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節,接財神!山東有這七大財神,你知道嗎

財神是中國俗神體系中舉足輕重的存在。千百年來,民眾虔誠地信仰財神、禮拜財神,有關財神的傳說故事也在民間口耳相傳, 成為了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財神節,接財神!山東有這七大財神,你知道嗎

一、山東財神傳說概述

《隱喻世界的來訪者———中國民間財神信仰》中提及:“財神並非只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也就是說,財神是一個群體,是一個來源和性質都極不相同的各種神靈的集合”, 這實際上道出了民間財神信仰的最大特點。眾多專職神靈、兼職神靈和被神化了的人都被納入財神譜系,形成了一個多位一體的龐大概念。山東的財神信仰究竟緣何而起、紀念何人,歷來眾說紛紜,沒有定數。與之相關的財神傳說,也因此囊括了各路財神。

在山東的淄川地區,不少民眾以淄川五松山人李詭祖為財神,有關他的傳說故事流傳甚多。如李詭祖現身淌錢眼的傳說。據說有祖孫兩人乞討為生,老人向上天祈禱求助。看管天齊嶺下金庫的李相公現身,表明山崖石洞裡的元寶取之不盡,可以讓生計窘迫的人都來取。為表感激,後人農曆七月二十二日李相公成道日這天紛紛前往嬤嬤幢供奉祭拜。

沈萬三在臨沂、濟南等地也被視為財神。不同於李詭祖傳說已頗成體系、彼此間互為印證的現狀,沈萬三的傳說在山東各地則有著諸多相異之處。臨沂地區流傳的傳說中,沈萬三被女兒遺棄,來到南京,他常前往河邊打魚,有天打到聚寶盆,一躍成為南京首富,不僅回報恩人,還散財於貧,因此被尊為財神爺。濟南民間則流傳著另一版本的沈萬三傳說,沈萬三的娘莫名懷孕,三年才生下個沒身子沒頭的肉胳膊。沈萬三以兄弟待之,在肉胳膊的幫助下,打漁時先後打到了聚寶盆和搖錢樹,從此發家致富。後來沈萬山仿製了玉胳膊,聚寶盆、搖錢樹和如意鉤成了財神爺的三件寶。

財神節,接財神!山東有這七大財神,你知道嗎

山東地區對趙公明的信仰集中在日照、青島等地。當地民眾普遍認為,趙公明是堯時琅琊人,也是一位山東本土財神。琅琊地區以趙公明為財神由來已久,古時就有相關的傳說。據說后羿射日後,隕落的八個太陽墜入海中成為海上八仙,剩餘的一個墜在天台山,身形化為石頭,靈魂成了趙公明。他在峨眉山修煉成仙,後被姜太公封為玄壇真君,統領招寶、納珍、招財、利市四名小仙,負責人世間的迎祥納福之事。

傑出的商業頭腦使范蠡被後世奉為商聖,在山東菏澤地區,他也被視作財神。菏澤定陶流傳有眾多范蠡傳說。據說,范蠡隱退遷居至宋國的陶邑,易名“陶朱公”,他既進行商業貿易,又發展種養業,很快有了億萬財富,成為商界楷模;又仗義疏財,常常分資財給鄉鄰朋友,因此被人們敬為財神。陶邑也因為范蠡在此定居,而改稱定陶。

財神節,接財神!山東有這七大財神,你知道嗎

人們視關羽為誠信的化身、公正的代言人,因而不少民眾也敬其為財神, 期望以此規範經濟秩序,通過誠信交易謀取財富。魯西地區流傳有關公顯靈的傳說。據說清代乾隆年間,山陝兩地的商人在聊城的山陝會館造了尊關公神像。館院主持遭託夢,被關羽告知因己生前多有過失, 說書唱戲不得涉及宣揚。主持深以為戒,然而某年幾位富商硬要點“過五關斬六將”。劇目正要上演,殿內卻燃起大火,主持知是關羽顯靈,忙向關羽塑像叩頭認錯,才使勁風大火頓然自熄。

