有粮食不安全人口达到热量目标所需的粮食数量)是粮食不安全程度的一个指标。它以人均每日卡路里(人均粮食缺口)表示,作为全国年度短缺量(总粮食缺口)。预计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缺口总量将从2018年的3600万吨减少到2028年的2400万吨,这进一步证明了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改善。

虽然粮食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善,但各地区的粮食安全指标差别很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SSA)在粮食不安全人口中所占比例最高,为35.3%。据估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的粮食不安全影响为19.5%,亚洲为16.6%。北非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程度最低,估计在2018年达到4.9%。预计所有地区在未来十年都会有明显的改善,亚洲的改善程度最大,其中人口的比例是食物到2028年,预计不安全因素将下降70%至4.7%。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提高了32%,预计2028年的比例将达到24%。预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粮食不安全将增加至9.5%。北非的粮食不安全份额有望进一步下降,到2028年达到2.5%。

*本文翻译自美国农业部报告《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2018-2028》,不代表本文作者及本头条号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