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郑樵,是颗璀璨的明珠,夺目在新县、庄边、白沙三交界处,不尽的泉源,似四季奔腾不息的瓢湖湖水,穿绕在萍湖、前埔之间,与巩溪合流,注入秋芦溪,引向大海,展示更宽阔的世纪胸怀。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广业书院,宏伟的事业还在蹒跚而前!美丽乡村,一拨振兴乡村风情、文化之力量,重塑乡村形象,重塑乡村未来。只要人聚集起来了,文化自然形成,传统文化继往开来。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书院的石柱楹联,不经过余文烟老师的悉心指点,还真不知孕藏着政府领导们的关注和感言!郑炳清题:“广从荒路开鸿渐,院向晴村毓骏村。”

原莆田市市长姚振泉先生高度融括郑樵:“斯文融天地,通志炳春秋”。

陈章汉题:“广其识博世闻恰名邦多梦,业若精求若是欣文献有樵”。​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如能穿越千年,不知郑樵回到他曾经生活的故居,会如何面对这凄凉无人的房舍!有很多故事,流淌在每一扇门扉后面的屋子里。只是我们似远又近的漠视了它,若不撅起郑樵文化,它将是残墙断壁,如同厝前渠道下的日月井,一个不见了,一个埋藏在番薯叶下,不是有心人,找不到日井的现状和往昔的色彩!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行走故居,探寻遗失的历史文化,一步一个细瞧,望穿秋水,望断广业书院。向萍湖进发,追寻郑樵少年努力求学的故事,寻找美丽如画的萍湖。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萍湖如画,美就美在村里的这棵油杉,苍翠挺拔,遒劲参差,覆盖如巨形圆伞,荫佑一方圣土。在树下悠闲,萍湖之溪,如把瓢葫,把山川灵气聚集在这大树底下,成就一代代后裔名人。我们余老师这时激情高昂,在宣传着少年时期的郑樵!余老师一听我们一行要来了解郑樵文化,百忙之中毅然抽出时间,深深的浓浓的郑樵故事如湖山之水,滔滔不绝!眼前这棵茁壮苍雄的油杉,是郑樵在此读书时种下希望之苗。九百年来,风餐露宿,也曾世事不断变制,人为作用影响,依然含笑九天,慈悲过往 !对岸是郑樵堂兄郑厚种的榕树,兄弟俩成就一方文化,驻守在瓢湖两岸,以博大的情怀,荫育启示继往开来之人!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古树油杉旁,新立有拱北社,社有对联恰如郑樵的希望,让我们在余老师幽默风趣的演讲中,不时得到快乐:

社朝青山丽水千门欢

神赐旺地福祥万家乐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萍湖如画,美就美在村里头还有两座古陂,在述说当年福泽乡里的故事。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自“衣冠南渡”,郑迪之三子郑露、郑庄、郑淑于南山祖墓侧居,开始“南湖三先生”美谈。后郑庄分迁仙游浔阳,科第相承,名人迭出。郑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雄傲在历史之巅、万世膜拜。瓢湖郑氏六世,出现个明朝进士郑球,任职广东教谕之业,把治水、用水之法娴熟贯通、深得精髓。回到故里后,利用瓢湖水流的高低落差,修筑四道陂坝,尚存三陂,今日得窥两陂:郑雇陂、圣钟潭陂。还把学得“水车”之法,毫无保留,更有所改进运用于故土提水灌溉,造福万民,回报故土养育之恩 !《兴化县志—陂志》载:“用水车架水,其法自球始。”“萍水有灵泽越峰圣地,湖山长秀映广业圣宫”。六百年后,相约踩在圣钟潭陂上石步桥,不仅是欢娱脸上,感恩之心,如流水潺潺不休!踩不出莲花步步,也需把福慧扬播天下俱晓!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萍湖如画,美就美在村里种植了二、三百多亩的无花果,感受到党十九大报告后,乡村振兴、产业旅游的浪潮阵阵扑面而来。热情好客的如梦令无花果老板,喜悦的脸上,如同春风轻抚大地,把粒粒无花果,红通通挂在枝上,绿了大地,滋润到访者每位的心田里。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我们的余老师,开心的像个小孩,忘记了萍湖!忘记了郑樵!只有在这黄土地上,才真正拥有黄色皮肤的傲骨风姿!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萍湖如画,美就美在村里这座南峰寺,南峰寺里有南峰书堂,南峰书堂流传着郑樵苦心守孝、洁心苦读的形象,肃然起敬。有《题南山书堂》一诗:

