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分幣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的,別再搞錯喲!

由於收藏品市場長期將無號紙分幣歸類在第三套人民幣大全裡,稱為27枚大全套,所以一直以來人們大多都以為無號紙分幣是屬於第三套人民幣,其實它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


長號紙分幣與短號紙分幣

原因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鋁材曾出現短時間供應緊張,導致鋁分幣生產受限,為了緩解分幣供應的不足,中國人民銀行使用第二套人民幣分幣的印版進行印製。期間,恰逢第三套人民幣發行使用,所以加入第三套人民幣 一起使用。


紙分幣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的,別再搞錯喲!


硬分幣

第二套人民幣的由來

為了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提高印製質量,進一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 1955年 2月 21日 國務院發佈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 1955年 3月 1日起 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摺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於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

紙分幣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的,別再搞錯喲!


1955 年3月1日 公佈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 1957年 12月 1日 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便於流通,國務院發佈命令,自 1957年 12月 1日 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

紙分幣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的,別再搞錯喲!


第二套人民幣紅一元跟黑一元

後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於 1961年 3月 25日 和 1962年 4月 20日 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佈的11種增加到16種。

1964年 4月 14日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關於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決定從 1964年 4月 15日 開始限期收回蘇聯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紙幣, 1964年 5月 15日 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第二套人民幣詳情表:

紙分幣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的,別再搞錯喲!


第二套人民幣硬幣詳情表:

紙分幣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的,別再搞錯喲!


各版別人民幣分類一覽:

紙分幣是屬於第二套人民幣的,別再搞錯喲!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根據需要有所刪減)

查看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佈的官方信息,我們可以得知,只有第二套人民幣發行了1分、2分、5分紙幣,而其他版別的人民幣,甚至不存在“分幣”的類別!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紙分幣僅屬於第二套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