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和措施

导语

在2018年6月25日召开的为期三天的“世界竹藤大会”上,进行了一场以“城市森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研讨方向的分论坛,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彩贤针对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和措施展开了学术讨论。

生态系统理念上进行总体规划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和措施

六环沿线林地断线较多,道路绿带尚未形成网络

建设森林城市是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周彩贤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需要首先在生态系统理念上进行总体规划,全面提升绿量,建设森林中的城市。

其次,要融合破碎板块,提升林地聚连度。同时要加宽加厚道路、河流生态廊道,提升连续性、形成绿色网格,为鸟类等动物迁徙、栖息提供生境,提升物种多样性。

提升土壤质量夯实建设基础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和措施

土壤本底调查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需要对造林地块土壤进行本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酸碱性、土壤污染状况等。

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土壤,遵循“土壤肥力低要改、土壤偏酸偏碱要改、砂砾含量高要改、建筑垃圾多要改、土层厚度浅要改、土壤有污染要改”的原则,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和措施

土壤本底调查

应用优良乡土树种

对全市造林绿化区域进行划分,根据不同区域内土壤、海拔、降水、经济和民生需求特点,梳理“乡土、抗逆、食源、美观、长寿”乔木、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编制分区域和功能类型的北京市优良树种应用规划,包括各区域分类中的立地条件的同时也给出适合该区域的树种推荐名录以及合适的用苗大小、规格及形态等要求。

营建近自然地植被群落

通过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的混交方式,或者通过乔木层混交比例,营造复层、混交、异龄的近自然森林群落结构。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和措施

复层异龄混交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升

在百万亩造林典型区域内进行物种多样性提升和动态监测工作,包括在浅山区和远郊平原区,进行动物尤其鸟类取食筑巢场所恢复、营建;在道路廊道、河流廊道两侧、湿地区域以及生态孤岛连通区域内进行鸟类和小动物取食、迁徙生物廊道营建。

筛选“小型、久居、有益、悦鸣、观赏”型鸟类和小动物招引植物名录和招引方式,集成城市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提升关键技术。

绿色福祉功能和筛选重点建设区域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和措施

绿色福祉功能

明确城市森林的绿色福祉功能,为市民创造更多的休闲游憩、体验教育和森林疗养的场所,同时筛选重点建设区域进行森林城市建设理念优先落地。

基于生态格局分析及城市森林建设内容的需求,北京市目前已拟定一批重点造林绿化区域,为后期建设提供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