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追授李德威「新時代教師楷模」榮譽稱號

地大追授李德威“新时代教师楷模”荣誉称号

李德威教授生前在野外進行地質考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供圖

長江日報融媒體9月20日訊(記者楊佳峰 通訊員張地珂)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決定追授李德威教授“新時代教師楷模”榮譽稱號,要求全校深入開展向李德威教授學習活動。

李德威教授是構造地質學家,生前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9月14日,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在重症監護室用顫抖的手寫下“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十個字,體現了他對偉大祖國的滿腔赤誠和對30餘年奮鬥事業的深情厚愛。長江日報連續6天大篇幅報道李德威事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

李德威教授用自己的一顆初心和一生奮鬥生動詮釋了“四有”好老師的生動內涵,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崇高形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李德威教授執教30多年來,始終情繫國家地質教育和科技事業,堅守教學科研一線,潛心培育人才,勇攀科學高峰。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學校組織的科技賑災專家組,在災區冒著生命危險開展調查工作,為抗震救災提供了第一手地質災害隱患調查資料和切實可行的建議。他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嘔心瀝血,身患重病期間,躺在病床上仍然召集學生探討科研項目,為學生修改論文。1990年到2015年,他每年都到青藏高原進行地質調查和研究,行程8萬多公里,足跡幾乎踏遍了青藏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2011年以來,他相繼提出取熱減災減排、地熱能綜合分類、乾熱巖地熱能成因等新思路和獨到見解,並將創新理論應用於海南乾熱巖勘查實踐,身患重病後仍不辭辛勞奔赴一線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李德威教授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為國育才的教師楷模,是地大優秀教師的傑出代表。他以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愛、對地質事業的一生堅守、對莘莘學子的傾心關愛,唱響了新時代美麗園丁讚歌,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教師風采。為大力表彰和學習宣傳李德威教授先進事蹟,該校決定追授李德威教授“新時代教師楷模”榮譽稱號,部署全校深入開展向李德威教授學習活動,廣泛宣傳學習李德威教授的高尚品格和科學精神。

該校黨委號召,全校師生要學習李德威教授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家國情懷,學習他潛心育人、立德立言的崇高師德,學習他不忘初心、永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全校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李德威教授為榜樣,弘揚“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訓精神,敬重學問、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立足本職崗位,踐行立德樹人使命,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年學生要認真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李德威教授為榜樣,熱愛祖國、立鴻鵠志、求真學問、做實幹家,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個人的夢想和中國夢統一起來,擔負起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

地大黨委要求在全校範圍持續深入開展向李德威教授學習教育活動,要把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開展向李德威教授學習活動結合起來,通過組織生活、專題學習、座談交流等多種方式,精心部署、認真組織,用李德威教授的感人事蹟和崇高精神引領全校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做新時代優秀教師、模範先鋒,形成尊師重教、崇尚科學、學習楷模、爭當先鋒的濃厚氛圍。通過學習教育活動,激勵引導全校師生不忘初心、堅定信念,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為全面推進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建設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