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600年秦國的起源和歸宿

本文是《細數春秋戰國主要諸侯國的起源和歸宿(第三期)》

。前文講到公元前349年,韓趙魏三家廢除末代晉國君主晉靜公姬俱酒,晉國絕祀。此時的秦國正在雄才大略、開啟了“商鞅變法”的秦孝公治下實力大增。秦晉相持三百多年的局面終於將要被打破。對被晉國牢牢遏制了東進之路的秦國而言,好日子終於要來了。

秦國始祖是帝顓頊的後裔。帝舜時期,大費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又擅長馴養鳥獸,被帝舜賜姓嬴氏。商朝末期,秦國先祖飛廉和惡來效力商紂王。周武王伐紂時,惡來被周武王所殺,其後裔長期散落在西戎之間。直到西周孝王姬闢方時期,非子養馬有功,被封在秦邑,號稱秦嬴,秦族重新被周王室接納,為西周穩定西戎。

非子之後四代,傳到秦襄公。犬戎之亂時,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獲賜已經淪陷的岐西之地,周平王向秦人許諾“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人終於得以立國,並將在與西戎的鐵血征戰中崛起。

秦國立國後,即開始了無休止的征戰之路。

秦襄公從西犬丘(今甘肅天水)帶兵東伐,死在途中。即位的秦文公繼續矢志向東,大破西戎,秦國地至岐山以西,以東的區域按約獻給了周王室。秦武公時期,秦國地至華山。秦宣公時,崛起的秦國和晉國首次交鋒,秦國小勝。從此開啟了秦晉兩國長達300多年的爭鋒。秦宣公不傳子而傳賢,兄弟相繼,秦國國君之位被傳到文治武功的秦穆公手中。

秦穆公即位之時,晉國正處於“曲沃代晉”後的強盛時期,晉獻公武功卓絕。秦穆公親征伐晉,收效甚微。秦國隨後決定和晉國和平相處,準備通過外交手段獲取土地,在晉國內亂時先後扶持夷吾和重耳成為晉國國君。但是秦國並沒有獲得晉國君主的投桃報李,夷吾還曾主動攻擊秦國,晉國甚至在重耳時期抵達鼎盛,成為春秋霸主。於是,重耳死後,秦晉再次開展,四年間三場大戰,秦國在殽之戰幾乎全軍覆沒,在彭衙之戰不利而還,最終在王官之戰一雪前恥。其後,秦人又大破西戎,秦穆公成為公認的春秋霸主。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秦國人才凋零,秦國進入“失落的200年”

。秦晉長期互相攻伐,爭奪黃河東西的控制權,彼此壓制。直到200多年後,前384年,秦獻公時期,秦國才再次復興。此時遏制秦國東進的對手是魏國,經魏文侯和魏武侯的經營,此時魏國正處於鼎盛時期。

秦獻公21年,在石門之戰大破魏軍,斬首6萬。秦獻公去世後,秦孝公即位,痛心於秦國的沒落,決心修德行武。秦國發布求賢令,招攬天下賢才,衛鞅入秦,開啟了影響深遠的“商鞅變法”、其後秦國實力大增。秦國的對手魏國則在中原爭霸中先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慘敗給齊國,實力大損。

秦惠文王時,秦終於全盤拿下爭奪百年的河西之地。秦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向西拿下義渠,向南拿下蜀國,向東大舉攻伐。其後經“舉鼎而死”秦武王、“戰鬥狂魔”昭襄王、“三日而死”孝文王、“奇貨可居”莊襄王,秦國蒸蒸日上,終於傳到秦王嬴政手中。

細數600年秦國的起源和歸宿

嬴政“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25年內攻滅六國,統一天下,創建了皇帝制度,稱“始皇帝”。之後,通過多次廷議,秦國確認了“郡縣制”的行政管理模式,推行“書同文,車同軌”,奠定了中國千年來的版圖、文化、度量衡等基礎,秦始皇堪稱中華民族的奠基者,被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去世後,即位的秦二世胡亥資質平庸,受趙高操縱大肆殺害親族,最後胡亥也死於權臣趙高之手。秦國嚴苛的法律也引起天下反叛四起,最終起義軍中楚軍將領劉邦攻入關中,秦王子嬰投降,秦國三世而亡。楚霸王項羽進入關中後,大肆屠殺秦皇族,秦皇族幾乎消亡。嬴氏數百年浴血奮戰,也曾輝煌無兩,沒想到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真應了楊慎的彈詞: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關注陽光舊事錄,觀看古往今來,解讀大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