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長征從這裡出發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1934年10月10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群中央機關編成紅軍野戰軍從瑞金出發,開始長征。

歷史上的今天

為什麼要長征?

1933年9月,國民黨軍調集各路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起第五次“圍剿”,以消滅中央紅軍,最終摧毀新生蘇維埃政權。面對敵人的第五次“圍剿”,蘇區軍民雖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犧牲,但因政治策略及軍事戰略錯誤,導致中央蘇區形勢日益嚴峻。1934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在瑞金召開,作出撤出中央蘇區,實行戰略轉移的決策。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經過要圖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後,各方面建設日益完善,中央蘇區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國民黨蔣介石不甘心歷次圍剿的失敗,於1933年9月糾集了100萬兵力對各蘇區再次發動“圍剿”,其中,以5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

為加強反“圍剿”的紅軍組織,1933年6月7日,軍委發出《關於改編紅軍第一方面軍所屬的獨立軍團的通令》,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紅七軍團和紅九軍團,此時紅一方面軍發展到十萬人。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1933年8月5日,中共中央發表《為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與國民黨的五次“圍剿”告全國民眾書》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1933年10月18日《中央政府為粉碎五次“圍剿”緊急動員令》

第二次全蘇大會召開之前,中共臨時中央在瑞金召開了六屆五中全會。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機械地,毫無保留地照搬共產國際的基本論點,對當前形勢作了完全錯誤的估計,認為第五次“圍剿”是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向著中央蘇區作絕望的進攻”。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李德,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人

1933年9月,李德經秘密交通線來到瑞金,博古就將紅軍最高指揮大權交給了這個既不瞭解中國國情和紅軍特點,又毫無紅軍戰爭實踐的外國革命者。

蔣介石為第五次圍剿做了極為充分的準備,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蘇區逐步推行,以及博古和李德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1934年4月28日,廣昌失守。國民黨分兵向蘇區中心興國、寧都、石城等地突進,紅軍又奉命實行“六路分兵”、“全線防禦”,結果進一步陷於被動局面。到9月下旬,中央蘇區僅剩瑞金、會昌、于都、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等縣。在這種情況下,紅軍只能撤離中央蘇區。

長征前的準備

1934年7月,為宣傳我黨抗日主張,掩護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成立抗日先遣隊。同時,駐在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中央機關領導蘇區軍民秘密進行戰略轉移前的各種準備。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瑞金烏石壠)

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主要領導及軍事顧問李德,接見了紅七軍團鄰導尋淮洲、樂少華、劉英、粟裕,宣佈由紅七軍團組成紅軍北上抗日先譴隊,立即向閩、浙、贛、皖等省運動,宣傳我黨抗日主張,推動抗日運動發展。

思想輿論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中共中央和蘇維埃中央政府公開發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抗日先遣隊宣傳畫

1934年7月6日,紅七軍團在瑞金召開誓師大會,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檢閱了隊伍,後紅七軍團出發,開始執行北上抗日先遣隊的任務。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紅色中華》發表《一切為了保衛蘇維埃》社論

193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成員、中央宣傳部長、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奉命在《紅色中華》發表《一切為了保衛蘇維埃》署名社論,暗示中央紅軍主力即將突圍轉移。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紅色中華》發表《為發展群眾游擊戰爭告蘇區民眾》

1934年10月3日,中共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聯合在《紅色中華》報發表《為發展群眾游擊戰爭告蘇區民眾》,號召蘇區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保衛自己的土地和家園。

擴大紅軍

1934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發出通知,要求在5、6、7三個月擴大紅軍5萬名。實際上,僅用了兩個月就超額完成,擴大紅軍62269名。從這年5月到9月底,全蘇區共擴大紅軍8萬餘人。9月21日,中革軍委發出命令,以紅軍第21師和第23師為基礎,新編紅軍第8軍團。此外,還在瑞金九堡組建了中央教導師,擔任突圍轉移期間中央機關的保衛和重要物資的運輸,還徵調了5000名挑夫組成運輸隊和擔架隊。

