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剛需初探

一個讀者最近說,自己老家有三套房,但他覺得自己依然是個窮人。

我驚訝地問他,從何見得?

他說,我這拿著三套價值400萬的房子,和拿著價值400萬的債券沒什麼差別。在北京,我依然要擠地鐵、租房子、頂著隨時被房東加租和趕跑的慌張,去過每一天。

我明白他的心情。似乎房子這東西,真的有它存在的溫度。

很明顯,它和400萬的債券差別就是:它是剛需。

然而問題來了,剛需這個東西又是怎麼定義的呢?

如果把房子看成保值品,到底房子是剛需,還是理財這件事是剛需?

剛需到底是什麼?

我記得我的小時候,洗面奶這玩意還沒來到我的視線,我堅持用冷清水洗了18年的臉,也不見得皮膚有多差。

然而現在,某次出差忘記帶洗面奶的感覺是:天要塌下來了。

急急忙忙跑出去,不惜打車從開發區跑到市區,也要買一個心儀的牌子。似乎我早就忘了,不用洗面奶也可以活著這回事。

所以,剛需在這裡,是習慣。

同樣地,習慣了北上廣深的拼勁,便再也受不了老家的悠閒;

習慣了市區的熱鬧和便利,再也沒興趣在郊區奔波一小時上班。

所以,買五六萬一平的一線城市中心房,真的不是矯情,不是鋪張,只不過是習慣。剛需在這裡,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傳承。

再舉個例子吧。我認識一個企業老闆,以前是一個苦逼的底層公務員,非常窮。除了對領導唯唯諾諾,對企業老闆點頭哈腰,對生活毫無反擊之力。

他說,當時心裡最渴望的,就是擁有一塊手錶,因為辦公室裡人人都有,唯獨,他像個異類一樣。

直到後來忍無可忍,自己跳出來幹,偏偏幹上了最賺錢的行當直播。他當時真的是拼了,幾乎二十四小時不睡覺,每晚陪著主播做運營。

幹了半年,賺了100萬。

分到紅的第一天,他跑去全市最好的商店,最好的鐘表櫃前面,一口氣買了兩個10萬塊的手錶,左手戴一隻,右手戴一隻。苦苦壓抑過的念想,就像火山迸發一樣,噴湧而出。

所以,剛需在這裡,是慾望。

就像有的人,明明買一套普通房子就能讀上小學,偏偏要擠破頭買重點小學的學區房。明明一廳三房都已經足夠三代同堂,但是就是喜歡自己家一套,老人家一套分開住。

你說這算不算剛需?我能不算嗎?

剛需在這裡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生存線索。

就因為這條線索,多少人憋著一股勁兒,跟生活的惡意苦苦對抗。

這樣看來,剛需是個偽命題。因為這世界根本就沒有被定義了的剛需。

你想留在城裡得到戶口,是剛需;

你要跟婆婆分開住,必須是剛需;

你想孩子上個好學校,絕對是剛需;

哪怕很個性化的,你只是單純希望不要落後於辦公室那幫,買了房還老是曬朋友圈的妖豔賤貨,也是剛需。

▲點擊上圖,可保存/分享▲

我們似乎都誤會了買房這件事

然而,更為潛藏的剛需是,中國人真的不知道往哪投錢。

房子,實實在在的,見得到、摸得著、用得上,比債券更讓人省心。

回到房子的本源,其實它是個居所。然而,一旦和理財這件事掛鉤,它搖身一變,成了個理財產品。

你說溫州大媽在拼團炒房,愣是炒高了房價的泡沫,大媽估計就不服了。其實她們不是在炒房,人家不過是在理財。

所以,在中國,炒房也可以成為剛需的一種。

關於炒房和剛需的界限,我給大家講一個身邊的例子。

有一個銀行客戶經理,我暫且叫她房姐。她在銀行工作的時候,就特別留意積累房源和高端客戶。

她本職工作就是要把一眾企業老闆伺候得貼貼服服的,而一眾企業老闆們,偏偏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買房。所以她就業餘做起了房產中介。

據說最高峰的時候,給一個老闆在廣州買了三十多套房子,除了中介費,老闆還滿心歡喜地給了她1萬塊的大紅包。她自己也在眾多筍盤當中入手了一二,常常一年就翻個30%。

她漸漸認同了一個新中產們特別流行的想法:正職工作,是用來獲取身份的;工作之外,才能真正的賺錢。

扎心了!死工資能養活人,但是養不富人。

於是不久後,她乾脆直接離開了銀行,單打獨鬥做起了房產銷售。單槍匹馬地,把賣房子的小紅旗插遍了全國,聽說最近還插到了日本、泰國和柬埔寨。衝出國門,走向亞洲。

她跟我分析說,其實房價真的是有周期的。這個週期不是漲跌循環的週期,而是上到一個水平很難跌下來的週期。

比如說,拿北京來說,2013年到2016年基本上都在4萬左右起伏,是一個週期;但是2013年到2018年,基本上就在5-6萬之間起伏,中間再多小跌,也回不去2013年的週期狀態。

北京五年房價走勢圖(來源:城市房產網站)

再看看二線城市蘇州。

同樣地,走勢有個明顯的“臺階”出現在2016年。隨後的幾年漲漲跌跌,卻再也沒有跌破過16年之後的新臺階。

這說明了什麼?

房姐的初衷並不是炒房,房價的起點也並不是暴漲。

只不過,一點一滴的剛需,各式各樣的訴求,撐起了房價的堅挺,還把它變成有錢人的理財產品。

而且,還是特別有安全感的理財產品。

買房這事兒,可能是偽剛需

為什麼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不為什麼,就因為稀缺性。

北京大學徐遠教授就曾經說過:

影響房價的根本因素是“位置”。土地可以供應,但位置是獨一無二的。

這話是相當好理解了。這些年,老是有人吹噓房價下跌,“嚇出一身冷汗”,然而,誰敢吹自己是北京三環以內的?地段決定了一切。

講到底,買一套好城市、好地段、好配套的房子,總比買起起伏伏的股票來得心安。稀缺性,已經讓剛需的意義非常模糊。

你說,人如果只是需要一室之所,跑到河北省也不應該介意;

如果只是需要一個入讀學位,給贊助費也可以;

如果只是需要理財投資,買幾百萬債券也挺穩健的。

為什麼非要房子?


無非是,它綁定了資源、學位、戶籍、便利、財富,它本質上是一個人慾望的真實反應。

我們振臂高呼的剛需,說到底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偽剛需。

真正的剛需們,可能一直在排著隊,咬著牙,忍著窮,等著一個遙不可及的經適房名額。

最近,常聽到一種霸氣的說法:“房子6套以下,都是剛需。”——自己住,父母住,岳父母住,一套給女兒,一套給兒子,還有一套理財放租。

人生贏家的剛需,的確有點魔幻。

如果永遠不用交房產稅的話,這標準我也是答應了。剛需是個口號,它在很多中產的聚會里,更代表了無處安放的野心。

房子是用來住的,房子也不是用來住的。

它是普通老百姓的養老期待,更是一個年輕人前進不止的動力。

投資是一場修行,買房也是。如果你還有點錢,不妨先上車——羅曼蒂克不能當飯吃,但房子能成為焦慮的擺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