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之怒

崔永元之怒

文| 李静怡

校对排版| 李静怡

出品| 盖饭特写工作室

孩子,我骄傲地看着你一天天长大,成为正义的化身。

你要记住, 我们一直都是以智慧与力量统治这个国家。

我也相信,你会谨慎地使用自己强大的力量。

——《巫妖王之怒》开场动画台词

很多年前,崔永元的心理医生就说过「他要是没什么责任感,他的病就好了」。崔永元有一个很经典的回答:「我要是把那良心丢了,我的病好了也无用。」


2018年5月11日,凌晨,崔永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数过的羊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可他还是睡不着。「转基因」、「方舟子」、「农民工」、「责任」……这些词在他脑袋里飘来飘去,动态画面搅得他不得安宁,干脆放弃与失眠作斗争,摸起了床头的手机——十几年来几乎夜夜如此,虽然早已接受,但多少还是有些烦躁。

微博上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娱乐圈的消息,好多陌生的名字在某一天突然闯进视线,还没来得及认清对应的长相,又涌现出下一批陌生名字。这个时代确实跟以前不同了,这让现年55岁的崔永元有些感慨。

也不知怎么就刷到了冯小刚的微博。三个小时前,冯小刚发布《手机2》概念海报,还有《手机》演员15年前后两张合照。看这样子,《手机2》是非拍不可,名字也肯定不会换了。对于这个结果,崔永元倒是早有预料。

早在四月底,他就跟编剧刘震云联系过,表达了电影《手机》曾给自己造成困扰,以至于15年后的现在,还会有人将他和影片中的主角严守一混为一谈。所以在拍《手机2》这件事上,希望他能三思。当时刘震云保证,影片将会以全新面貌出现,连名字也不再延用。

看来还是错信了他的话。崔永元有些愤怒,当即发微博:

冯小刚是渣子大家都知道,刘震云变成渣子速度偏快了一些。

本想关掉手机继续尝试睡觉,但心头多压了一桩事,就更加躁动烦闷。他知道明天早上醒来——如果今晚能顺利入睡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骂他小肚鸡肠,更是不能明白曾经的「央视名嘴」,怎么就跟一部电影杠上了。

说起来,也算是一桩往事了。

(以上有关失眠的场景描述为作者脑补——编者注)


早年间在央视,推荐白岩松去做节目的人是自己,但又觉得他外形不太好,所以让他去当策划。等到白岩松成为主持人之后,崔永元觉得有些惊讶。后来《实话实说》在找主持人,崔永元想:白岩松还没我长得好看,他都能成为主持人,那我也去试试吧。

白岩松还没我长得好看,他都能成为主持人,那我也去试试吧。

本来是不被看好的。这个当了十一年记者的人,无论是穿衣风格还是说话方式,都实在不像个主持人。但回到当年,想找出比张越、白岩松更优秀的人来主持,也着实很难。《实话实说》节目组只能先让崔永元试试看,同时骑驴找马,继续物色更合适的人准备接替。

录第一期节目之前,崔永元准备了很多台词:

「一上场先念四句诗,然后再来一个对仗的对联,再弄几个排比句,再弄四个歇后语」。

登台后才发现,现场居然这么多观众,这可跟记者一对一采访不一样,大脑一片空白。提前背好的词是说不出来了,但节目总要继续,也就只能想到哪说到哪。

录完下台,崔永元出了一头汗。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观众看得懂吗,节目能播出吗?没想到,同事们纷纷跑过来说挺好,「打开电视这么多台,还真没有一个你这样的主持人,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后来崔永元总结出来,主持节目跟做记者是一样的。只要能在镜头前保持自然和真实,这就能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而被人记住。

《实话实说》的收视率也越来越高,崔永元火了。

「我记得当时去菜市场买菜,挑人家菜的时候拣好的买,他们都说你(这么有名)还买菜啊,你还挑菜啊,我心说,我都买了好几十年了,你怎么刚发现啊,那个时候意识到好像跟以前的状态不一样了。」

