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窟、藏身之三窟也。《菜根譚》

一個人再聰明也不宜鋒芒畢露,不妨裝得笨拙一點;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過於表現,寧可用謙虛來收斂自己。志節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賞,寧可隨和一點;在有能力時也不宜過於激進,寧可以退為進,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無憂的處世法寶。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南朝劉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臨死託孤給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鎮北將軍檀道濟。並告誡太子劉義符,在這些人中,最難駕馭的是謝晦,應對他加以小心。

劉裕是個有作為有識見的開國皇帝。但不幸的是,一沒選好繼承人,二沒有完全正確估計這幾位顧命大臣。

劉裕死後,其長子劉義符即皇帝位,史稱營陽王。

劉裕的次子名義真,官南豫州刺史,封廬陵王。

劉裕的第三個兒子名義隆,封宜都王。即後來的南朝宋文帝。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劉義符做上皇帝后,不遵禮法,行為荒誕得令人啼笑皆非。

徐羨之在劉義符即位兩年後,準備廢掉劉義符另立皇帝。按劉義符的行為,廢掉他是理所應當的。但徐羨之等人因為懷有私心,貪權戀位,謀權保位,竟把事情做絕,伏下了殺身之禍。

要廢掉劉義符,就得有別人來接替皇帝的班。按順序該是劉義真,但劉義真和謝靈運等人交好,謝靈運則是徐羨之的政敵。為了不讓劉義真當上皇帝,徐羨之等人挖空心思,先借劉義符的手,將劉義真廢為庶人。接著,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王弘五人合力,發動武裝政變,廢掉了劉義符,以皇太后的名義封劉義符為營陽王。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更糟糕的是,還沒等新皇帝即位,徐羨之和謝晦竟主謀分別將劉義符、義真先後殺死。

他們擁立的新皇帝是劉義隆。劉義隆面臨的是控制朝廷大權的、殺死自己兩個哥哥的幾個主兇。

新皇帝當時正在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徐羨之派傅亮等人前往迎駕。徐羨之這時又藏了個心眼,恐怕新皇帝即位後將鎮守荊州重鎮的官位給他人,趕緊以朝廷名義任命謝晦做荊州刺史、行都督荊湘七州諸軍事,想用謝晦做自己的外援,將精兵舊將全都分配給了謝晦。

劉義隆面臨著是否回京城做皇帝的選擇。聽到營陽王、廬陵王被殺的消息,劉義隆的部下不少人勸他不要回到吉凶莫測的京城。只有他的司馬王華精闢中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徐羨之、謝晦等人不會馬上造反,只不過怕廬陵王為人精明嚴苟,將來算舊賬才將他殺死。現在他們以禮來相迎,正是為了討您歡心。況且徐羨之等五人同功並位,誰也不肯讓誰,就是有誰心懷不軌,也因其他人掣肘而不敢付諸行動。殿下只管放心前往做皇帝吧!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於是劉義隆帶著自己的屬官和衛兵出發前往建康,果然順利做上了皇帝,但朝廷實權仍在徐羨之等人手中。

劉義隆先升徐羨之等人的官,徐羨之進位司徒;王弘進位司空;傅亮加“開府儀同三司”,即享受和徐羨之、王弘相同的待遇;謝晦進號衛將軍;檀道濟進號徵北將軍。

同時認可徐羨之任命的謝晦做荊州刺史。謝晦還害怕劉義隆不讓他離京赴任。但劉義隆若無其事地放他出京赴荊州。謝晦離開建康時,以為從此算是沒有危險了,回望石頭城說:“今得脫危矣。”

劉義隆當然也不動聲色地安排了自己的親信,官位雖不高,但侍中、將軍、領將軍等要職都由他的親信充任,從而穩定自己皇帝的地位。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第二年,即宋文帝元亮二年(公元425年)正月,徐羨之、傅亮上表歸政,即將朝政大事交由宋文帝劉義隆處理。徐羨之本人走了一下請求離開官場回府養老的形式,但幾位朝臣認為,這樣不妥,徐羨之又留下了。後人評論認為這幾位主張挽留徐羨之繼續做官的人,實際上加速了徐羨之的死亡。

當初發動政變的五個人中,王弘一直表示自己沒有資格做司空,推讓了一年時間,劉義隆才准許他不做司空,只做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直到這一年年底,宋文帝劉義隆才準備剷除徐羨之等人。因懼怕在荊州擁兵的謝晦造反,先聲言準備北伐魏國,調兵遣將。在朝中的傅亮察覺出事情不對頭,寫信給謝晦通風報信。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正月,劉義隆在動手之前,先通報情況給王弘,又召回檀道濟,認為這兩個人當初雖附和過徐羨之,但沒有參與殺害劉義符、劉義真的事,應區別對待,並要利用檀道濟帶兵去征討準備在荊州叛亂的謝晦。

正月丙寅(公元426年2月8日),劉義隆在準備就緒後,發佈詔書,治徐羨之、傅亮擅殺兩位皇兄之罪。同時宣佈對付可能叛亂的謝晦的軍事措施。

就在這一天,徐羨之逃到建康城外二十里的叫新林的地方,在一陶窯中自縊而死。傅亮也被捉住殺死。

老人言:藏巧於拙,以屈為伸

謝晦舉兵造反,先小勝而後大敗,逃亡路上被活捉,後被殺死。

至此,宋文帝劉義隆由藩王而進京做上皇帝,由有名位無實權到做上名副其實的皇帝,最後順利除掉殺“二王”的一夥權臣。

做人不必過於暴露鋒芒,要善於潛藏,要善於韜光養晦,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方能成就大業。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同樣能把主動權掌握在手裡,勝券在握,潛藏不露才是人生的真正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