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去年以来,鹿邑紧紧抓住入围百城建设提质试点县的有利时机,围绕“产业兴城”战略,注重城市设计,强化城市管理,加快中心城区配套升级改造,完善公共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建管质量,城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区交通秩序差,街头绿化标准低,主要街道矮旧房外观脏,沿街楼顶搭建彩钢房乱等。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究竟怎么整改?早日把老子故里建设成为“水韵城、绿荫城、文化城、景美城”。笔者在总结2015年4月撰写的《城市秩序综合治理之我见》基础上,从“城市双修”方面再谈几点思考: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陈抟公园太极湖

一、“疏”——树立城市治理新理念

“疏”,就是对城市血管——道路的清理和疏通。大禹治水,成在于疏。鹿邑中心城区秩序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主因之一就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共病——交通“肠梗塞”。这既有历史遗留老问题 ,如街道路面狭窄,规划布局不合理,道路配套设施陈旧;也有社会发展新问题,如私家车发展迅猛、电动(汽)车全面普及,行人驾驶员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犹如动脉血管硬化一样,极大的制约了鹿邑新的腾飞步伐。因此,必须面对现实,痛下决心,抓紧解决。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一)建——电动(自行)车道

“建”,不是大修大建,而是面对现实,立足实际,挖掘现有道路交通资源,对城市血管进行清洗和搭桥。众所周知,庞大的电动车群体是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之一。“建”,就是针对群众出行多以电动车代步,人行道功能严重弱化等现实,通过改造人行道,建设电动(自行)专用车道,变“管”为“疏”,为这一庞大群体出行提供流畅的管道,以此解决“血栓”“肠梗塞”。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笔者曾建议将真源大道、紫气大道两侧,根据情况对慢车道各扩2—4米以方便电动车出行。此想法或被有关部门看到,或是不谋而合——去年对真源大道大偶首至南关吊桥段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改造成本高,需新挖路基工程量大;二是路灯、绿化树制约着道路的扩展,动辄耗资不非;三是非机动车占道问题依然存在。

鉴于此,可转变思路,按照“一缩三不动一不变”的原则,主要针对真源大道、紫气大道、卫真路、谷阳路、栾台路,根据实际路况进行科学设计出2—3米宽的电动(自行)车专用通道。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1.“一缩”,即缩窄人行道。

鹿邑的人行道自2005年改造起,就因建设标准低,以至出现“宁被车子撞,不走路边上”的怪现象。近年来随着年久失修、商户乱停乱放和电动车激增,人行道成了摆设,已基本丧失了方便出行的功能。再加上两边人行道几乎与路面同宽的缺陷,更是大大浪费了城宝贵的交通资源。既然如此,何不将人行道缩减改造,个别路段甚至取消——在上面用来修建电动(自行)车专用通道?这样做等于在原有街道上又增加了一条道路,不但能大大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在建设成本上也能减少政府投入。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2.“三不动”,即树电路不动。

路基不动,电动(自行)专用通道因不承重修成水泥路即可。

绿化树、路灯(电线杆)不动,并以此为界,分割机动慢车道与电动(自行)车专用通道。

3.“一固定”,在马路牙处沿线全部安装隔离栅栏。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二)抹——对路口“抹角”。

只所以提出这个概念,主因在城区几个主要拐弯路口,所谓的人行道大面积占用交通资源,而这些地方往往是城区交通堵塞主要集中地,如真源大道与健康街、仙台路、芙蓉街(菜市场)等交叉路口,紫气大道上的百姓量贩路口、县政府路口、工行路口等。

将这些路口不合理的路角抹掉,即可改善乱停乱放现象,又可扩大车辆拐弯通过量。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三)平——改造人行道 。

根据住城建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适当拓宽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地区的人行道宽度,完善过街通道、无障碍设施,加快绿道建设,建立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的指导意见,应将人行道改造作为鹿邑老城区提升改造的重中之重。

要针对人行道设施老化、功能弱化、局部路段宽度过大的问题,对紫气大道、真源大道人行道进行高标准设计,建成具有“人行步道+电动(自行)车专用通道+微园绿化带“三位一体功能的新型慢道综合设施。其硬化标准应不低于去年紫气大道中段人行道的改造标准。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对两条主大街以外的次干路街道,如县府西街(老公安局门口),在财力允许下最好也进行改造,并修建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这类街道门面前的人行道基本丧失作用,不但是浪费城市交通资源的典型,也是乱停乱放的温床。

