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爲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你會因為一本書的名字而棄掉一本書嗎?

嗯。我想,大部分人是會的。

比如一本聽起來就很像職業技術學校的專業書——《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不瞭解這本書的人大概都以為:

這難道不是一本修機車的書嗎?!!!

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和它略顯奇怪的書名一樣神奇。

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豆瓣重點推薦書目——《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2011年版《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的豆瓣評論

甚至高達8000多條


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更是這樣評價這本書:

我因為寫了一部人們把它和《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相比較的書而感到甚受恭維。我希望拙作(《時間簡史》)和本書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有的人說這是一本小說,有的人認為用遊記形容它更為貼切,也有人評價這本書其實是一本哲學書。它究竟是怎樣的一本書,大家不妨讀讀看~



現在我該談談斐德洛的那把刀了,這樣有助於理解我們所談論的一些東西。

他用這把刀劃分這個世界,架構自己的理念。幾乎每一個人都在使用自己的刀子。我們觀察周遭成千上萬的事物——這些不斷變化的形狀、被太陽照得灼熱的山坡、發動機的聲音、節流閥的運作,每一塊岩石、野草和籬笆,還有路旁的碎片——你知道有這些東西存在,但是你並沒有全部注意到它們,除非出現某些奇特的或是我們想要觀察到的事物。我們幾乎不可能全部意識到這些東西,而且把它們記住。那樣的話,我們的心裡就會充滿太多無用的細枝末節,從而無法思考。從這些觀察當中,我們必須加以選擇,而我們所選擇的和所觀察到的,永遠不一樣,因為經由選擇而產生了變化。我們從所觀察到的無窮景緻當中選出一把沙子,然後稱這把沙子為世界。


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一旦我們手中握著這把沙子,也就是我們選擇出來認知的世界,接下來就要開始分辨。這就是那把刀子。我們把沙子分成許多部分:此地、彼岸;這裡、那裡;黑、白;現在、過去——也就是把我們所認知的宇宙劃分成許多部分。

但是我們看得越久,就越會發現它的不同。沒有兩粒沙是一樣的,有一些在某些方面相同,有一些在另外一方面相似,而我們可以根據彼此之間的類似和差異,堆成不同的沙堆。我們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顏色、顆粒,不同的大小、形狀或者是否透明來分。你認為這種劃分一定會有盡頭,但實際則不然,你可以一直分下去。

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古典的認知法就是針對這些不同的沙堆以及分類法還有彼此之間的關係,而浪漫的認知法則是針對分類之前的那把沙子。它們互不相容,但都是觀察世界的方法。

現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如何把這兩者融合為一,卻不傷害彼此,這種認知法不會拒絕分類,也不會拒絕不分類。這種認知法就是直接把重點放在沙子的來源,也就是無窮的景緻之中,這就是我們這位無助的外科醫生斐德洛想做的。

想要了解他究竟做的是什麼,就需要觀察風景當中的那個他,他無法從整個風景中分離出來。他正站在沙中,把沙分成不同的沙堆。要看風景而沒有看到他,那簡直就等於沒有看到風景。對摩托車分析解剖也是佛性的體現,排斥這一面,就沒有看到真正的佛性。

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然而有一個一直存在的古典問題,就是摩托車的哪一部分、沙堆中的哪一粒沙才是佛陀呢?很明顯,問這個問題是找錯了方向,因為佛是無所不在的;但是同樣很明顯,問這個問題也沒錯,因為佛是無所不在的。對於佛獨立於任何分析的思想之外而存在,前人已經說得很多了——有些人說得太多了,所以我懷疑根本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但是關於佛存在於分析的思想之內並指引著它的方向,很顯然,還沒有人討論過。其中有歷史的因素,但是歷史不斷地在演進,在這方面進一步地研究,似乎對我們的歷史寶藏並沒有什麼壞處,反而有些好處。

一旦我們把這種分析的思想,也就是那把刀應用到生活中,總會丟掉一些東西。我們都明白這一點。最起碼從藝術的角度觀察是如此。這使我想起馬克·吐溫的經驗,馬克·吐溫在掌握通過密西西比河所必需的分析性知識之後,發現這條河已經失去了它的美麗——總會丟掉一些東西,但是從藝術的角度鮮有人注意到——新東西同時也被創造出來了。讓我們不要再注意丟掉了什麼,而要注意獲得了什麼。讓我們把這種過程當作再生的方式,既不好,也不壞,事實就是如此。

——文章摘自《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相關推薦

豆瓣重磅推薦|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書名: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珍藏版)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定價:79.80元

  • 內容簡介

在《柏拉圖對話集》中,斐德洛是一個愛好哲學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本書中,斐德洛重返人間。他曾經是學哲學的學生,同時也是教修辭學的教師,但是由於哲學理念與文化的世界觀衝突,他終於因精神崩潰而住院。出院後,他希望從狹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脫,於是開始了一場騎著摩托車橫跨美國大陸的萬里長旅,一路經過複雜經驗與反省思考,終於暫時恢復了靈性的完整與清靜。

這一回歸自己的過程,是通過不斷尋求“良質”,即東方哲學裡的禪思,並用摩托車維修之道對其進行闡釋而實現的。這便是《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一名的由來。


千萬不要因為書名,錯過了這本好書!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