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外賣賣到「港交所」,美團上市成爲BAT後又一個獨角獸

秦絲導讀:9月20日,美團點評正式在港交所掛牌,開盤漲幅超過5%,市值一躍超過4000億港元,成為繼BAT之後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擁有一億以上用戶、每個用戶每年使用頻次8到10次以上的美團點評已經成為一個超級平臺。從一開始只是做團購,到後來又做外賣,然後再做旅遊,有了網絡效益這些業務很快就做了起來。對於美團這樣的平臺來說,新業務的獲客成本很低,超級平臺很快就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把外賣賣到“港交所”,美團上市成為BAT後又一個獨角獸

下面就和早參君一起回顧一下王興九敗一勝的美團發展歷程。

1、從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

2010年10月,看到了Groupon在國外的興起,兩次創業失敗的王興決心再次進入外賣業務,創立美團。據回憶,美團的第一單團購業務是一份價值50元的葡萄酒套餐。同一年,成立的團購商家包括拉手、糯米、F團等,巔峰時期,曾有5000家團購商家入場,被稱為“千團大戰”。


正如校內網copy了facebook,飯否網則復刻了Twitter,它們都沒能在中國的土地上成長壯大,但是卻為王興磨練了一支創業班底,幫助他沿著Groupon開闢的道路殺入團購市場。團購大戰血流成河,美團趟著5000家友商的屍體活了下來。可團購依然是一條死衚衕,王興不得不再次變道,追著餓了麼的步伐,殺入外賣戰場。一場接一場的打仗,把美團送入了港交所。

把外賣賣到“港交所”,美團上市成為BAT後又一個獨角獸

2、巨頭口中奪食

餐飲外賣這些年的蓬勃發展,也幫助美團點評建立了龐大的同城即時配送網絡,後者通過美團外賣、美團眾包等平臺聚集城市運力,向外輸出外賣配送、跑腿代購、美團閃購等同城物流解決方案。不止是“最後一公里”,美團點評同樣將物流延伸到了打車領域。在所有人都認為打車出行戰局已定的時候,美團突然以攪局者的身份殺入進來。


2017年2月,美團打車在南京開啟試運營,隨後登陸上海,上線出租車及快車兩種業務,並取得不俗成績。不過由於政策監管趨嚴,美團打車並沒有如預期進入北京等更多新城市。在同年底,王興以一封內部信確定了新的組織架構方向,重新劃分為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到家事業群等四大業務部門,明確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 LBS 場景。至此,美團點評完成了基於本地生活的服務版圖規劃,並在此後通過全資收購摩拜單車等進一步鞏固。

把外賣賣到“港交所”,美團上市成為BAT後又一個獨角獸

3、流血上市未來能走多遠

美團創立8年以來已經燒掉了近百億美金,從團購一路延伸到外賣、民宿、酒旅、出行、線下超市、共享單車、金融支付,攤大餅般的業務擴張讓它的財務報表變得極為脆弱,過去三年累計虧損350億人民幣,今年前四個月又產生227億虧損,用流血上市定義它的IPO並不過分。


今年4月,美團以極大的代價收購了摩拜單車,沒想到帶來的卻是每天1500萬的淨虧損。兩週前,美團宣佈未來將聚焦於“吃”這個關鍵詞,不再向已經燒了十億真金白銀的打車業務追加投入。已經被各種突發事件搞得狼狽不堪的程維不用擔心王興突然發動閃電戰了。今天,為了將這場遊戲延續下去,他不得不踩下剎車,給急速膨脹的美團設定了邊界。而今在港交所敲鐘上市,也算為美團的下一步打下了新的基礎。

把外賣賣到“港交所”,美團上市成為BAT後又一個獨角獸

即使互聯網公司如此千奇百態,美團在其中仍舊十分獨特。它從戰火中出生,在戰火中成長,甚至直到今天,它也絲毫不介意開啟一場新的戰爭。但,在美團創始人王興眼中或許並不存在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