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從“三泖”說起

風清地古帶前朝,遺事紛紛未寂寥。三泖涼波魚蕝動,五茸春草雉媒嬌。 雲藏野寺分金剎,月在江樓倚玉簫。 不用懷歸忘此景,吳王看即奉弓招。奉和襲美吳中書事寄漢南裴尚書--【唐】陸龜蒙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陸龜蒙



陸龜蒙,字魯望,是晚唐吳地的詩人,據說家鄉在今江蘇甪直鎮,上海西垂的松江、青浦與毗鄰的江蘇各縣水路相連,詩中的“三泖”正是松江的九峰三泖的景緻。所謂三泖是這麼解釋的。

在吳華亭縣有圓泖,大泖,長泖,共三泖。亦作茆。《春渚記聞》陸魯望(龜蒙)賦吳中事雲:三泖涼波魚蕝動。註稱江左人目水之渟滀不湍者為泖。


泖字似乎只在江南一帶,尤其是滬蘇交界一帶使用,甚至讀音也從“卯”而不是“柳”。青浦是松江劃出去的故地,在青浦有一座泖塔,據說就是在三泖之中的某個湖心島上的塔。泖塔又名長水塔,或許是為了紀念此地曾經歸長水縣管轄,而已經湮滅的長水縣又在哪裡,我們後面自會說到。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青浦泖塔




松江、松江

自打住在莘莊之後,每每聽到西面的鐵路傳來隆隆的車聲,才會感覺到莘莊似乎並不是世界的盡頭,在它的西邊另有一塊開闊的土地。松江是這片土地的名稱。在九亭新橋一帶的房產開發之前,莘莊一路向西就是漫無邊際的農田,以至於車行至松江縣城彷彿是到了另外一座城市。

松江為什麼叫松江呢?日本有個松江,中國東北也曾有個松江省,但江南的松江由何而來?最大的可能是因河得名。古時的松江很有可能就是今天連接太湖水系和東海的吳淞江及黃浦江下游。松江府成立於13世紀中後期的元朝,原來一直統轄華亭一縣,隨後即從原華亭縣中析出上海縣。

松江府自明清以來一直是錢糧賦稅的重地,曾可與北直隸(今河北北部內蒙古近河北處及北京、天津)一省相敵。

府治負海枕江,襟湖帶浦,西南錯壤嘉禾,西北毗連蘇太,財賦以數十萬計,戶口以百萬計,風土清美,民物繁庶,海疆一大都會也。清嘉慶《松江府志》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松江歷史的象徵——唐經幢,上海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築



從上海之源到屬於上海


上海今天的版圖共有三個源頭,一個是崇明島,它長期屬於長江北岸的建制統轄,一個是嘉定,曾隸屬太倉府,包括今天的嘉定和寶山以及大部分的北上海,而另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源頭就是松江府,包括今青浦、松江、金山、奉賢、閔行、浦東大半以及大部分上海市區,近乎上海版圖的七成與松江相關,可見松江的“上海之根”的名號,來頭不虛。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元末上海地區歷史地圖


元末上海地區,分屬河南江北行省的揚州路,以及江浙行省的嘉定州和松江府,主要在松江府版圖內。松江府轄華亭縣和上海縣兩個縣。

滬松之間的行政關係的轉變在於“道”這一行政級別的設立,以及上海因為地理優勢成為蘇松太道的治所,十九世紀中期開埠,地位重要性漸漸超過鬆江,但上海縣始終隸屬於松江府。

民國,府、道行政級別先後裁撤,松江縣與上海縣地位相平。但1927年夏,上海特別市成立,成為院(直)轄市,地位高於松江。1946年抗戰勝利後,七寶、莘莊等地從松江劃入上海市。1958年,環上海的十個縣併入上海市,松江成為隸屬於上海的一個縣,不過當時還有一個上海縣與之並列。又過了半個世紀,松江撤縣建區終於在行政體制上與上海極為緊密地連為一體,而上海縣則轉身變成了閔行區。

說了這麼多,無論是不是莘莊人、閔行人還是上海人,松江的歷史就是我們的歷史。

學名古稱:華亭

凡歷史古城,少不了美好的傳說。上海歷史大事記的第一條總會寫“唐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 這是華亭縣的歷史,但松江乃至上海的歷史仍可上溯至戰國末期。據松江縣誌,秦統一六國置郡縣時,松江之地為會稽郡,分屬長水、海鹽和婁三個縣。到設立華亭縣的一千年時間內,松江大地,更準確的說是上海成陸地區一直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劃。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陸遜(影視形象)


