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77岁老人痴情手工编织61年,见证爱情55载


秋日的一个中午,在朋友的电话指引下我们终于在胙城乡杨庄村找到了这位痴情手工编织一甲子的老人。朴素洁净的院落中央,老人正在娴熟地为一个篮子收边。

老人名叫杨凯,现年77岁。77载岁月的风霜虽然在他的面颊刻下道道印痕,77个季节的轮回虽然催生了他满头的白发,但对于手工编织的挚爱痴迷他却始终是有增无减。看到我们一行奔波几十里路来看他的手工编织,老人心里十分高兴,边干着手头的活儿,边和我们拉起家常。


延津77岁老人痴情手工编织61年,见证爱情55载


据杨凯老人介绍,他的手工编织手艺16岁那年跟随自己多才多艺的父亲学起。父亲编织一个大物件,他就学着编织一个小物件;父亲打条脱皮起底收边,他样样紧跟一步不落。在父亲的熏陶指点和自己的潜心钻研下,他很快就成了一个手工编织的高手快手。生产工具用具,居家生活用品他样样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家庭生活拮据。每到春夏之交,他都会趁着在队里干活的空隙加班加点到沙岗河坡打红荆条、紫穗槐条和柳条编织篮子、背篓等生产工具用具到卫辉售卖补贴家用。


延津77岁老人痴情手工编织61年,见证爱情55载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老人年纪的一天天渐长,家中再也不需要他凭手艺补贴家用,本可以清闲下的老人却始终难以割舍这门手艺。每年的夏秋之交,他都会从路边地头河坡打一些适合编织的枝条回来编上一批篮子等生活用具或送给子女或送给亲友。看到大家拿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喜悦而去,看到自己的老手艺依然还有用武之地,在老人的心里满满地都是成就感。今年,老人手边的几个篮子还未完工便被亲戚朋友们早早定下了。


延津77岁老人痴情手工编织61年,见证爱情55载


据杨凯老人讲,现在他编上一个篮子需要一天的间时,拿到集市上去售卖也只能卖三十多块钱,如果按市场价值衡量,前前后后算下来实在是划不着。自己之所以这样年年不停地编,完全是一种爱好一种喜欢。他现在这样分文不图天天从早忙到晚,就是自得其乐地把整个编织过程当成了一种享受。为了尽可能延长每一个享受过程,他现在总是力求把每个篮子编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看着一把把其貌不扬的各色枝条,在他的巧手编排下出落成一个个模样俊秀的篮子,一种敬意不由从心底油然而生。他所做地难道仅仅只是手工编织吗?他分明是在用劳动创造一种美装扮自己的生活啊!


延津77岁老人痴情手工编织61年,见证爱情55载


手工编织技艺不仅装点伴随着杨凯老人的生活,同时也见证了他和老伴五十五年坚贞不渝的爱情。五十五年前杨凯老人二十岁,那年他刚刚结婚,为了老伴为一家老小做针线方便,他便拿出自己的看家手艺为老伴精心精编织的一个针线筐。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针线筐虽经五十五年的岁月打磨,至今依然完好如初,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每每看到这个珍贵的针线筐,青年时代的点点滴滴便会一幕幕浮现在夫妻二人眼前。


延津77岁老人痴情手工编织61年,见证爱情55载


祈愿杨凯老人健康长在!

祈愿杨凯老人手工编织技艺青春长在!

祈愿像杨凯老人这样的民间手工艺能够得到永续传承!

延津77岁老人痴情手工编织61年,见证爱情55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