蘇區人民積極響應黨和蘇維埃的號召,當年“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戰場”的感人場景隨處可見。為了革命事業,蘇區幾乎家家都是烈屬。以瑞金為例,當年瑞金人口24萬,參軍支前的就有11.3萬,犧牲5萬餘人,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人。整個贛南共有人口240萬,為革命犧牲的有33.8萬,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0.8萬,佔全國烈士總數的1/16。

籌集物資

中央蘇區的人民群眾,聽黨和蘇維埃的號召,他們傾其所有,參軍支前,借谷借糧,只要一聲令下,他們把最後的一把米,最後的一尺布,最優秀的兒郎,送給了黨、送給了紅軍。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紅色中華》第198期1版、209期1版《緊急動員二十四萬擔糧食》

為籌集糧食準備主力紅軍進行戰略轉移,1934年6月2日,中共中央和蘇維埃中央政府決定向蘇區人民緊急借糧24萬擔。7月22日,中共中央和蘇維埃中央政府再次決定向蘇區人民借谷並徵收土地稅糧60萬擔。兩次的籌糧計劃都得到蘇區人民的響應,順利完成。瑞金被總動員武裝部副部長金維映稱為“收集糧食的光榮模範”,在中央蘇區起到了示範作用。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蘇區宣傳畫《廿萬雙草鞋獻給紅軍》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紅色中華》報217期6版文章《號召勞動婦女把銀器售賣或捐給國家

蘇區人民夜以繼日趕製草鞋,確保紅軍所需的情景。長征前的三個月,僅瑞金就做了50萬雙草(布)鞋送給紅軍。此外,婦女們還發動剪髮運動,把頭上的銀飾和手上的戒指捐獻給政府。

據統計,為支持蘇區建設和紅軍北上抗日戰略轉移,1932年至1934年間,僅瑞金人民認購革命戰爭公債和經濟建設公債78萬元,支援糧食25萬擔,捐獻銀器22萬兩,連同存在蘇維埃國家銀行的2600萬銀元,全部無私的奉獻給中國革命。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蘇區人民就沒有強大大中央紅軍,沒有蘇區人民的傾力支援,就沒有紅軍的勝利突圍長征。

長征從瑞金出發

1934年9月, 國民黨軍隊推進到中央蘇區的腹地,呈現合圍紅都瑞金的態勢,中國工農紅軍與蘇區民眾也展開了紅都保衛戰。10月5日至8日,中革軍委派員與國民黨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談判,並達成讓路協議。10月10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群中央機關編成紅軍野戰軍從瑞金出發,開始戰略大轉移。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軍委第五號命令

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在瑞金髮布第五號命令,命令明確了軍委縱隊(又稱第一野戰縱隊及“紅星縱隊”)、中央縱隊(又稱中央第二野戰縱隊及“紅章縱隊”)的組成和出發時間、地點,這是一份具有全局性的指令性文件,是中央紅軍長征的顯著標志。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群中央機關在瑞金的第三處駐地雲石山(全景)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舊址(雲石山)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舊址(雲石山)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雲石山梅坑)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長征第一山--雲石山

10月10日至12日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群中央機關從瑞金雲石山梅坑、田心村出發,開始戰略轉移。其他紅軍野戰軍也陸續撤離戰場,前往于都集結。因此說瑞金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雲石山被稱為長征第一山。

中央紅軍踏上了二萬五千裡的漫漫長征路。他們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同敵人進行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鬥,爬雪山,過草地,付出了巨大犧牲。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紅軍長征宣告勝利結束。

紅軍長征到陝北後,毛澤東於1935年10月23日在吳起鎮,11月5日在甘泉縣象鼻子灣先後發表講話時說到:“我們從瑞金算起,總共走了367天。我們走過了贛、閩、粵、湘、黔、桂、滇、川、康、甘、陝,共11個省。經過了五嶺、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萬水千山,攻下了許多城鎮,最多的走了兩萬五千裡,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長征。”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監製丨劉亮 審核丨劉俊林 編輯丨鍾林芳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這裡是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瑞金市共和國搖籃5A景區

我們發出誠摯的邀請

期待 您的光臨

84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