除卻上述有名有姓的財神傳說, 在山東的淄川、即墨等地,還有一個未提及財神姓名的傳說。周村地區的版本中:隋文帝年間,周村的李掌櫃在齊州府開了家絲綢店。七月二十一日他連做三夢,夢中一位老人表明次日是自己生日, 幫其慶賀便會生意興隆、財運亨通。李掌櫃次日一早便燃起鞭炮、供起香火。看熱鬧的人紛紛進店選購綢布,慘淡的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齊州府的各個店鋪紛紛效仿,七月二十二也因此形成了祭祀財神的習俗。流傳於即墨地區的版本與之大同小異。

二、山東財神傳說特徵

傳說故事作為民間信仰的載體,處處體現著民眾情感和文化內涵。山東財神傳說表現出多元性與專一性的統一、外來性與本地性的統一、傳奇性與真實性的統一和現實性與勸善性的統一。

(一)信仰特徵

1.多元性與專一性的統一

除卻上文已涉及的李詭祖、沈萬三、趙公明、范蠡、關羽等民間財神,招財童子、秦裕伯等也被一些山東百姓視為財神的原型與化身。不同於西方發展脈絡清晰的神譜, 中國民間的選神法則一直隨性而為,無論神靈或凡人、文臣或武將、巨亨或平民、專職或兼任、有姓或無名,百姓們都懷著一種包容與開放的心態,將其納入龐雜紛繁的財神譜系。此外,即使是對於同一位財神,民間的說法也眾說紛紜。如財神沈萬三在臨沂地區被塑造為一個被女兒拋棄了的孤苦老人,因打到了聚寶盆而致富成神;在濟南民間,他則與寡居的母親相依為命,在“肉胳膊”弟弟的幫助下聚集起財富。這些版本多樣的財神傳說,實則也是民間財神信仰多元性的體現。

形形色色的財神背後,映射出的是民眾不變的對於財富、金錢的渴望與追求。財神用多樣的面貌,滿足著人們恆一的心理需求,共同賜予和保佑著民眾的財富。同時,儘管一位財神可能在不同的傳說故事裡有著迥然相異的境遇,但其身上的某些元素和特質卻一以貫之,得到了很好的強化與保留。這些程式化的民眾選擇,正是民間財神信仰專一性的一種呈現。

財神節,接財神!山東有這七大財神,你知道嗎

2.外來性與本地性的統一

多元的財神信仰自然要求民眾心態上的不拘與開放,在這種情形下,對於外來財神的吸收與接納,也成了山東民間財神信仰的重要特徵之一。從魯西關公顯靈傳說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信任和認可的動態過程。對於關羽的信仰原集中於山陝兩地的商人群體中,這源於商人們視關羽為山西蒲州人,是因地域親緣關係而產生的神靈崇拜。然而,當關公的神像在聊城的山陝會館落成時,當關公因為南方商人的冒犯起火顯靈時,在場的山東本地百姓也深為所動,於城鄉間大肆興修關帝廟。原本外來的財神就這樣在齊魯大地上安營紮寨。

源於民間傳說符合大眾心理期許的考量,財神信仰的本土化特質同樣不容忽視。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傳說的兩個方面: 一是對於本地財神的熱衷與推崇,二是自覺不自覺地對故事進行加工改造,賦予外來財神本地色彩。前者以淄川地區對於李詭祖的推崇為例。李詭祖被認為是淄川五松山人,心理上的親切和認同使得他在淄川地區具有了特殊的影響力。因此,有關於他的傳說在當地廣泛流傳、信眾甚多,漸漸有了一定的體系和規模。對財神故事進行本地化加工的例子也有很多。以兩則無名財神的傳說為例。周村與即墨的兩個版本大同小異,應是出自同一源頭,但周村版本中故事發生於本地李掌櫃開在不遠處齊州府的店,即墨版本中財神則現身顯靈於即墨古城。這很明顯是源於傳說在民間傳播過程中由民眾自發進行的本地化改造。

