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已经见底?三大微观特征透露天机!

本周市场迎来久违的全线飘红,尤其是周二,三大股指集体涨超1%!

与此同时,关于证监会召开闭门会议商讨A股走向的传闻还在热议,但A股见底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在A股历史上,真正出现大底的只有三次,分别发生在2005年6月6日998.23点2008年股灾后低点1664.93点和在2013年6月25日184.65点。尽管这三轮市场触底的因素都不一样,但却有着几项相似的特征。

A股已经见底?三大微观特征透露天机!

今天我们就从历史上A股触底所展现的共同特征来分析一下,当前的市场是否已经真的见底。

估值见底

前面三轮市场见底,A股在每次底部区间都出现了明显的估值底。

从全A市盈率(TTM)中位数和市净率中位数来看,2005年6月市盈率21.49倍,市净率1.73倍;2008年10月市盈率15.94倍,市净率2.16倍;2013年6月市盈率27.81倍,市净率2.45倍。

而目前,A股市盈率已经跌到了29.01倍,市净率也仅有2.82倍,已经十分接近13年底部区间水平。如果考虑到当前全部A股10%-15%左右的盈利增速,PE(2018e)将低于13年。

A股已经见底?三大微观特征透露天机!

破净率达到高位

破净率的走势和股票市场的顶底部区间同步,在市场运行良好、情绪乐观时,破净率往往长期低于1%,但在市场底部区域,破净率则会急剧上升。

前三轮A股见底前后,全部A股破净率都同步到达阶段性顶部,2005年8月1日为19.46%,2008年11月1日为12.94%,2013年7月1日为6.24%。

而当前全部A股破净率达到7.08%,为2013年市场见底至今的最高水平。其中主板破净股213只,破净率高达10.71%;中小板破净股36只,破净率为4.01%;创业板破净股12只,破净率1.65%。中小创破净率和破净家数为历次最高。

A股已经见底?三大微观特征透露天机!

地量见地价

历史的每次市场底部都是在地量出现以后才形成。

地量的出现表明市场已经极度的低迷,投资者已经对市场的信心不足,不再去关注股票,并且地量是出现在市场超跌的过程中,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会远远低于其价值,买股票就物超所值了,必然会吸引主力资金流入股市,同时也非常适合主力资金入场,一旦主力资金重新入场,底部就形成了。

从全部A股换手率(20日移动平均)来看,2005年6月最低仅0.89%,2008年10月最低为1.25%,2013年6月最低为1.55%。而当前全A换手率为1.50%,已经低于2013年6月时水平。

而在成交额上,熊市底部成交量往往是上一轮牛市峰值的10%。

2005年7月,日成交额到达阶段性低点60.30亿元,为前期峰值2002年6月24日795.69亿元的7.6%;2008年9月,日成交额到达阶段性低点317.0亿元,为前期峰值2007年5月30日4012.24亿元的7.9%;2012年11月,日成交额到达阶段性低点653.18亿元,为前期峰值2010年11月2日5354.73亿元的12.2%。当前日成交额不足3000亿元,前期峰值为2015年6月8日的22593.09亿元,约为前期峰值的12%。

A股已经见底?三大微观特征透露天机!

除了上述三大微观特征之外,宏观上的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视。

一般而言,政策底肯定会先于市场底出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 因为政策底是出现在管理层对大盘点位认可的时候,这时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救市,避免市场的继续走弱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当政策出台后市场的信心得以恢复,市场运行趋势将会发生扭转,政策底就形成了,在随后的多空博弈中多方力量将占据优势,股市开始上涨,市场底就形成了。

结合最近有关证监会的新闻,似乎又重新开始关注A股市场,这让股民们又重新燃起希望,也被视为市场见底的重要信号。

A股已经见底?三大微观特征透露天机!

此外,外部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为夯实底部打下基础。

据证监会统计,2018年1至7月,境外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市场达1616亿元。而随着A股纳入明晟指数以及开放外籍人士开立证券账户的权限,相信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进来。

除了外资流入,近段时间,主流保险机构也加足马力购买A股,开始试探性加仓。

不过,中美贸易战谈判进展不乐观的预期以及近期债务违约风险扩散的担忧,依然是A股修复过程中反复和犹豫的重要干扰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