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走出阴霾敲开致富门

丛艳,1981年出生,萧县闫集镇汪楼行政村唐楼第四村民组村民。

2002年11月,来自塘沃涯行政村北黑楼自然村的漂亮女孩丛艳,经人介绍与唐楼村的帅小伙马蒙蒙成婚,夫妻恩爱,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2年8月,丛艳年仅5岁半的次女因病夭折后,丈夫又因脑梗而致残,生活不能自理;2015年底,公公因患小脑萎缩、脑梗而痴呆、失语……面对这一切变故,丛艳不离不弃,以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一片蓝天。凭着勤劳的双手和责任担当,她加入辣椒制种农民合作社,租地种大棚,还种植香菜、豆角、苞菜等,发展家庭经济,农闲时外出务工,日子渐渐过得红火起来。这两年,她家添置了空调、液晶电视,还盖起了小洋楼……

不幸接踵至

2012年8月31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对于丛艳夫妇来讲,这却是她们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次女仅仅度过五个春秋,就被一种叫“脑干胶质瘤”的疾病夺去生命。

“可爱、伶俐、聪明”,每当手持女儿在幼儿园会演时的那幅彩照,丛艳就眼泪横流,丈夫马蒙蒙也是低头无语。当初为了能让孩子“出现奇迹”,丛艳夫妇带女儿辗转到各大医院求医,但是从查出病症到生命终了,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

料理妥爱女后事的丛艳,怀揣着思念孩子的悲痛,跟随在西安搞房屋装修的丈夫做辅工,挣钱还女儿治病留下的债务。夫妻俩仅仅做了两个多月的装修工程,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丈夫突患脑梗而四肢不听使唤、流口水。面对再次变故,丛艳强忍泪水,用手推车推着丈夫奔波于西安市的医院,却不见好转。

2013年元旦后,丛艳不得不带着丈夫回到家里。每天上午,她把女儿托付给公婆,再用三轮车带着丈夫到医院进行中医针灸治疗。上午陪丈夫治疗,下午回到家里干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坚持就是三个年头。看到丛艳这么辛苦,亲邻们心疼地说:“你这么年轻,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啊?”丛艳强忍泪水坚定地说:“再苦再难我都要坚持到底,哪怕他成为植物人,我也要守好这个完整的家!”

2015年11月,厄运第三次降临——62岁的公公突患脑梗、小脑萎缩而痴呆、失语。婆媳二人不得不丢下一切,陪护老人辗转于黄口、萧城及徐州矿务局中医院。丛艳每天4点半就得起床,做饭、洗衣、扫院子,先为丈夫端便桶、穿衣,扶着他在院子里转几圈,再到公爹的病床前,伺候老人服药、按摩、喂饭。

“女汉子”走出阴霾敲开致富门

丛艳喜摘丰收辣椒

种辣椒走上致富路

接二连三的变故,不仅没有击垮丛艳这个“女汉子”,反而使她更加坚强起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到女儿被家庭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丛艳的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干脆外出打工吧!”从不流泪的女儿热泪盈眶,望着爸爸,抚摸着几岁的儿女,丛艳摇了摇头。“公婆需要我照料,残疾丈夫还不能自理,年幼的子女需要母爱,我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丛艳立下誓言。

2013年4月,丛艳在邻居家看到辣椒制种能赚钱,次年也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建起了辣椒制种大棚。在孙庄农民合作社的支持下,投资6000元购买水泥棚架、塑料薄膜,先后深翻土地、打畦,一家老少齐上阵,干得热火朝天。3天后,大棚里栽上了辣椒秧苗。通过施肥、灌溉、除草、灭虫等一系列田管,秧苗长势良好。四五月间,丛艳招了6名留守妇女为种苗授粉,合作社及时为他支付了9000元的工钱,解决了丛艳的燃眉之急。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收获的时节到了,她的3亩“小苏武”辣椒种纯收入1.6万元。尝到辣椒产业制种的甜头,2015年她更新了种植品种,当年获得丰收,纯收入达1.8万元。为了扩大辣椒种植面积,2016年,丛艳流转了邻居2亩责任田。从此,她每年在这5亩地里建上5个辣椒制种大棚,成为名副其实的辣椒制种专业户,且收入连年递增。

今年,丛艳种植4亩早茬品种“大苏果”,纯收入约5万余元。早茬收获后,丛艳立即在大棚里栽植苞菜。

丛艳劳动致富了,她也没忘记助力扶贫。在产业发展中,每逢辣椒栽苗、点花、采摘需招辅工,她首先想到的是贫困户。第一年,她来到黄口镇张寨行政村梁吴楼自然村,找到贫困户梁吴氏家,动员她到辣椒制种基地务工,只要有活就通知她;梁吴楼村低保户曹习,杨楼镇黄庙行政村黄庄自然村贫困户王瑞莲等村民,都先后在她的辣椒大棚务过工。本村62岁的村民张海艳说:“我想外出务工没人要,这几年我一直不出家门在丛艳的辣椒大棚打工,一季下来能挣3000多元,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年迈老人,接送小孩上下学,真好啊!”

“女汉子”走出阴霾敲开致富门

丛艳撑起的六口之家

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挺起身子,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让事实证明我是强者,不是软包!”丛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扩大家庭经济,创收增资,从2012年至今,每当辣椒制种收获过后,丛艳都要到外地务工。每年的8月初至春节前,她先后到新疆库车、浙江黄岩、湖南衡阳等地,分别在食品厂、罐头厂、槟榔厂、茶坊、农场等单位务工。每当她几个月在外不归,总有人背后议论:“丛艳不会长期不回家吧!”一次,马蒙蒙到黄口街买化肥,店主半真半假地对马蒙蒙说:“丛艳年纪轻轻的在外地打工,你放心吗?”“我放心,她会守住这个家的!早几天,她还给女儿买了一身休闲装,给儿子买一个书包和文具盒,还叫我管理好苞菜大棚,种植晚茬香菜呢!”马蒙蒙得意地回答道。

丰硕的劳动成果,使丛艳这个六口之家过上了幸福生活。产业收入加上劳务收入,使这个几年前濒临崩溃的家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今,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新盖了四间小洋楼,去年“五一”购买了空调,今年“五一”添置了液晶电视。

有这样的好儿媳,婆婆逢人就夸:“儿媳每年春节前从外地打工回家,都给我和老伴带来‘晃年新’,给两个孙子带来好多零食。她尊老爱幼,勤劳积德,真是俺家的守护神啊!” 文/图 李忠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