崔永元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挑越重,他总想着节目要一期比一期好,一根神经没日没夜紧绷。各电视台竞相模仿《实话实说》这种访谈类节目,新的形式和面孔层出不穷,也更能紧跟发展的潮流。不可避免,《实话实说》被分流,收视率开始下滑。

2002年,担任《实话实说》主持人七年之后,崔永元抑郁了。

就在他「几乎每天都想自杀」的2003年,冯小刚找上门来,邀请自己去家里包饺子。

当时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

和馅的手没停,冯小刚露出自己那口极具特色的烟牙,冲崔永元「嘿嘿」一笑,说自己要拍一部贺岁片,主角饰演国内著名访谈节目主持人——你在这方面有经验,能不能帮忙指导指导,给点儿建议。

崔永元欣然同意,热情指导。


年底,《手机》上映,获奖无数。正当全剧组忙着登上各大舞台领奖的时候,一把「邪火」突然吹进了崔永元家后院。《手机》男主角严守一,台面上是个一本正经的著名主持,私下里,个人生活糜烂。很多人都觉得严守一有一股浓浓的崔永元即视感,自然也容易想当然认为《手机》确实是在影射崔永元的私生活。

万万没想到啊,这个睿智机灵,亲切得就像隔壁家孩子一样的小崔,私底下居然是这样的人?质疑和谩骂一时铺天盖地,看着天天在身边晃的崔永元,连家人的脸色都变了。

崔永元很愤怒。八面玲珑的冯小刚知道自己惹到崔永元之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修补这段关系,甚至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把导演椅殷勤献出,放在崔永元的电影博物馆。可崔永元对此似乎并不买账,从此断了跟冯小刚的联系。再提及此事,淡定了许多,但也没有已经释然的意思。

相比于冯小刚的及早低头,围观者们却觉得「崔永元未免也太小心眼儿了」。2005年,有记者问起这件事,崔说:

「我主要针对的是电影的分级制度。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可以是堕落的,但艺术家没有权利把它搬上银幕,要对受众负责。我觉得那部电影是在美化婚外恋。」

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段话——无论是否是他的真实想法。


应该又是一个失眠的夜里,崔永元应该还是在刷着手机的时候,偶然看到「打假名人」方舟子发的一条微博:「应该创造条件让国人都吃上转基因食品」。

小时候经历的「动乱」总是会留下些后遗症,崔永元的后遗症就是,最受不了别人说非得干什么。他采用了比较温和的表述,说对于转基因食品,公众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应该遵从自己的选择。

他认为自己「只是表达了观点」,并没想引起骂战,没想到,方舟子对此反应强烈。

崔永元从198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到1985年毕业,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记者,他一路都在尽力避开理科的雷区。面对满屏幕自己看不懂的生物学专业术语,哪怕是被重度失眠困扰的人,也难免不产生睡意。

中科院院士说「对于转基因食品没有争议,且美国人已经吃了将近20年,确实没问题」。听到这个结论,崔永元不干了。他想要反驳,但是作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一些可能会有损单位形象的言论和行为受到台规限制。

既然如此,那就走吧。

2013年,录完最后一期《谢天谢地,你来啦》,崔永元站在舞台上,向观众三鞠躬。这次,他去意已决。


为了「公平公正」,崔永元自称拒绝了所有赞助,自费前往美国,立誓要拍摄一部纪录片,实地调查转基因。这趟美国之行,崔永元得出的结论是: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专家是有争议的。在这个前提下,应该给普通老百姓选择吃或不吃的权利。

这个结论马上引来了很多科学界权威人士质疑,认为在「调查」之前,崔永元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导致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有失公平与全面。

也有支持他的人,从他初衷出发辩护:「他并不是认死转基因食品就是不好的,他反对的是把没经过检测的试验品,直接卖到不知情老百姓手里。这样的中国人,和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有什么区别?」