東漢末年,吳主孫權封陸遜為華亭侯,這是華亭地名二字第一次出現於史籍之中。這個爵位按照地理行政級別來看屬於鎮一級的亭侯,爵位並不高,但也算走上了士族登雲梯了。

《三國志》中記載了陸遜的受封經過。

(關)羽覽遜書,有謙下自託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遜具啟形狀,陳其可禽之要。(孫)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遜請金銀銅印,以假授初附。是歲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751年,唐玄宗天寶十年,中國歷史上一個普通的年份,這一年開元盛世之後的唐帝國走向衰落,打了三場小敗仗,西敗於怛羅斯,南敗於南詔,北敗於契丹,而在帝國的東南方,由崑山南部、嘉興東部以及海鹽北部析出了一個華亭縣。這不僅僅是松江建置的起點,也是上海歷史的起點。

雅稱:雲間

陸遜戎馬一生,後來又陸續封為婁侯(縣侯),江陵侯(郡侯),諡昭侯,遜子陸抗,也效力東吳多年,至孫輩陸機、陸雲兩兄弟長大成人,吳國已經亡於晉朝,兩兄弟也於爺爺的封地一帶生活隱居多年。大約是今天的松江小崑山鎮。兩人後來也出山到西晉的朝廷裡做官,可惜最後殞命於政爭。弟弟陸雲,字士龍,雖文采不及長兄,但卻為家鄉松江贏得了一個“雲間”的別名。故事載於《世說新語·排調》,都是些鬥嘴的機制小故事。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陸機《平復帖》



荀鳴鶴、陸士龍二人未相識,俱會張茂先坐。張令共語。以其並有大才,可勿作常語。陸舉手曰:“雲間陸士龍。”荀答曰:“日下荀鳴鶴。”陸曰:“既開青雲睹白雉,何不張爾弓,布爾矢?”荀答曰:“本謂雲龍騤騤,定是山鹿野麋。獸弱弩強,是以發遲。”張乃撫掌大笑。《世說新語·排調》

兄長陸機喜歡養鶴。距離小崑山不算近的北橋有放鶴橋,也與此有關。相傳陸機在此聽到鶴鳴,這裡就把一座石橋取名鳴鶴橋,但時間久了就變成放鶴橋。

不幸的是,才華卓異的陸機、陸雲兄弟捲入了西晉中期的亡國動亂“八王之亂”,死於冤獄。《世說新語》中有這麼一個短短的故事。

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世說新語·尤悔》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今松江區小崑山鎮內的所謂“二陸讀書檯”



別號:茸城


開頭陸龜蒙的詩中,與“三泖”相對的是“五茸”,而這也是松江的別名之一。

“茸城”其實是“五茸城”的簡稱,茸以鹿茸指代鹿,是個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古時松江四水縈繞,九峰並峙,水草豐茂,鹿鳴悠悠,頗具野趣,曾經是一派山水風景。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茸城”來自於吳王在此狩獵



春秋末年,吳越爭霸,今松江青浦一帶上海已經成陸地區,是兩霸爭鬥的前哨陣地。相傳吳王(壽夢?)在此狩獵,見五頭各不相同但都很奇異的鹿,但屢射不中,以此為奇,就把發現這五頭奇鹿的地方命名為“五茸城”,後世簡稱為“茸城”。可惜,五茸城據稱並不在今天的松江區內,可能在今青浦、崑山一帶。


奇名:谷水(陽)

松江水大,以鄉鎮級地名為例就有涇、港、浜、橋都和水有關。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酈道元


北魏地理、水利學家酈道元為古書《水涇》作《水經注》,其中也包括了松江,不過這個松江指的是當年的吳淞江,也就是今天的吳淞江、蘇州河。當年之松江並不存於今天的松江區版圖之內,位於曾經是松江府屬縣的青浦和部分江蘇省地區,但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是松江府名的由來。

松江自(太)湖東北流逕七十里,江水歧分,謂之三江口。......庾仲初《揚都賦注》曰:今太湖東注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與松江而三也。《水經注·卷二十九》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酈道元時代的上海


酈道元時代的上海一帶情況,可見(吳)松江分為北之婁江,中之松江下游以及下之東江

這些都是古代的河道,今天只能大致推斷婁江即今天的瀏河,而東江極有可能是今天的吳淞江和黃浦江下游。那麼谷水又為何?

