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表達不流暢?聽聽五蓮的這個老師怎麼說……

孩子語言表達不流暢?聽聽五蓮的這個老師怎麼說……

行知實驗小學 李燕

讓孩子流暢地口語表達,是非常重要的事。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孩子課堂上表達不完整,甚至有的學生不敢發言,即使發言聲音也很小;更有甚者連手也不舉,成了課堂之內的“課外人”。

對此現象,我首先建議,教師一定要注意在學生口語表達中,正確使用評價語。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習中,無論學生如何表達,都要找到其閃光點,然後教其方法,將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刻度撥到最頂端。例如:像學生髮言聲音小,老師千萬不要說“你怎麼聲音這麼小,像只蚊子哼哼”。這樣的評價語傷了孩子的自尊,以後他可能聲音更小,產生牴觸心理,再不發言了。可以這樣設計評價語:“孩子, 如果你把口型放到合適的位置,那你的聲音將會和“何炅”媲美。課後老師教你發音口型。”經過這樣的評價語,學生內心就會知道自己原來發音小是這個緣故,他會乖乖地跟著老師學習口型發音,在不斷地訓練中提高發音質量。

第二個建議是要科學佈置作業,豐富訓練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要光拘泥於課堂上的口語訓練,像課堂提問、看圖說話、觀察說話、想象說話、聽後複述、聽後辯論、討論等,我們要把視野擴展到佈置家庭作業方面。像佈置聽錄音,看電視,閱讀課外讀物,觀察圖畫,觀察實物,參加勞動實踐和科技實驗活動等,讓學生在五彩繽紛的實際生活實踐中積累說話材料。然後利用每天課前三分鐘,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現自己的積累。也許剛開始說得並不好,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丟棄害羞心理,大方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當然,在課前三分鐘時間,還要有聽眾的評價和建議。學會傾聽,才能說出要表達的中心問題。所以,學生每次說後一定要帶有其他同學的評價。

第三個建議是用思維導圖,增強口語表達的條理性。學生在說之前,先教他們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自己要說的重點用關鍵詞表示出來,然後在關鍵詞的基礎上看再分幾個分支,最後想想說得時候用上那些詞。通過這樣方法的傳授,既達到了口語的思維訓練,又讓學生能學以致用,把平時的積累用在說話中。經過長期這樣的訓練,相信我們的學生不但能說,而且還能抓住表達的重點說得有理有據,為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孩子語言表達不流暢?聽聽五蓮的這個老師怎麼說……

第四個建議是努力貼近學生生活,用實踐引領口語表達。在學生的口語訓練中,最主要還要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因為切近學生生活的體驗,最值得說,也最有的說。所以,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在實踐中鍛鍊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如組織詩歌朗誦、演講比賽;介紹生活小常識;模擬導遊,模擬主持人;組織參觀、訪問、校外拓展等活動,儘可能給學生增加口語表達相互交流的機會。實踐證明,這些活動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第五個建議是融合全學科,“無縫隙”進行口語訓練。雖然語文學科是學生口語表達訓練的主學科,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他學科在學生口語表達訓練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思想品德課,讓學生對身邊的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思想教育中學會表達;科學實驗課,教師引領學生對實驗準備、實驗操作過程進行講述,讓學生在動手中學會表達;數學課上,教師引領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講數學故事,講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說讓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總之,每一門學科老師都擔負著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重任。對學生來說,每一堂課都帶著口語訓練,每一堂課都是口語訓練的機會,每一堂課都會有口語訓練成果。所以,不論從事什麼學科的教師,一定要讓口語訓練成為關注學生成長的基本目標之一。

孩子語言表達不流暢?聽聽五蓮的這個老師怎麼說……

總之,培養學生進行流暢的口語表達,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注意“點石成金”。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培育孩子的綜合素養,更好地適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