(二)講述特徵

傳奇性與真實性的統一作為一種民間口頭文學,誇張、想象和虛構等必不可少的藝術加工手法, 共同渲染著故事的傳奇性,通過在民眾心中引發敬畏等方式強化財神信仰。如李詭祖現身淌錢眼的傳說中,普通的石洞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淌錢眼”。又如臨沂地區沈萬三傳說中,被女兒厭棄的沈萬三,走出城門時剎那白頭。再如《財神爺的三件寶》中,沈萬三的母親莫名受孕,懷胎三年才生下了個沒身子沒頭卻能和沈萬三對話並從水中摸取寶物的肉胳膊,聚寶盆和搖錢樹的功用更是讓人嘖嘖稱奇。儘管這些情節與我們所知的基本生活真實有著明顯的相背相斥之處 民眾卻依然樂於將其保留, 將美好的願景和奇幻的想象一代代口耳相傳,賦予財神傳說瑰麗的傳奇色彩。

另一方面,為了使聽眾對故事信服,財神傳說在用傳奇性渲染藝術氛圍的同時,往往也強調著財神信仰的真實可信。對於故事真實性的強化大致有以下幾個途徑。首先時間、地點儘量具體明確,並採選地方風物、古蹟等對故事加以佐證。如關公顯靈傳說將故事定位於清代乾隆年間聊城的山陝會館;李詭祖現身淌錢眼的傳說選擇了天齊嶺“淌錢眼”這一地方風物來與故事相互印證。其次儘量選用真實的歷史人物或是典籍中確切可考的人物。不管現今流傳的傳說故事與李詭祖、沈萬三、關羽等人的現實生活經歷是否一致,這些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過痕跡的主人公無形間已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故事的可信度。第三情節發展儘量與社會生活現實相聯繫,細節上突出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和情感。如沈萬三傳說中對打漁情節的特別強調,臨沂地區的版本中還選採了兒女遺棄老人這一常見情形,容易在聽眾心理上引起共鳴。

(三)意蘊特徵:

現實性與勸善性的統一與真實性相承接,傳說故事必然牽涉許多當下的社會現狀。從山東各地的財神傳說中看,財神信仰雖然意在反映民眾的美好希冀與祈願,卻也處處流露出普通百姓對於社會現實的清醒認識, 展現著人間疾苦、世情百態。李詭祖現身淌錢眼的傳說中以乞討為生的祖孫倆飢腸轆轆, 莊上還有很多吃不上飯的百姓;李詭祖點化凡人的傳說裡小偷、強盜四處橫行劫財殺人,逼得商販們走投無路;臨沂沈萬三傳說中老人被自己的女兒哄騙、遺棄, 形單影隻得不到贍養……這些令人心酸的生活現實不加掩飾地一一得以呈現,是民眾藉由傳說發出的無聲批判。

儘管現實的際遇有諸多不如意,山東財神傳說的主調卻依然積極美好,滿懷憧憬和希望。財神信仰之於齊魯民眾,並非是對於好逸惡勞、坐享其成等觀念的認同與助長,而是一種向上、向善的正向引導。“淌錢眼”中的元寶雖然要多少有多少,村民卻恪守自持一戶只取一個;沈萬三發財之後也不吝嗇自私,慷慨解囊幫助窮苦之人;關公傳說中的關羽則是謙恭的化身,低調謙謹毫不自傲……這些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民眾行善事、做好人,永懷一顆仁愛的心。

儘管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科學知識不斷普及,自古沿襲至今的財神信仰卻同眾多其他古老的信仰一樣,不曾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解、沒落,反而因由商品經濟的日趨繁榮和大眾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與關注,煥發出新的生機。深入挖掘和探索民間財神傳說及其背後的財神信仰,不僅是對民間文化和傳統的保護與繼承,更對全面認識當下人們的精神現狀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