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做決策的人,難以成大器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

拿不定主意,一直等,一直猶豫,不知道要怎麼做。

小到買衣服,大到求學、找工作甚至結婚,聽了別人的建議後悔,可是又不敢相信自己的決定。

在選擇的夾縫中「求生」,可以說是非常煎熬了。

不會做決策的人,難以成大器

首先,我們先要區分清楚一個概念,選擇和決策不是同一回事。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面臨許多的選擇,比如中午吃哪個套餐呢?這個ppt的封面用哪張圖? 這個廣告中的文案用哪句更合適呢? 這一類的選擇不會太影響我們的人生變化,只是在某些事項的完成中需要一些選擇。

而決策則是面對不容易判斷優勢的選項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並對未來事物的發展能發生軌跡的變化,所以說,決策是需要拿主意的,是會產生後果的。

決策應該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心理過程。

不會做決策的人,難以成大器

認為好的決策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如果結果不好,那麼就是決策有問題。

比如很多人經常會說我現在工作不順利,要是當初選擇讀研就好了,也就是說因為現在結果不好,所以懷疑當初的決策是不對的,當初要是選對了就一定會工作順利。

實際上一個決策做得好不好,和決策帶來的結果沒關係。

不會做決策的人,難以成大器

我們要知道大多時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價值觀有的時候就是相悖的。

比如我想自我實現,解決社會問題,可能相關的工作就是工資低,你能忍受十年工資這麼低,堅持自己現有的價值觀嗎?

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最想要的東西想好,並且想好我要為它犧牲到什麼程度才行,做好心理準備,否則痛苦的就是自己了。

不會做決策的人,難以成大器

有沒有一種思維模型是可以讓我們在決策的時候照著來做的呢?

有。就是以下的四步曲:

一是要準確定義問題,把問題搞清楚;二是事前檢驗,提前預測失敗的可能性;三是多聽別人的意見,擴大思路;四是從現有的決策中跳出來,擴充決策。

不會做決策的人,難以成大器

當然聽了這麼多,真正要決策的人還是你自己,但是別再盲目的憑感覺就下定論,用以上方法先嚐試著分析一下決策的原因。

很多時候, 我們做決策的依據不是做可能是正確的決策, 而是不做絕對不對的決策。

很多時候,生活並沒有給我們太多做決策的機會,所以我們更要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