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毫無感情,母親替女兒拒絕提親,女兒卻說:這輩子非他不嫁!

廬隱,1898年5月4日生於福建閩侯縣,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廬隱是她後來給自己取的筆名,取自“廬山真面目,隱約未可睹”。她還曾與冰心、林徽因齊名,並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文筆有多不簡單就可想而知了。當時的她,十三歲便進入了女子師範學校,成為全年級年紀最小的學生。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才華的女子固然招人喜歡。這時候有一個叫林鴻俊的男孩便喜歡上了廬隱。

兩人毫無感情,母親替女兒拒絕提親,女兒卻說:這輩子非他不嫁!

這林鴻俊是誰呢?原來,他是廬隱姨母親戚家的兒子,他本來是在日本上學的,得知自己的父親病重後便回國了。後來父親病逝,他也不打算再回日本續學,準備直接在北京謀份事業,因此就投奔了廬隱的姨母。

這兩人,共同話題雖然不多,但是隨著兩人見面的次數增多了,再加上廬隱愛看書,林鴻俊就把書都借給她看,這接觸的機會多了,自然而然就熟了。這個時候的林鴻俊,也開始發現廬隱並不排斥同他接觸,就自以為是,開始膨脹了,認為兩人是情投意合,還自顧自地直接上人家廬隱家去提親了!也不問人家廬隱的想法,這小夥子膽子也算是挺大的了。

且不說人家廬隱會不會同意,就單單廬隱母親這一關都過不了,廬隱的母親直接以他受教育程度不高為由拒絕了他。說起來廬隱的母親也沒做錯什麼吧?她畢竟是為了自己女兒好,在那個年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自己的女兒這麼有才,家境也不差,難道要委屈自己女兒嫁給一個學識不高家境不如自己的人?這不用權衡都能知道的,只是林鴻俊真的也是忒不識好歹了,人家母親都已經這麼明確表明意思了,如果你實在喜歡廬隱,你就應該努力去成為廬隱母親口中所說的人,讓自己才華變得出眾,努力讓廬隱母親接納自己,做到讓廬隱母親覺得你是配得上她女兒的人!

兩人毫無感情,母親替女兒拒絕提親,女兒卻說:這輩子非他不嫁!

但是你知道林鴻俊怎麼做呢?他只知道傷心難過,還直接寫信告訴廬隱他上門提親被拒這件事。而廬隱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林鴻俊居然到自己家裡提親去了!但是看了信的內容,本來對他沒有感情的廬隱竟為他打抱不平起來,認為母親太過勢力和武斷,義憤填膺地寫信告訴母親,不論未來發生什麼,自己都甘願嫁給林鴻俊!廬隱母親這下可是懵圈了。

但事實上,廬隱對林鴻俊是沒有感情的,她壓根就不喜歡這個林鴻俊。但是她就是對母親拒絕林鴻俊所說的話很不滿,非要跟母親置氣。而且當時她年齡還小,性格又很固執倔強,再加上青春期叛逆的思想,意氣用事也很正常。

好在知女莫若母,母親很瞭解廬隱倔強的性格,知道來硬的肯定適得其反,還不如先答應著。於是廬隱的母親只好提出必須等廬隱完成學業後才能舉辦婚禮。廬隱母親就想著倘若她急匆匆地將女兒嫁出去,一來耽誤了她的學業前程,二來這個女婿畢竟不是知根知底的,若不是個良人,婚後女兒可有的苦頭吃了。先來個期限,指不定到時候女兒長大了,就想明白了。說實話,廬隱母親此舉站在廬隱的角度上看是十分明智的,她提出的條件幫助了意氣用事的女兒,讓她少走了一大圈彎路。

1919年11月,震驚中外的“福州慘案”發生後,廬隱與女高師的老鄉王世瑛等人,參加了在福州會館舉辦的同鄉會,當時的廬隱已經從中學畢業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與北京大學政治學系的學生郭夢良結緣。這個郭夢良與友人發起成立了福建同鄉會,創辦刊物《閩潮》,熱愛文學的廬隱加入了《閩潮》的編輯部,自此開始,她和郭夢良交往甚密,感情逐漸升溫。郭夢良與廬隱不僅有很多共同話題,同樣熱愛文學,還都那麼有才,所以兩人便情投意合,雙雙陷入愛河。

兩人毫無感情,母親替女兒拒絕提親,女兒卻說:這輩子非他不嫁!

但是郭夢良在此前已經有過一段包辦婚姻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已婚人士,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兩人的情感,反而廬隱還很堅定自己的選擇,甚至為了他而拒絕了與林鴻俊成婚。那這林鴻俊最後怎麼樣了呢?被深深刺激到的林鴻俊,一怒之下直接就娶了糖廠老闆的女兒。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