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畢業清考、用論文查重能正高校風氣?「我的大學」誰來負責

未來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謝深森)“最重要的是,高校自己進一步規範考試論文過程管理,尤其是誠信承諾和舉報,和學位畢業就業等聯動,構建公開公正和諧社會氛圍。”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魏奇建議。

“人各有能,不可強求,但誠實勤勉,皆我赤子。惟抄襲剽竊、沐猴而冠之醜行,諸惡之首,天下所共誅,必不容也。凡今抄襲者,一經查實,不問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幻文學與影視創作系列講座課的授課老師蘇湛,發給學生的一封郵件。

上學期,蘇湛給了22名學生零分,因為他們的期末文章被判定為抄襲。

禁毕业清考、用论文查重能正高校风气?“我的大学”谁来负责

中國科學院大學老師蘇湛郵件原文。圖源自網絡

今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

7月,教育部下發《關於嚴厲查處高等學校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通知》,強調“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本人、導師、學校都會受影響。學生本人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得學歷證書、學位證書的,依法予以撤銷;追究導師失職責任;對於學校,核減招生計劃、暫停或撤銷相應學科、專業授予學位的資格,對負有直接責任的單位負責人進行問責。

清華大學推出的課程作業查重服務被部分網友稱之為“為大學生增負”的第一彈,據中國教育報報道,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清華大學將為全校教師提供教學過程中課程作業的查重服務,是全國首個對學生課程作業查重的高校。

這個課程作業查重系統細緻的讓網友們直呼“害怕”、“不要普及”、“畢業堪憂”。據瞭解,這個查重系統包括三類檢測,將學生上傳的作業與系統中已有的海量數據比對進行橫向檢測;將往年的電子版作業打包上傳,防止上下年級抄襲進行縱向檢測;校內互檢防止同學之間的互相抄襲。

讓大學生們更加“畢業堪憂”的還有教育部表態要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這就意味著,如果一位大學生在課程結業後,經過考試、補考、重修均沒有合格拿到學分,學校不會在臨畢業前再給相應的考試機會。

沒有“清考”,掛科怎麼辦?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都已經公示相關後果。南京工業大學學生,每個學期末,累計學分績點低於1.3會收到警示,收到兩次警示,且學分績點低於1.0的學生就會被退學。

而在中國藥科大學,學生欠5個學分、10個學分、15個學分會分別收到黃色、橙色、紅色預警,欠20個學分就會收到退學預警。

一方面嚴禁論文抄襲,另一方面取消“清考”制度,迫使大學生提高對自我的要求,但如此對大學生合理“增負”的要求就足夠了嗎?

實際上,面對論文,考試,在大學生中還存在著“代產業”,代上課、代考試、代寫論文等。僅從論文查重和畢業清考方面,似乎不足以正面“阻擊”大學的不良風氣。

禁毕业清考、用论文查重能正高校风气?“我的大学”谁来负责

網絡上不乏有人搜索“四六級代考後果”的問題。截圖自網絡

每年的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甚至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務員考試都會出現“替考”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代產業的出現是社會分工的必然,如代駕代堵代孕等,但是代產業的相關法律和規範滯後,違法的邊界和懲處不力,使得合法與非法,誠實與投機界限模糊。”魏奇建議儘快出臺或修訂相關法規,除此之外還要加強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應用和全民誠信體系建立,最重要的是,高校自己進一步規範考試論文過程管理,尤其是誠信承諾和舉報,和學位畢業就業等聯動,構建公開公正和諧社會氛圍。

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部分高校已經邁出了步伐,不過效果如何還需時間考證。

禁毕业清考、用论文查重能正高校风气?“我的大学”谁来负责

四六級考試現場。視覺中國資料圖

比起各大高校各自出臺的規範、監管,也許學生自身的認知才最重要。魏奇認為,學校考試中出現“代考”、“代上課”、“代寫論文”的現象,首當其衝就是學生需求迫切,想鑽制度空隙,於是才會出現通過金錢僱傭或購買替代服務或勞務的行為。

不管是抄襲還是代寫、代考,學生的需求不止,一邊治理一邊“作案”的“怪象”就會屢屢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