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这是唐代诗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中的名句,因之而让芙蓉国成为湖南省的别称。尽管诗中的芙蓉是指木芙蓉,但如今的湖南,水芙蓉广为种植,芙蓉国更是名至实归。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本文的主人公——广东台山市宝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善军,正是从芙蓉国走出的一位80后新型种植业主。何善军系湖南永州人氏,在广东台山市流转4000亩耕地种植莲藕,产品享誉国内知名蔬菜批发市场。

合伙种藕,观念分岐制约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青年人走出农田、走出农村寻求发展,打工潮改写了一代农民的命运。何善军也随南下大军走出故乡,却没有走出农村,没有走出农田,硬是在泥里水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广东台山市宝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善军

八年前,刚至而立之年的何善军来到台山,投奔与父亲同辈的一位周姓老乡拜师学艺,合伙种植莲藕。师傅对这后生颇有好感:能吃苦耐劳,植种、挖藕、喷药、田间管理等各项工作既细心又周全,还勤于学习、钻研和总结,师傅认定这是一棵“好苗子”。

但是,合伙做生意,师徒间免不了会有意见分歧。何善军客观分析:师傅是在广东种植莲藕20多年的老把式,有经验,有技术,但他也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与技术了,对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是抵制!

何善军想,在这个技术不断更新、新产品迭出的时代,僵化和守旧是竞争之大敌,必然是发展与进步的掣肘!合作了三四年,他时不时旁敲侧击,想说服师傅:在有良多经验的基础上,如果能接受新的种植技术、新型肥料和农药,一定会产量更高,产品品质更好。如果能扩大种植规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益!但师傅是个认死理的人,油盐不进,宁愿啃他的老一套。

关在鸟笼里的苍鹰,总会向往蓝天,渴望飞翔。

合作四年后,何善军与师傅好言相商:从师学艺,终归要自己立业。既然我们在许多观念上有分歧,不如我自己出去单飞吧?

老人也是个爽快人,同意散伙后各自发展。

独自发展,探索一年两茬种植模式

2014年,何善军另起炉灶,注册了台山宝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台山市海宴镇流转1000亩耕地,开始了自己的种植莲藕事业。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仅四年时间,何善军的种植基地从一千亩发展到四千亩,成为江门市莲藕种植面积最大的专业户。

相伴种植面积的连年扩大,对种植技术的苦苦求索,何善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卓有成效。

自古以来,种植莲藕都是一年种一茬,夏种秋(直至冬)收。何善军想,南粤大地长年气温高,积温高。水稻一茬的生长期在120到130天左右,而莲藕在广东仅生长70天即可成熟。水稻能种两茬,莲藕干嘛不能种两茬呢?

何善军开始了两茬莲藕连作的试验。

南粤的气候条件和莲藕的生长期决定了一年种两茬不成问题。问题是何时种?何时收?能取得最好的效益。长江流域大量种植莲藕,国庆节前后大量上市。因长江流域土地流转费相对低廉,莲藕产量高,售价相对低廉,会极大地冲击南方市场。种两茬藕,必须打季节差。第一茬不用说,啥时候上市都会有价格优势。关键是第二茬,要赶在八、九月份上市才会取得好效益。

周密排期,第一茬藕在清明期间种下,才能保证第二茬藕在国庆节前上市。但是莲藕对温度和积温要求高,清明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气温达不到莲藕旺长的程度,产量相对较低。如何解决低产的问题?何善军在摸索中幸遇上湖北新洋丰肥业农化服务部的高级农艺师黄克朋和农艺师康婷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他们取土样做了化验,与何善军一道来设计了立叶期、坐藕期和膨藕期不同的肥料使用,正确施肥增强作物的抗性,并达到高产效果。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新洋丰业务经理回访何善军(左)

经过两三年摸索,何善军在产量和上市季节上都取得突破:第一茬藕在5月份即上市,亩产达2000斤左右,每斤售价达3元左右。除了市民尝鲜,还成为北方的种子藕。第一茬收获后连植第二茬,8月份就开始上市,亩产达到3000斤左右。因抢在北方莲藕上市之前出货,价格在二元左右很好销。

经过两年四茬摸索取得的成功,何善军将两茬的种植时间和每个时期的用肥品种和用量、投肥时间加以固化。

何善军接受采访时,谈到洋丰农化服务对他的帮助,感触良多。康婷婷告诉他:底肥宜施长效肥,为莲藕的生长打好基础;硝态氮在水里会有反硝化作用,变成气体挥发,影响肥料的利用率,适宜“立叶期”提苗。春季气温反复,温度高抽出芽、初结藕时,若遇天气变化降温,会产生冻害,不利于结藕,所以,康婷婷推荐了新洋丰旗下的“百倍邦”海藻肥,增强抗冻能力,同时促进根系发育;“坐藕期”应施用高氮高钾肥;“膨藕期”施用硝基肥并配以高钾硫酸钾肥料,让莲藕结快速并持续膨大,长得壮硕。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何善军说,洋丰农艺师指导,极大地丰富的他的种藕知识,让他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

他说,这是他跟着老周师傅不曾学到的东西。

优质产品+优良的服务,让何善军对洋丰肥料坚定了信心,连续两年,其基地每年所需的500多吨肥料,全部采用洋丰莲藕套餐肥!

以德报怨,师徒切磋不计前嫌

何善军的种藕基地与师傅老周的基地相距不远,老人家时常会抽空来走走看看。看着徒弟的种植面积像滚雪球般滚大,想着自己来此种藕近三十年,还是个只有七八百亩规模的小基地,师傅不免有些许怅惘、失落,也有后生可畏之慨叹!

前不久,老人家与徒弟一同去察看宝善公司 “十里荷花”,禁不住称许道:“你的藕比我的长得好啊!”

何军喜心里有谱:像他这样一位好强的长辈,能出此言多么不易。这兴许是他七十年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一次“认输”吧?

徒弟明白其中的弦外之音,便很畅快地与师傅做了一番交流:“搞种植,种子和肥料的正确选择,是产量和品质的决定因素。我的基地选用了高产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商家出价也高。创业第一年,我广泛筛选了肥料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试验,最后,我选定了‘洋丰’莲藕专用肥,这两年都全部施用该肥料。洋丰莲藕专用肥是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配方,按照‘土地缺啥就补啥,作物需啥就供啥’的原则设计配方,更加科学合理。该配方交由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投放到全国不少莲藕种植区都受到追捧。我做过对比种植试验,验证了其增产效果。您也清楚那句老话:“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肥料选择上守旧,不算清楚投入产出账,就可能得不偿失!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种作物长期在一块地里种植,不休耕或者更换种植品种,是不利于丰产的。我现在共流转四千亩地,每年用三千亩种莲藕,一千亩转包给别人种水稻,这样,每种三年藕就可倒一次茬,有利于稳产高产。”

徒弟侃侃而谈,师傅洗耳恭听,此时,他算是心悦诚服了。

末了,何善军还告诉师傅,他今年还在一块地里做了莲鱼共作试验,效果良好。他说,莲鱼共作有利于活化水土,养分综合利用。南方四季无低温,鱼的生长期长,长得快,试验地里养的花鲢一年就长到上十斤了。他打算明年正式启动莲鱼共作项目。他跟师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亩藕田只产三百斤花鲢,就相当于把土地流转费赚回来了,种藕的收益就是净赚啊!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作者丨成华彪

报料丨020-83003400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4年种植面积从0增至4000亩,一位80后新农人创业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