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点击上方“西夏发布” 可以订阅哦!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西夏区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处银川平原的生态屏障,现为银川市市辖三区之一。自古以来,西夏区人杰地灵、物华天宝。1941年,宁夏新增置永宁县,今西夏区辖地隶属永宁县管辖。1951年,划归银川市管辖。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通车以及宁夏向西开辟工业用地,今西夏区辖地各项事业逐步起步发展,城区面积逐步扩大。1961年4月,中共银川市委决定成立新城人民委员会,设立新城区;2002年10月,自治区党委对银川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银川市新城区更名为银川市西夏区。

西夏区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水土光热资源独特,土地广阔而肥沃,葡萄、枸杞等特产丰饶,是闻名遐迩的世界优质葡萄产区黄金区。旅游资源富集,是宁夏西线旅游核心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先后获得“中国贺兰砚之乡”、西北地区“十大旅游潜力县(区)”等荣誉称号。西夏区拥有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7所,在校学生近14万人。有宁夏地矿研究院、宁夏社科院、宁夏建筑研究院等科研院所21家,共享装备等4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人,积蓄了转型突破、跨越发展的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银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西夏区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2017年西夏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8.8亿元,是2002年建区时(30.4亿元)的11.14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12亿元是2002年建区时(61.2亿元)的6.91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4528元是2002年(25806元)的3.66倍;地方财政收入达5.67亿元,是2002年(0.69亿元)的8.22倍;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38平方公里拓展到2017年的5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90.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47亿元,是2002年建区时(10.32亿元)的18.0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72亿元,是2002年建区时(5.9亿元)的4.5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985元和10975元,分别是2002年建区时(6480元和1850元)的4.05倍和5.93倍。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旅游产业有看点

60年以来,西夏区依托辖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镇北堡西部影城、西夏陵、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闻名遐迩。自2016年2月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以来,西夏区抢抓“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银川都市圈旅游核心区”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和西线黄金旅游带优势资源,将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了银川长城神秘西夏文创园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举办了亚洲都市景观奖、国际葡萄酒品鉴大会、第40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贺兰山音乐节等多项国内外大型文化活动,荣获“中国贺兰砚之乡”称号、获评西北地区“十大旅游潜力县”。旅游经济“井喷式”增长,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9.8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当年GDP比重达到15.1%。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城乡面貌有颜值

西夏区为改变原来“满目荒沙无草木”的生活环境,围绕打造“宜业怡游逸生活、和谐幸福新西夏”目标,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工程,110国道综合改造、西夏万达、西夏风情园、同心路商业街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38平方公里拓展到5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农业发展有后劲

60年以来,西夏区从“凿井为饮、耕田为食”的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特色彰显现代农业。近年来,西夏区大力发展绿色休闲观光农业,聚力银川都市圈葡萄产业带建设,种植酿酒葡萄3.64万亩,建成特色酒庄25座,全年生产葡萄酒1.4万吨,产值达3亿元,形成了以镇北堡镇为中心,辐射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银川市园林场、西夏陵四大种植区域的葡萄产业聚集区,“加贝兰”“山之子”“迦南美地”“兰一”等葡萄酒款累计荣获国际国内奖项57项。新建高端供港蔬菜基地1500多亩,打造富硒枸杞示范园3000亩,建成同阳新村食用菌大棚4座,建设蔬菜标准种植、生猪、肉牛和梅花鹿养殖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个,有机枸杞及芽茶等农产品的市场声誉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创新发展有动能

60年以来,西夏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由“三线建设”时期的西北轴承厂、长城机床厂、银川橡胶厂等十几家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中石油化工、宝塔机械、长城须崎、赛马水泥等规模以上企业75家,西夏区成为自治区、银川市重要的工业区。近年来,西夏区委、政府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实施城区老工业搬迁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实验室12家。自2012年以来,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多年在自治区22个县区中排名领先。在自治区党委、银川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西夏区成功牵手“中国硅谷”中关村,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落户西夏区,列入国家东西部创新项目合作计划。“一中心”挂牌运营,“一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吸引了联想、百度、东华软件等24家创新型企业及2家国家级创新示范中心入驻,勾勒出了引领宁夏创新驱动发展的宏伟蓝图。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社会事业有盼头

60年来,西夏区历届党政班子以百姓之心为心,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及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2012年以来,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以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校安工程90余个,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0所,开展“方略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累计培育“花样跳绳”“旱地冰球”“虚拟机器人”等特色办学品牌84个,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培计划”项目示范县(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成西夏区卫生服务大楼、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和13所农村标准化村卫生室,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区。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广,建成“两馆三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体育阵地,成功创建全国先进文化县(区)。城乡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建成全区首家公建民营敬老院和老年人营养餐配送中心,一大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活动中心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大众创业富民”行动,打造了801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园、银川(西夏)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一批创业就业平台。

「美丽西夏」六秩奋斗“美好西夏”绽放异彩

60年砥砺奋进,60年风雨同舟路。如今的西夏区,正奋力打造银川市科技新城,世界优质葡萄产区黄金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区,宁夏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今后,西夏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造银川科技新城发展定位,牢固树立“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抢抓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建设机遇,结合“三转一高”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主动融入自治区、银川市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工业转型突破、金融创新突破、商贸物流突破、全域旅游突破、产城融合突破、社会事业提升“六大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特色鲜明、产城人文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内涵式发展路子,建成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好西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