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爲不傳也

機體受寒的二,三天後,陽明病以及少陽病的臨床症狀都沒有出現,那就說明沒有多餘的陽氣向陽明經及少陽經傳遞,此為不傳。

當太陽經受寒的第一天,肺陽被寒邪鬱遏而使肺陽不得外散,第二天是陽明經陽氣出現運行障礙的時間,這主要是由肺經陽氣向陽明經大量灌注所致,或者是由肺內陽氣截留大量肺內陰液,以至於從肺臟流往大腸的陰液明顯減少,從而引起大腸腑內陽氣上浮亢盛所致。這兩種情況都會引發陽明病。

陽明病的外在證候,即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等證。《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陽明病屬裡熱實證,由於裡熱外蒸,可見內外俱熱證候。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是陽明病經病、腑病所共有。

第三天是少陽經陽氣出現運行障礙的時間,主要歸結於膽經陽氣不降或者膽陰灌注不足,‘膽陰既來自於三焦之陰,也來自於胃腑之陰。’少陽經證多見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肋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苔白或薄黃,脈弦。治宜和解少陽,方用小柴胡湯。少陽腑證為邪氣侵犯膽腑所表現的證候。多見嘔吐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治宜和解少陽,通腑瀉熱,方用大柴胡湯。

如果傷寒後的第二,三天既沒有出現陽明病,也沒有出現少陽病,那麼就說明了肺經並沒有大量的陽氣湧入陽明經或者陽明之腑不缺陰液,肺臟內也沒有大量陽氣壅滯而造成肝經陽氣上行困難,膽經陽氣依然下行順暢或者說膽陰灌注充足。與肺經相接的陽明經沒有陽氣壅遏,與肺臟交通的肝膽經陽氣也沒有壅遏,自然陽明病和少陽病都不會出現,也就不存在過多陽氣向陽明經和少陽經傳遞的可能,此即‘不傳’。

如果您對中醫草藥感興趣,加《認識是寶》私信,我們可以發電子中醫書100本給您!

《認識是寶>>正在徵集劉寄奴圖片和視頻,歡迎投稿。請看這裡; 一起來認識下!每天來這裡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本文由”認識是寶”賬號發佈,2018年9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