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丑溪山溝里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說起宜都,我是感覺親近的。

宜都,應該說是我的籍貫所在地。父親在宜都出生、長大、下鄉,我的童年,曾有幾個暑假在清江河邊的那條老街上度過,整個童年都有從松滋涴市坐船到宜都探望父親的記憶。如今,宜都還有父親的弟弟我的么爹一家在城裡生活,逢年過節,宜都是我們必定要去的地方。而且,宜都與枝江僅一江之隔,多年前還是一個縣轄區,同飲一條長江水,真的是分割不開的情份。

所以,當孫老師說起去宜都尋菖蒲時,我是歡呼雀躍的。

等到宜都書法協會主席廖光榮老師帶我們進山時,邊走邊說,我們尋菖蒲的地方就在梁山腳下,那感覺又近了一層。

從小就聽父母講從前,母親講父親一家成份不好,當年下放時全家就下放在梁山,她和父親結婚後的那一年大年三十,上涼山看望老太君,母親說那天下著大雪,很冷很冷,父親他們一家住在梁山半山腰,那山路才是難走啊,那天氣才是冷啊,又沒吃的又住不暖和,一兩間破屋子,她和父親呆了一夜就下山了。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梁山是一座非常高又非常冷的山峰,所以我一直以為它叫“涼山”。直到此時,百度才知原來是梁山。

既然是這樣的山腳下,那肯定是非常原生態非常幽靜了。

果然。

在一戶農戶門前停下車,廖主席的弟弟就換上了齊膝深的套靴,拿了一把軍工鏟,提了一個蛇皮口袋……額,有這麼誇張麼?他卻說這靴子只怕都不夠深的。

一路走來,看到幾個很好玩的地名,拖溪、醜溪、望佛橋,還有我們這時要進去的溪溝名叫探母溝,想來這些地名都有來歷,醜溪現在已經被開發成旅遊景點叫了一個很洋氣的名字“三峽九鳳谷”,望佛橋則是因為梁山上有寺廟道觀香火不錯,遠近而來的香客從此而過去拜佛,而探母溝應該是有更溫馨的故事,顧名思義,聽著也讓人溫暖。

進探母溝的確沒有路。

我們從一座牆頭上有著“為人民服務”字樣的老房子旁邊繞過,房子旁邊有一條溝渠,溝渠懸空,離地兩三米,應該是以前為灌溉而用,旁邊的樹枝雜草橫在溝渠上,跨過它們有點難度,如果恐高,估計這七八米長的溝渠是過不去的。過了溝渠,前面更是沒有路,雜草叢生,什麼都有,卻有一叢叢美麗的花,就在溪水邊,映著青山綠水,煞是美麗。俯身給這美麗的花兒來幾張特寫,廖主席他們已經走遠了。

趕緊深一腳淺一腳地追上去,其實不能算追,因為根本沒有路,這連續幾日雨水不斷,山裡的泥土都泡軟了,一腳下去就是一汪泥水,顧不得那麼多了,右手邊幾丈遠,探母溝的溪水就在耳邊嘩嘩地奔騰著,山上的水也集結成小小的瀑布,在我們走過的路邊懸掛而下,如果有時間有閒心架上角架來個慢門,拍出來肯定是很美的。

有趣的是,先前走過的農家的豬也跟著我們趕路了,我們走哪兒它跟哪兒,這豬肥肥白白,一幅登山好手的樣子,帥爺立馬來了一句“一看就曉得這豬肉肯定好吃”。哈哈,這好山好水養菖蒲,也養口味醇香的肥豬啊。想來住在這裡的人,時時能得天地之靈氣,得逍遙遠世之閒情,當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我們繞過那座有著時代記憶的房子的時候,就看到幾個人在屋子裡打牌,這樣的雨天,不能下地,不能出行,莊稼在田野長著,肥豬在山裡跑著,空氣清新,萬物滋潤,外面的世界與他們無關,還真是舒服呢。

“看,那些石頭縫裡的草就是菖蒲啊,這有,那也有,好多,快去挖……”

我還在忙著拍照,廖主席鄒主席孫老師他們都下水了。

這是一條真正的清溪。

儘管這幾天下了雨,但水還是非常清澈,水量很大,從遠遠的山溝裡傾瀉而出,溪中大塊小塊的石頭錯落分佈,高一塊低一塊不小的落差,水流很急,就在湍急的水流中,有一叢兩叢的綠綠的草在水裡瘋狂地搖擺著,卻絲毫不為所動。原來這就是菖蒲。廖主席已經帶隊往更深的溝裡去了,今天溫度只有不到二十度,溪水應該很冷,但為了菖蒲,老師們都脫了鞋襪。我猶豫了一下,既來之則安之,不就是為了菖蒲而來的嗎,脫。

光腳下到水裡,水真是一個冰啊,石壁上都是青苔,又溼又滑,小心翼翼地扶著石壁,摸到一窩菖蒲,用力扯了一下,它卻紋絲不動,然後用力摸索它的根部,才發現,它真的是長在石縫中,根系牢牢地附著在石縫裡,用很大的力才終於把它掰下來。

挖了幾窩,倒深深為這種生命折服了。

也不知何年何月,一粒種子隨著水流擱置在石縫裡,它躲過汛期躲過山洪,靠石縫裡慢慢沉積的一丁點泥沙慢慢生根,也許剛發了芽,就遭遇第二年的洪峰,它隨水而流,期待在另一個石縫裡停留。運氣剛剛好,有一塊石頭剛好擋住了它的身軀,它迅速紮根,將根系用力地伸向石縫深處,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漸漸地,它長出了綠油油的葉子,它的根系發展成龐大的族群,它不懼任何強大的水流衝涮,它在這條溪水中存活下來了。接下來,它成了溪水中最美麗的顏色,遠遠地,人們就能看見在湍急水流中的它們。

我想,那些古人繪畫中山崖上、石縫裡、溪水中點睛的草們,估計都是它的族類吧。

其實,對於菖蒲,我所知甚少。

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載:乃若石菖蒲之為物,不假日色,不資寸土,不計春秋,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可以適情,可以養性,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又云“春遲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宜入畫,也宜入詩。古人極喜石菖蒲,常作案頭清供,且多有吟詠詩作傳世,如金冬心的《菖蒲圖》題識:石女嫁得蒲家郎,朝朝飲水還休糧。曾享堯年千萬壽,一生綠髮無秋霜。

看來,文人雅好,菖蒲表達的是一種脫俗心境。

今天廖主席帶領我們的清溪尋幽之行,卻是我對菖蒲的啟蒙之行。這麼遠的路,這麼辛苦的尋覓,與青山綠水靈草相遇,收穫更多的是快樂,而從石縫裡取得它的艱難,令我對它更是心生敬意。

尋得它,當珍惜它,希望我能養好它們。

山路很難走菖蒲很靈秀行程很快樂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都蠻下得蠻滴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廖主席的書房書香墨香菖蒲正清香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小小几平米的陽臺廖主席卻打理得清雅安靜風骨,蘭草菖蒲小松盆景石槽金魚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宜都醜溪山溝裡尋菖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