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惠特尼·约翰逊是玫瑰园咨询公司(Rose Park Advisors)创始合伙人,这家公司还获得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投资。但她的职业生涯并不能仅用这一句话概括:从在华尔街做秘书工作开始,一路打拼后,惠特尼进入当时所在公司的投资银行集团,但后来,她又做回证券分析师。8年后,她辞去当时的工作,开始从事电视节目制作和撰写一本儿童读物。最后,她开始撰写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博客,并与在教堂里认识的一位朋友共同创办了一家对冲基金——或许这不是人们常说的传统职业路径,但也许是一种新的常态。

希瑟·库格林的故事是这样的,她放弃了高盛公司证券销售副总裁的位置,帮助建立赫德森·斯特里特(Hudson Street)公司,一家独立经营的子公司,这家公司为客户提供投资研究服务。该公司成立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响应政府要求,大银行的销售人员不能仅仅依靠他们公司内部分析师的报告。库格林的预见力,不仅是因为她认为该项服务的需求将会增长,也是因为她明白,股市菜鸟们需要像她那样具有丰富经验的人为其提供服务。

“审视周围的世界并不断向前,是至关重要的。”她解释说。很多同事认为她简直疯了,为了一个尚未成形的目标而离开现在舒适的位置,无论报酬还是地位都因此而受到冲击。但是她在帮助启动和运作赫德森斯特里特过程中所建立的运营技巧,促使她得以胜任业务开拓工作,最终,她成为伊西斯育儿公司(Isis Parenting)的CEO。

还有亚历克斯·麦克朗,其23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在6家不同的卫生保健公司担当过15个不同的职位。

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其实,在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生活而终生只做一份工作的“公司人”的观念早已过时。

美国劳工局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以来,美国25岁及以上的人士,在一个工作机构效力的时间一直保持在平均5年左右,男性还稍有下降。美国劳工局的另一份报告显示,1957年到1964年婴儿潮出生的人中,在18岁到44岁之间平均从事了11种工作。跨度从1976年到2006年的长期跟踪研究,勾画出一个类似的图画:那些在公司干了至少10年和至少20年的人士,在总人数中的百分比有了明显下降。

但从传统眼光看来,人到中年改行绝非易事。虽然出现转行的想法并不奇怪,但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以及来自外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质疑,又让你难以迈出这一步。

然而回顾刚刚所被谈及的人们,都早已不再年轻,却还折腾着跳出舒适圈,去换几份工作,看似随意的职业选择,很难说意味着什么,或许读者可以参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相关理论。

《哈佛商业评论》忠实读者一定熟知,克里斯坦森是颠覆性创新之父。颠覆性创新的观点认为,最成功的创新,是那些能开辟新市场和重新构建价值网络的,这种创新往往具有颠覆性。大量研究数据显示,颠覆性思考能提高产品、公司甚至国家的成功几率。

这种颠覆作用在个人层面同样有效,不仅是那些颠覆性创新的企业家,还包括在公司内或组织间变动的人士。突破现状,走向曲折的职业路径,如今在他们中间可能变得更普遍。

对于个人来讲,如果你已达到某个高峰,并且你怀疑自己将不会因爬上顶峰而激动的时候,和公司进行颠覆性创新一样,你该颠覆和突破自己了。你会因此发现全新的自己。这与东风日产楼兰想要传递的理念——“享受每一次发现”不谋而合。

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像东风日产楼兰一样,享受每一次发现,遇见更好的自己

因此,东风日产楼兰决定就此向《哈佛商业评论》读者抛出这样一些问题: “三十几岁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三十几岁的人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是的,三十几岁有着各自的故事、困扰、焦虑,也有着各自的成就、期待,实现或尚未实现的突破。

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哈佛商业评论》联合东风日产楼兰发起#享受每一次发现#话题

每个人,包括东风日产楼兰和《哈佛商业评论》都有着不同的边界,面对壁垒,却又经常感到不知如何发力,这是需要我们来打破的。于是《哈佛商业评论》联合东风日产楼兰发起#享受每一次发现#话题,邀请读者们分享自己的故事、经历以及所思所得,从故事的分享中发现各自的契机。

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东风日产楼兰的核心精神是“拥有积极探索的心,追求更具新鲜感的高品质生活”

《哈佛商业评论》和东风日产楼兰希望你“拥有积极探索的心,追求更具新鲜感的高品质生活”,这也正是东风日产楼兰的核心精神。愿你在每一次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尝试各种体验、沉淀及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和东风日产楼兰一起,发现更好的自己

不要忘记,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活动时间及参与方式

那些折腾换工作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网上参与新浪微博互动话题#享受每一次发现#,与我们分享您的故事,即有机会成为HBRC TIME视频嘉宾。

分享您的故事至我们的邮箱或将您的故事讲给我们,您的经历与故事有可能成为他人突破自我的契机!征集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8565 0416/7153/7304

参与分享的朋友有机会获得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提供的精美礼品~所以讲故事的同时也一定要附上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能及时联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