对于改造所需资金,可由县财政拿一部分,沿街商铺房东业主负责一部分,由县有关部门统一建设,避免以往“各铺门前砖,高低不整齐,整体不接连”等质量差档次低等问题。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二、“治”——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

(一)以人为本,增强为民便民意识。

要科学规划,在不影响城市秩序的前提下,并设立“便民服务临时市场”“早餐临时摊点”等便民场所,积极构建群众生活、商贩经营与城市管理之间的和谐关系。

要整合力量,切实解决“门前五包”和门头广告牌等城市管理工作多龙治水问题,齐心协力的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要积极探索,建立停车场市场运作机制,在城市提升改造的同时,将金鹿商城、影剧院、唐润量贩、迎君饭店、鹿仟惠超市、百姓量贩等门前大面积的国有公共用地改造成停车场,以避免国有资产大量浪费,有效解决部分城市贫困人口就业。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二)明确主体,彻底解决乱闯红灯问题。

要改变以往由机关干部和志愿者上街值班维护交通秩序的作法,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交通警察有权对行人、非机动车辆进入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当场进行处罚的有关规定,明确责任主体。

要创新监管方式,引进“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行人的头像,无论行人穿着什么样式的衣服,骑自行车或步行,只要闯红灯均可自动识别出来,并不间断的对其语音公开曝光。另外,交管部门还可以此与电视台联合对违法次数较多的行人电视曝光,以加强震慑作用。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三、“美”——提升城市治理新品味

城市美丽不仅是干净整治,还在于丰润靓丽的色彩给予人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彩色的城市也是一个有生机有品味的城市。

鹿邑是一座严重缺乏色彩的城市,老城区尤甚——建筑风格单调而老化,绿化除了行道树基本没有其它,城市给人的整体印象只有灰暗,破败,无论再怎样刷新街道墙体也营造不出来“美”。唯一的办法只能痛下决心,从头开始。

(一)用城市设施表现美。

1.用彩色沥青铺设专用通道。

快慢车道、自行车专用道和人行道“分色而行”,创造景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除了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退色、能耐77℃高温和-23℃的低温外,还具有较强的吸收外界噪音的功能,以及良好的弹性和柔性,“脚感”也不错。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2.用城市空间造型艺术营造现代美。

城市空间造型是展现一个城市青春现代的重要工具,是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重要方式。在街头稍加几个,立刻就能将一个城市的形象品质得到巨大的提升。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二)用文化绿化来提升美。

要树立用文化和绿化来滋润城市,提升品味的理念。对中心城区的绿化要不能追求“高大上”,要遵循节约实用,又不失品位高雅的原则,突出“一街一树种”“一路一花带”,突出古城特色,种植符合城市形象的花木。

要将花卉布置元素与城市景观和谐统一,并在不妨碍城市正常运行、不影响群众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做到常态化花卉栽摆与重要节点花坛布置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相结合,摆花、栽花和悬挂花卉相结合,努力打造一个“四季常青,鲜花满城”的千年古城。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1.景观小品绿化

借鉴游园建设经验,建设街道景观小品(微园),作为城市的文化展示场所。要在不影响群众出行和城市管理的原则下,将其建在人行道与机动车道隔离区。该形式可充分展现鹿邑文化的重要载体,若实施成功,将在全国街道文化、城市绿化中独树一帜,成为鹿邑城市建设中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2.花箱街面绿化。

花箱是为了满足道路景观需求而流行的城市绿化新模式,多采用便宜坚用,美观大方的新材料制作,中间栽植物美价廉如三角梅等花卉,现已成为城市街道美化必不可少的景观设施。鹿邑可在真源大道、紫气大道等主要街道进行布置。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3.墙面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它不仅可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更环保等优点。其基本形式为:墙面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立交绿化、围栏绿化、护坡绿化,庭院垂直绿化、住宅垂直绿化、室内绿化等。

县园林部门可采购一批三角梅、藤本月季、凌霄花、铁线莲、锦屏藤、蓝雪花、牵牛花等藤花,对沿街楼体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栽植,并定期管护。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老城区改造方案探讨——鹿邑“百城提质”思考2


城市双修投入最大的就是对硬件设施的修补。受历史因素制约,鹿邑的城市建设欠账多,教训深。因此,今后对城市建设事事都要领先一步,前瞻性地去规划、去设计、去实施,绝不能再错失任何发展机遇。让我们万众一心,群策群力,为建设幸福宜居鹿邑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