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城市休闲的概念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对于什么是城市休闲,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一般认为城市休闲在一定程度是城市旅游的升级。从服务对象来看,城市旅游主要面向外来旅游者,而城市休闲则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消费需要。从字面理解看,城市休闲是发生在城市的休闲活动,它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区别于乡村的休闲,具体体现在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方式上,而城市休闲的出现要先于休闲城市。城市休闲是对休闲的概念进行了地域的划分,强调城市居民在休闲观念、休闲消费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形态,而这里所指的城市主要指地域上区别于乡村的空间概念。

城市休闲化的内涵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从城市发展实践看,城市休闲化是休闲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是休闲时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反映。所谓城市休闲化,是指一个城市在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阶段以后,就将进入一个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居民消费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相继形成休闲化特点的发展时期,可以通过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从发达国家城市休闲化发展的经验看,一方面,城市休闲化过程揭示了城市发展基本价值诉求的变化特征,即由工业化时期突出以生产(制造)功能为核心的发展特征,向后工业化时期凸显以优化居民生活(生存)功能为核心的转变特征,这一核心功能的转变既反映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在自身发展中,其基本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各自作用的基本规律,又顺应了当今社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城市休闲化的根本目标是优化当地居民生存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由满足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城市休闲化发展特征

01

休闲生活常态化

从生活方式角度看,休闲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种常态。这里的常态,是指居民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已经成为与工作、睡觉和从事家务等必要的社会活动同等重要的第四生活状态。

从时间构成条件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休假制度。一是在时间长度上,居民拥有全年三分之一左右的休假时间。二是在时间层次上,由周末休息、国定假日、带薪休假三部分内容构成,为居民从事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障。三是在时间使用上,进一步凸现了居民自主安排、自由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休闲权利。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02

城市功能休闲化

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实践看,城市休闲化阶段的城市功能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经济功能休闲化 一方面,城市经济功能出现转型,由传统的制造业经济结构向服务型经济结构转变,从而使经济中的休闲因素呈现不断扩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以文化、旅游、体育、娱乐和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层面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休闲产业体系。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其次,公共服务功能休闲化。一是从接待服务功能看,随着本地居民休闲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休闲消费欲望的增强,原来单一性的旅游接待服务逐渐被综合性休闲接 待服务功能取代,满足本地居民休闲需求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二是从城市休闲活动区空间布局看,传统旅游区逐渐向城市商业中心转移,使得居民娱乐活动和游客观光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上出现重叠的发展态势,进而形成了旅游区与休闲区一体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特点。三是从休闲设施构成看,各种城市公共休闲服务设施在规模上面临新一轮兴建、改建或扩建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休闲设施在功能由单体性走向综合性,在设施等级上向高档次和现代性递进,以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不断高涨的休闲娱乐需求。

03

消费脱物化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这里的消费脱物化主要是指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在人的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会下降。这种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对传统的以物质产品为主导的消费需求开始下降,而对以精神产品为主导的非服务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迅速攀升。

04

生活泛娱乐化

生活泛娱乐化将是城市休闲化阶段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0世纪晚期以来极为引人注目的发展潮流。首先,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其次,是指娱乐因素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广地渗透到诸如购物、餐饮及其他各种日常活动中去,购物和餐饮活动已成为休闲的一部分。 再次,是指休闲和工作向着融合的方向发展。一般认为,工作与休闲是一个球的两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个半球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不断演变着。而今,休闲和工作之间的两个半球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但确实又是深刻的变化。 最后,是指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群内部同城化现的象日益凸现,对城市居民而言,城市之间的短途旅游与户外休闲活动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05

休闲方式虚拟化和极限化

第一,休闲方式虚拟化是指休闲娱乐方式由传统的具象化转向网络的虚拟化。 第二,休闲活动极限化是指人们在休闲活动中越来越倾向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尝试体验极限活动带来的一种惊险刺激的感受。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国内城市休闲化发展阶段

从近年来我国城市休闲化的具体发展过程看,基本形成了三个重要的发展节点。第一,从城市个体发展维度讲,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以上海、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少数大城市开始陆续跨入城市休闲化的发展阶段,由此揭开了我国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序幕。第二,从区域发展角度看,在21世纪初,包括杭州、苏州和广州等城市在内的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在整体上也开始展开了走向城市休闲化的发展进程,使得城市休闲化的社会特征不断趋于显著。第三,从我国整体发展层面 讲,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的发展关口,标志着我国在整体上开始步入城市休闲化的发展时期,并由此从经济层面、社会生活层面乃至政策层面逐步引发了一些引人关注的变化。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更多精彩,尽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对城市休闲化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阐述城市休闲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城市休闲化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特点,为课题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厘清课题研究脉络;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现阶段城市休闲化发展特征的评价体系;确立城市休闲化测度模型与确定研究对象;尝试以国际化视野对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进行探究;关于提升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本书可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关部门作为参考,也可作为高等教育旅游、休闲等专业研究的教学参考,以及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的参考。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楼嘉军:

男,1957年出生,浙江鄞县人,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营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旅游协会理事、上海普陀区旅游协会副会长、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旅游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作者 楼嘉军 李丽梅

价格 68.0元

ISBN 9787313192585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专著丨中国城市休闲化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关注、点赞、留言、转发,分享你的感受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