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置之死地而後生

自接二連三幾起滴滴順風車事故發生以來,國民熱嘲不斷,在大節奏帶領的風向下,要求滴滴下架整改。滴滴出行先是在輿論的壓力下,於8月27日下架了滴滴順風車業務,開除了順風車高層管理“黃潔莉”以平民憤;後是決定暫停滴滴深夜服務自9月8日至15日。本是符合民意的整改行為,為何在停止深夜服務的第一夜又一次引起重視?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置之死地而後生

“置之死地而後生”,或許滴滴出行此次深夜服務暫停的決定,更能讓廣大群眾認真問題矛頭的根源所在。滴滴可以識別人臉,卻不能夠識別人心,人渣並不會隨著滴滴平臺的關閉而消失。事故的發生,平臺的處理方式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平臺的存在並非毫無價值。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在夜幕中迎來了黑車司機的狂歡。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置之死地而後生

有記者調查到(以下內容均為引用),“滴滴快車司機李林把今天的"最後一位乘客"送到北京三里屯,時間剛剛好,晚上10點57。他把車停在路邊。按照此前公佈的整改措施,9月8日到9月14日,滴滴出行將暫停深夜23:00-次日5:00時間段的出租車、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豪華車服務,進行安全大整治。這個消息讓守候在三里屯路邊的黑車司機們異常興奮。23點剛過,就有黑車司機在路邊開始大喊:"今晚沒有滴滴!早上車早回家!"北京夜生活座標之一的三里屯一向是"打車難"的重災區,不過就在一天前的同一時間,禮橙專車和神州專車均會在半分鐘內迅速接單,雖然價錢是快車的兩倍多。傳說中的打車難,潮水一樣向享受夜生活的人湧來。午夜,他們三三兩兩從酒吧走出,卻立刻陷入寸步難行的境地。滴滴停止了運營,而其他的網約車軟件,在數倍溢價之後,也宣告失敗。我混在人群中嘗試了幾次,永遠是派車失敗,陷入不明就裡的絕望。”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置之死地而後生

網友們對此現象也秉持不同觀點,A說:“為什麼有些人黑車出現了就懷念滴滴?難道不是期待更好的網約車出現嗎?”B說:“同意,正所謂倆坨屎不能挑新鮮的吃。”藍光雲小編覺得,各有所取之處,在更好、更完善、更安全的平臺進入市場之前,滴滴並非一坨爛泥。沒有了規範的平臺,黑車只會愈發猖狂,在上面那篇報道中人人嗤之以鼻的黑車司機,難道不就是“關閉了滴滴業務的黑司機?”沒有了平臺的約束愈發猖狂。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置之死地而後生

滴滴屢翻整治到底能否擔負起企業個人的職責?而網約車的乘客安全是否仍需自己買單?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生不為人所用,則應徹底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