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北京會見香港保險監理處專員梁志仁,簽署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險業監督關於開展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等效評估工作的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標誌著中國保監會正式認可香港保險在中國大陸的地位。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總結一下《框架協議》的主要內容:

中國保險業與香港保險業將實現監管制度等效互認,即雙方互相認可對方的保險業監管制度(中國內地為“償二代C-ROSS”,香港為即將實施的“風險為本資本框架RBC”);

香港保險將接受中國保監會使用“償二代”對香港各大保險公司開展償付能力評估,各位屆時將看到中國“償二代”體系下香港各大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給中國消費者更全面的參考指導;參閱《友邦:MDRT2018 全港第一,分紅實現率100%,償付比達443%!》

下一步,中國保監會將在監管等效基礎上出臺對香港保險業的各項優待政策

框架協議意義所在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框架協議》的簽署,無疑是香港保險在內地合規化經營的第一步。

香港保險業已經多次向相關方爭取在內地開展業務。2017年3月,香港金融發展局發佈報告《轉危為機:香港作為保險中心及在再保險、海事保險和專屬自保保險的發展》,報告總結了香港作為區域性保險中心面對的困難,並針對現時情況提出建議,包括與中國保監會簽訂償二代“特區”身份協議、提供稅務優惠、保險監管措施、業務推廣、人才培養等。報告中指出,香港金融發展局有意與中國保監會達成協議,將香港作為償二代框架下的“特區”身份,不歸類為“離岸”的範疇。對於內地保險公司與再保險公司的政策優惠,香港金融發展局希望可延伸至有“特區”身份的香港保險公司,內地與香港的保險監管機構開展合作監督。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2017年兩會期間,香港全國政協委員、友邦保險(香港)區域執行總監容永祺先生髮表兩會提案,建議降低CEPA的保險公司准入內地經營門坎,容許香港具有規模的保險公司享有“國民待遇”地位,容許在內地獨資經營壽險業務,放寬用中國銀聯卡在香港支付續期保費。

參考:粵港澳大灣區擬建立香港壽險服務中心,為已購買香港保險的內地居民提供貼心服務

對未來的猜想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面對如今的世界經濟環境,作為發達經濟體的香港,這次得到中國監管部門認可,接受中國保險監管制度的監管,有利於香港保險業務在內地的合規化經營。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佈2018年首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為$1,325億,與2017年同期比較,上升了8.6%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其中向內地訪客發出的新造保單保費自2017年年初的高峰迴落後,在2018年首季繼續保持平穩,有關新造保單保費較2017年同期下跌37.1%至$118億,佔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6.8%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香港保險,也為中國居民提供優質的風險保障,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中國沒有限制香港保險發展的必要。

另外,香港乃中國的“特區”,為中國金融面向全世界的“門戶”。中國保險業與香港保險業在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下一同進步、一同成長,對雙方皆有益處。

哪些香港保險值得買

重磅來襲:中國保監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認可香港保險

眾所周知,香港儲蓄分紅險最受大陸客戶歡迎,大額保單頻出,6月底的友邦加班三天就收穫一張2000萬美元的保單。由此可見,香港保險的儲蓄分紅險是各大保險公司的必爭之地。

更多港險資訊 jia 魏信 :YRP14436091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