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天然集團突發「換帥」!或否」攪局「中國市場?

恆天然集團突發“換帥”!或否”攪局“中國市場?

8月15日,佔全球乳製品貿易量三分之一強的新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宣佈新西蘭人Miles Hurrell出任新CEO。恆天然是中國乳製品原料的主要供應商,供應區間從上游的奶粉原料到下游的薩餅上芝士全覆蓋。收購三鹿、貝因美等,這個在中國乳業市場可以說執牛耳者的跨國企業即將面臨新官上任後,又將何去何從的問題?

01

恆天然是否“攪動”中國市場?

恆天然集團突發“換帥”!或否”攪局“中國市場?

恆天然在中國的投資可謂命途多舛,早年投資顯赫一時的三鹿集團。2005年以1.07億美元入股三鹿集團43%股權,一舉成為三鹿的最大股東,隨著三胺事件的爆發,三鹿轟然崩塌。輿論對恆天然也多是不置可否。雖然從此洋奶粉長驅直入,國產奶粉節節敗退,也有說恆天然成了受益者。但是中食君認為在三胺事件上恆天然的確也遭受重創,畢竟如此大手筆投資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2013年,恆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爆發,合作伙伴多美滋瞬間倒下;三年前恆天然完成對貝因美的要約收購,2016、2017貝因美連續兩年虧損,投資貝因美又遇ST。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8年1月,恆天然欲全資收購貝因美的事件傳開,隨後,此次收購事件被稱為惡意收購,直到目前再無新進展。

1月份,有消息指出,由於不滿恆天然未能就對貝因美的投資給出足夠多的信息,恆天然的奶農股東們對此表示失望,並威脅要停止向恆天然供奶。

恆天然在中國市場雖然歷經奶農倒逼,收購停滯、持續虧損等,或許是越挫越勇,恆天然依然對中國市場一刻也不鬆懈。

就在一個多月前第九屆奶業大會上,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表示,恆天然對中國市場信心十足,中國是恆天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戰略市場。

02

新首席執行官何許人也?

恆天然集團突發“換帥”!或否”攪局“中國市場?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根據恆天然通報,1974年出生的Miles Hurrell出任臨時首席執行官。此前,Miles Hurrell是恆天然旗下Farm Source的首席運營官,負責直接與合作社的奶農股東打交道。這意味著,決策層重視奶源重要環節,這也有助於恆天然改善與奶農的關係。作為新西蘭最大的乳品合作社,恆天然是由一萬多個奶農家庭所組成的全球性乳製品營養公司。

據介紹,Miles Hurrell於2000年入職恆天然。他在乳製品行業的18年經驗遍及四大洲,包括歐洲、美國、中東、非洲和俄羅斯。其負責恆天然的全球合作農業戰略,其中包括奶農服務和參與、牛奶收集以及新西蘭全國70個Farm Source農村零售連鎖店。

從2006年至2008年,Hurrell主導了精簡恆天然歐洲業務,然後前往美國建立新的海外合作伙伴關係。2014年,Hurrell被任命為集團事務小組負責人,並於2016年擔任Farm Source的首席運營官。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商務部批准了雅培海外盧森堡有限公司與恆天然唐山牧場(香港)有限公司共同設立合資公司(Falcon乳業控股有限公司)案。根據雙方此前的想法,恆天然和雅培計劃在中國共同投資3億美元興建一個包括5家牧場的奶牛養殖基地,奶牛存欄數預計超過16000頭,年產量可達1.6億公升牛奶。

“作為一個團隊,我們並不總是把一切都做對。當我們面對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時,這些教訓將是非常寶貴的。”這位新帥也沒有詳細指出這裡的“教訓”包括什麼,但是他表示,恆天然已經進入了新的財政年度數個星期,希望能確保業務可以實現未來一年對奶農和股東的承諾。

掌舵恆天然長達七年的首席執行官施牧德於今年3月份宣佈離任後,“新任”CEO的位置塵埃落定。

在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看來,臨時的CEO往往都是過渡,但通常最後會成為CEO。“為什麼會有臨時CEO,主要是公司內部正在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沒有更合適人選的時候就會找一個臨時CEO。等內部達成一致後,就會確定最終的CEO”。

3月,恆天然發佈了2018財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31日,恆天然的稅後虧損達3.28億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5.83億元),盈利下滑36%。財報顯示,恆天然業績虧損的主要因為對達能的一次性賠償以及對貝因美投資的減記。

做為恆天然一直以來看好的中國市場,“新帥”到任後或否對中國市場推出新的戰略舉措?拭目以待!

恆天然集團突發“換帥”!或否”攪局“中國市場?

關注“中食財經(微信號:ZSCJ 360)”

恆天然集團突發“換帥”!或否”攪局“中國市場?

聯繫方式:18500208165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