我没法阻止你们进口、种植,我的建议是,在商场设置转基因食品专柜,剩下的商品保证不含转基因,谁愿意吃谁买。

然而,就像当年很少有人愿意听他说完执拗于《手机》的原因一样,这倒渐渐让崔永元跳入「反转」序列中。

崔永元的立场也没有一开始那么明确了。他不再强调自己的初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真就变成了别人口中的「反转斗士」。

对理科深恶痛绝的崔永元,在50岁高龄,突然对「转基因」这种科学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很多人表示理解他的社会责任感,但也质疑他的科学素养。他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反而更加专注于从各个方面去证明自己的结论。

面对「肯德基麦当劳薯条被检测出具有潜在毒性的物质氯化钠」这样一条微博,「食品安全卫士」崔永元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当即转发,并附上讽刺性评论:「这不科学,因为这么多年医学界从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肯德基麦当劳薯条导致病患的顾客,和转基因一样一样的啊!」而「氯化钠」其实就是盐的学名。

崔永元这次被成功地「钓鱼」,让他彻底沦为科学界的笑柄。

之后,「静脉血是蓝色的」,提倡「重水浇地」等言论,也是越来越让人令人瞠目结舌。

可崔永元觉得自己没错。为了坚定自己的想法,他决定「干点儿实事」。2017年,一家名为「璞谷塘商城」的生鲜电商网站上线。

据新浪的报道,商城里所有商品均高于市价5倍,但商品检测报告却紧贴国家食品安全最低标准,甚至连网站上的很多图片都是盗取其他食品销售平台或者图库网站。

结果当然是招致骂声一片。

质疑声不断,对此,崔永元破口大骂,在微博中强势回应:「再吵吵,还涨价,说到做到。」

就在一众吃瓜群众搬好小板凳,准备坐看他怎么收尾的时候,几个月后,崔永元却突然宣布撤股。给出的理由是「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拖累其他人」。


崔永元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猫。某天,他从花猫藏身的床下找到两条黄花鱼,那个年代,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容易,崔永元拎起小鱼跑到母亲面前,邀功一样把鱼拿给母亲看,为这顿免费的加餐感到兴奋。不料,母亲见状,二话没说就一把夺过小鱼直奔菜场,找到商贩后主动说明情况,按价付款。

那天中午,两条黄花鱼成了猫的美食,崔永元和兄弟姐妹蹲在一旁,眼睁睁看着猫一口一口吞下小鱼,艳羡地口水直流。

这种感官刺激让他始终记得这件童年往事。更大的印记是在心里,几十年后再次提起,有人说这是父母身体力行教会了他「诚实」。崔永元在一边听着,还是一副招牌式「皮笑肉不笑」。

2012年7月21日,一场暴雨侵袭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北京。宽达六个车道的京港澳高速公路积水深达6米,水量约20余万吨。大巴都泡在水里无法动弹。被困的182人惊慌失措,连呼喊声也被大雨阻隔,无法传到更远。

北京河西再生水厂工地就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不远处,那天晚上,冒着倾盆大雨,工地上152位农民工拿着绳索和救生圈自发救人。之后拒绝了被救人群送上的现金,深藏功与名。

当时,还在央视做主持人的崔永元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决定自掏腰包请这些民工吃饭。镜头扫到他时,他一脸严肃:「不要等到危难时才想起他们」。

为了「对山区的孩子们负责」,他组织西部乡村教师培训。当地政府对此事表现得十分「佛系」,崔永元边骂边凭一己之力成立崔永元基金。

从小崔到老崔的这些年,崔永元越来越热衷于公益。登上「2017中国慈善名人榜TOP30」时,他说自己回想起了早些年公开表示的自己作为媒体人的原则:

不骂人,不搞人身攻击,不做人肉搜索,把这些时间都利用起来,随手公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正跳着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听说此事,奔走相告,为年轻时的偶像感到无比骄傲。但问题就出在「晚上老是睡不着」上。夜深人静,他讨厌的人都已安眠于美梦之中,嘴角带笑,自己却只能一次又一次摸起床头的手机,忿忿不平刷起微博。

又是一个靠微博度过的无眠夜,好不容易挨到天明,崔永元揉着疲惫的双眼,发现之前用得好好的微博,突然不好使了。他自知树敌无数,于是认定自己遭到封杀,在一年前的五月清晨,他破口大骂:「我最烦悄悄动手脚,干就明着干,那么多职业人,留着孵鸡啊。」

没过多久,有「热心网友」转发这条微博,表示他并非遭到封杀,只是微博会员到期,还准备送他一个会员。不料,崔永元不领情,讽刺对方说:「我来的时候还没你呢。」随后这位「热心网友」个人资料被扒出,却是从2000年就加入新浪的时任新浪副总裁。

见证这一事件的网友纷纷表示: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满满的尴尬。

不过这都是小事儿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崔永元也毫不在意。

这几年,他付出最大心血的,也是他最关心的还是转基因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崔永元态度明确:不接受批判。

于是,当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指责崔永元的纪录片站不住脚时,立刻激起了他的怒火,发微博斥责对方「侮辱自己的职业」,并要求当众辩论。有几个农大学子眼看着校长出面了,便在讨论科学问题之余,微博私信崔永元,用词不雅且饱含恶意。

崔永元盛怒,不假思考,将这几个学生的微博主页截图挂在网上,称之为「垃圾」,并让「农大收回」。

这场已经升级为人身攻击的骂战中,有人指责崔永元不顾及自己名人身份「挂骂」后辈,给他们造成了极大伤害。他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敲出一行字,说自己只是要教他们「懂得尊重他人」。


2002年底,刘震云和冯小刚观察身边众人,发现「手机本来是用来沟通的,但它却使人们变得心怀鬼胎,这时手机就不再是手机了,手机变成了手雷」——于是讨论出电影《手机》脉络。崔永元「躺枪」后开始憎恶《手机》,但他确实也离不开手机。这些年大大小小骂战,基本都始于睡不着的夜晚,拿起手机的那一刻。

从二十多天前曝光与刘震云的短信开始,崔永元的怒火就瞄准了《手机》整个剧组。梁子是15年前就结下的,但当时的他远没有现在这么易怒。当徐帆在受访时被问及:「如果冯小刚出轨了,你怎么办」,崔永元还是不忘开腔嘲讽。其后,又在一篇标题为《刘震云女儿:我爸教我不要脸,李安教我不要急》的文章下再次怒怼刘震云。

随后,怒火蔓延向《手机》剧组里的演员,范冰冰成为第一个「中枪者」。

崔永元「三撕」范冰冰,直接曝光了她与剧组签订的合同中「酬金及支付方式」一项,附文:「你不用表演,你是真烂」。范冰冰成名多年,受到质疑不断,面对言语侮辱,一开始也没有做出回应。直到商业秘密被曝光,范冰冰工作室发布声明,称崔永元言论已构成诽谤,要求其立刻删除并停止传播。

面对这一回应,崔永元不仅没有删除之前的微博,还在声明发布四个小时后,挑衅似的再次曝光一份合同,大片马赛克中,唯一看得清的又是某演员的天价酬金。在一片质疑明星是否当得起所得收入,或者崔永元的行为是否侵犯他人隐私的浪潮声中,崔永元再次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崔永元之怒

本文旨在尽最大努力还原崔永元先生的愤怒过程,不代表认可或者反对其观点,包括但不限于:转基因是否有危害、冯小刚导演和刘震云作家是否是「渣子」、范冰冰女士演技高低等问题——编者注。

崔永元之怒

[email protected]

盖饭特写工作室长期征集人物特写稿件。一经采用,依照稿件质量不同,将提供500—2000元/千字人民币的稿酬。

稿件请投送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

崔永元之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