《神異傳》曰:由卷縣,秦時長水縣也。始皇時,縣有童謠曰:城門當有血,城陷沒為湖。有老嫗聞之憂懼,旦往窺城門,門侍欲縛之,嫗言其故。嫗去後,門侍殺犬以血塗門,嫗又往,見血,走去不敢顧,忽有大水長欲沒縣。主簿令幹入白令,令見幹曰:何忽作魚?幹又曰:明府亦作魚。遂乃淪陷為谷矣。因目長水城水曰谷水也。《水經注》

酈道元引用了一個《神異傳》的鬼怪故事來說明了谷水的來歷,說是在秦始皇時代,在長水縣流傳了一句童謠“城門口有血呀,縣城就要被淹沒成湖。”有一個老太太聽了很是害怕,連忙去城門口查看,看城門的小吏看到她鬼鬼祟祟的要把她抓起來。老太太只能如實相告。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心有點大的小吏就殺了條狗,把狗血塗在城門上。老太太又跑去看,看見血了,什麼也不敢管,趕緊就跑走了,沒過多久就發了大水要把縣城淹沒了。有一個叫乾的主簿令跟縣令彙報情況,縣令見幹問:“你怎麼突然變成魚了。”幹回答說:“大人您也變成魚了。”縣城被淹到河底了。因此流經長水縣城的河水就改叫谷水了。這座被淹掉的老縣城一帶也就因此得名了。

這個長水縣後來改為名字古怪的由卷縣,據說是秦始皇厭惡這裡的王氣,故意為之,他一度改之為囚卷縣,但暴秦二世而亡,人們也不願意以囚為地名,所以就改為由卷(一作拳)縣。

東吳時代,因產祥瑞,長出大顆粒的穀子,而改名嘉禾縣,又為了避當時太子孫禾的諱,而又改名嘉興縣。對,這就是今天嘉興的由來。

根據這些線索,谷水很可能是從吳淞江上游分離出來的一條支流,一直往南,甚至通往浙北的嘉興一帶。只是今天找不到這麼一條河了。

與松江文化基因緊密相連的二陸中的陸機曾有一首詩寫到谷水,自此之後,松江的別稱裡也多了一個“谷水”或“谷陽”了。

孤獸思故藪,離鳥悲舊林。 翩翩遊宦子,辛苦誰為心? 彷彿谷水陽,婉孌崑山陰。 營魄懷茲土,精爽若飛沈。 寤寐靡安豫,願言思所欽。 感彼歸塗艱,使我怨慕深。 安得忘歸草,言樹背與衿。 斯言豈虛作,思鳥有悲音。《昭明文選·卷二十四·陸機·贈從兄車騎》


美味:鱸鄉


松江在歷史上還有一味名菜,就叫松江鱸魚,此鱸魚有四鰓,如紡錘體形狀,體量並不大。今天人們能吃的美味比古人是多多了,也不必去饞這一味了。因為鱸魚,松江也被稱為“鱸鄉”。《後漢書·方術列傳》中記載了東漢末的術士左慈與松江鱸魚的故事。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放於下坐應曰:“此可得也。”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餌鉤沉之,須臾復引出,皆長三尺餘,生鮮可愛。《後漢書·方術列傳》

松江也被稱為“蓴鄉”,這又是為何呢?


名勝:九峰

松江三泖、五茸,九峰也是要說的。可惜這九峰實在談不上什麼名山,不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雲間陸氏兄弟就足以讓松江大地的這些小丘陵披上神秘的光彩。那九峰又是哪幾座山呢?

佘山、天馬山是上海人都很熟悉的。每一個在上海讀過中學的人,應該至少去佘山春遊秋遊過一回。不過說起佘山腳下“歐羅巴世界樂園”或者“西遊記迷宮”,現在的小朋友就會有些茫然了。

因為植物園大家也對辰山這個名字不陌生,此外還有之前我們在民國上海旅遊指南里提到的鳳凰山,二陸的小崑山,還有比較少聽聞的機山、薛山、厙(she4)公山等。許多山被開鑿取石,或者過度開發,雲間九峰的勝景恐怕只能留在人們的想象之中了。

其中九峰最高的天馬山,也名幹山,據說與春秋末期干將莫邪鑄劍有關。天馬山除了有一條賽車道之外,在主峰上有一座中國比薩斜塔,護珠塔,斜度更是超過了比薩斜塔。


松江物語:三泖五茸九峰,華亭谷水雲間

護珠塔



松江有趣好玩,踏青賞春的季節又到了,讓我們暢遊雲間,遙看九峰,追憶三泖,盼望華亭鶴鳴,飽覽松江勝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