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原創2017-08-21辣妹狂辣影視

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2012年,郭柯曾拍攝“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短片《三十二》時,中國倖存的“慰安婦”尚有32人。這個數字在拍攝《二十二》時變成了“22”,如今則變成了“8”。

《二十二》成了今年票房最好的紀錄片,上座率甚至超越了《戰狼2》。

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從《三十二》到《二十二》的減法

“拍《三十二》的時候我會考慮,怎麼拍會很好看,構圖應該如何,做這個片子的時候還是雜念太多。”

郭柯承認當時用了一些煽情手法,去滿足自己的“表達”。他的煽情是成功的,因為《三十二》讓觀眾對這個群體留下了一個刻板的印象——“慰安婦”的餘生皆痛苦。

導演後來意識到,這並非是好事。

深情凝視

四年後,郭柯收起了個人情感。

到底該用什麼身份去記錄這些老人呢?旁觀者?歷史考究者?這些全都被郭柯否定了:

“我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把她們真實記錄下來,煽動性的東西儘量減到最少。”

最終,他選擇親人的身份,後生的視點,就像是海報上寫的那四個字:“深情凝視”。

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郭柯說道:“‘慰安婦’這三個字其實是我們強加給她們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我真的想讓大家看看她們姓什麼、叫什麼、她們住在哪裡,過著怎樣的生活。”

郭柯坦言,《三十二》確實有一些不得已的擺拍。但是從《三十二》到《二十二》,我們看到了郭柯導演的成長。他收斂起了當初的煽情色彩,平靜剋制地記錄著這些“慰安婦”們與其他老人無異的晚年生活狀態。

所以有人說,《二十二》太過平淡了

在可看性和客觀之間,郭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後者。

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老一輩人對鄧麗君有一種獨鍾——悲傷歌要歡快地唱。在郭柯的鏡頭下,“慰安婦”倖存老人們逗狗、打牌,看電視,也會開心地笑,和普通的老人沒有什麼不同。正因如此,她們曾經揹負的痛苦才更值得對後來人訴說。

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從32到22,到0。郭柯與時間賽跑,極力留下她們最後的一點餘暉,但他也清楚,人們必將走出歷史,這些“慰安婦”們終究要安息在鮮有人知的記憶中。

策劃 / Twinkle

視頻 / 勤、CC

文 / CC

閱讀241

2投訴

寫留言

郭柯:‘慰安婦’是我們強加的,走不出歷史的是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