一泓澄澈照人间,明月团圆落古湾。

不向奔流随浪击,独持高洁伴云闲。

禅房夜静留清鉴,阆苑仙归坠碧环。

留到轩前心转逸,了无纤翳可相关。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南峰寺座落在萍湖、前埔两村交界处,越王台之北麓。据称是莆田继广化寺后,所建最早的佛教丛林之一。规模小于广化寺,其他都差不多,算来是当时广业里地区的祖寺了。现在已见不到当年的辉煌了!我们有故事,所见所触一样的感怀极至。今天更感人的事,有群友“白贞”(原荔城区总工会干部郭淑贞女士),昨晚十一、二点才获知要来萍湖参观南峰书堂,郑樵的青年足迹,早上5点多从福州赶来,激情感人!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据明《福建兴化县志》载 :“考,唐代侍讲光禄勋郑璩,于五代创福田庵于夹漈东边,寻移越王峰之南,改名南峰寺。”郑璩,为郑庄五世裔孙,算起来有千多年历史了。南峰寺最鼎盛时,僧众达百多人以上。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郑樵之父郑国器卒于姑苏。值年十六岁的郑樵,顶盛夏之暴日,徒步护丧归葬之越王台之內!百事孝为先,郑樵年少时,便有如此坚毅恒心,为人之表,令人崇敬。郑樵结庐于越王峰下,与其弟在南峰书堂开始净心守孝苦读。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当时萍湖村,有位尚书陈靖,有万卷书藏于万卷楼中。郑樵利用其胞叔大学生郑毅与陈靖的朋友关系,用六年光阴,读尽万卷楼里万卷书。守孝与功名两无冲突,更为其人生选择及巨作《通志》奠定良好基础。 郑樵在南峰书堂共呆有十六年之久,头五年时间,在此完成第一部著作《目录学》;再十年时间,完成第二部著作《经旨之学》。南峰书堂题额为其侄孙状元郑侨之子左司郎中郑寅所写。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南峰寺毁于文革,现能看见的是1994年,乡贤郑庆铭、范金钰等发动重建的主殿及书堂、观音阁。寺里最早的古物,算是大殿门口的一个四面佛六面石块,至少是宋朝及更早的历史见证,更有许多文革时留下的石柱楹联,还有现在的名人、政府领导为郑樵先生的极致褒奖肯定的题词,很值观摩。在余老师促成下,我们见到了当年郑大成先生撰文蔡瀛洲硬笔书绘的南峰夹祭书堂历史介绍,颇奋人心!愿此行,为拟大开发之中的南峰寺、南峰书堂助力。历史难解的困惑,一时的激情,永远的伤痛!无尽繁华俱成空,唯心与古长相从。学于治世孝为先,南峰首推郑樵宗。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我们的余老师不遗于力,继续郑樵文化解读及辩解。靠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是不够的,如何凝聚百姓的力量,才真正是永恒的话题!农村比城市有优越性是种族相传、香火永承,纯朴善良的野花清香,更益于塑造优雅的良性环境,几千年农业文化,不能断送在这两、三辈人手中!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萍湖如画,美就美在村边的越王台及九经山玉皇殿。石阶古道、漫山碧透,更有几丛杉木及竹丛,让人感受清凉和幽雅。原来杉木能带来清凉世界,难怪福州鼓岭是个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山上杉木多了,清凉了,水也自会多多的!余老师不遗余力保护夹漈山的一草一木,就是还你个清凉世界,美好的环境,优秀的文化!感动纯朴的当地群众,不畏酷热,为我们引入诗意般的越王台、九经山。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当年越王余善战败后,他的猛将邹力将军化作一只猛虎,在坚持守卫着九经山、越王台,除恶扬善,专治不孝、不良之徒。白沙宝阳出了个学的秘术的叫林甯之人,好捕鱼并把鱼贮在田角塘边。有好几次发现塘里鱼不翅而飞,便作法想恁治这多次作案之徒。回家后发现他的老母亲痛苦的在地上打滚,终因年老体弱离开了人间,这时林甯才发觉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安葬后母亲,林甯上山寻虎受这不孝之死罪。这位化身猛虎发现林甯之诚心实意后,劝林甯化悲痛为力量,为更多百姓宣传孝义,并为人间除疾苦,自己也甘愿为林甯坐猗,一起来替天行道、治病救人。后被人们尊称为“林公圣侯”,建立灵惠庙奉祀。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这座越王余善石像和亭子是乡贤郑仁恩独资捐建的,仁恩原是莆田县县委常委,埭头镇党委书记,他的儿子郑建锋,继承祖业,以南峰书堂管理中心主任,在继续发展郑樵文化,九经山文化,令人欣慰!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我们相聚在这古院,我们也将从这古院宣扬开来。是什么让历史文化凝聚在这萍湖古院上空,让更多的人在此驻今怀古!真正的文化色彩斑斓,真正的文化如歌如画,经久传扬!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萍湖如画,美就美在村里有郑氏二大古厝。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球在这瓢湖西部建立了一座三进七间厢加护厝大厝,俗称祖厝。六百多年以来,走出多少国家人才。近些年来,挡不住社会洪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祖厝,沒有人住,中厅上养着蜜蜂,已让蜜蜂成为大厝的真正主人!厝前大埕有低矮围墙护着,为曾经夜晚星空时,围坐半墙淡天画地的好场所,边角各有只石狮,可惜一只被盗了!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瓢湖郑氏十四世进士郑鼎,任苏州知府。故土情深,在祖厝右上方靠山坡处再建一座三进七间厢加护厝大厝,称顶厝。历时将近四百年,保持完整,中厅悬挂有“贡元”牌匾。如今古厝上厅右重重小厅尚居有一老婆婆,把整个古厝打理的干净爽洁。阴凉的古厝似乎不知道外边热火朝天,还有几个不畏炎热酷暑,深深的着迷在古文化环境里,体会曾经的繁华热闹!古厝越古越完善越有深厚价值,现在房子虽居有余间,可与比乎!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萍湖如画,走进画一般深厚文化的油松、陂坝、农产品、南峰寺、越王台、古大厝……读懂画里边深深隐藏的历史文化,就有新的锦绣前程,展现眼前。萍湖美,新县张洋也美,为郑樵文化,我们寻踪觅迹,去发现所有的潜在魅力,与大家同担当美丽的家乡文化。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历史地域虽然隔开了郑樵文化的整体性,水流一直滋养两岸的田野村庄,只要文化形成完整的整体,我们才会更深的热爱这遍沃土,为它深深表达深情的爱恋!

萍湖如画,还您锦绣河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