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昨天,5月12日,汶川地震11週年。舉國悼念,緬懷災難中逝去的生命。

可掛在熱搜上的,還有相聲演員張雲雷,而他上熱搜的原因,真的讓人憤怒不已。

身為公眾人物,張雲雷竟然在相聲表演中堂而皇之地調笑國難!

提到國難和民族慘劇,很多人都心痛不已。可在他的口中,這些全都成為輕鬆玩笑的段子。

2018年12月31日,張雲雷在青島跨年表演《大上壽》節目中,說了這樣一個梗。

他先是調侃搭檔楊九郎,“楊九郎的三個姐姐不常來,因為嫁的太遠了。”

接著又補充道,“大姐嫁唐山,二姐嫁汶川,三姐嫁玉樹。”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恰巧,這3個城市,都經歷過地震的劫難。他的影射,大家心知肚明。

最離譜的是,搭檔楊九郎立馬接著一句“捧哏”,“是,這三姐姐多有造化啊,這都是倖存者啊這是。”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他們根本沒想過,如果唐山、汶川和玉樹的倖存者聽到這話,心裡會有多難受。

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帶著對逝者的思念和治不好的傷口,繼續前行。即使不能感同身受,也絕不該拿此事做梗,揭人傷疤。

在另外一場相聲裡,張雲雷更是大喇喇地把“慰安”一詞,擺在了檯面上。

那段相聲的大致意思是,問楊九郎去哪兒了,然後他媽說楊九郎去部隊了。

張雲雷問楊九郎的媽媽,“楊九郎呢”。楊九郎:“我媽怎麼說的呢?”

張雲雷:“楊九郎啊,去部隊慰安了。”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把保家衛國的部隊和慰安聯繫在一起,這種喪盡底線、極具侮辱性的段子,常人想都不敢想。

或許,對張雲雷來說,只是無傷大雅的玩笑。可對更多人而言,他過火的言行,不僅丟了公眾人物的公德,更觸痛了無數國人的心!

儘管現世安穩,但民族歷史和國難,始終是每一個國人心中的痛。對歷史的敬畏,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餘溫。”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因為調侃民族歷史,而火上熱搜的,還有演員趙立新。

今年3月底,他發表的幾番“高談闊論”,讓他“紅得發紫”。

3月31日,他在微博上發問,“為什麼英法聯軍要火燒圓明園?”網友貼心回答後,他不服,“那紫禁城呢?是忘了還是沒帶打火石?”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他輕浮隨意,完全不拿圓明園的慘痛歷史當回事,還站在侵略者的立場“合理”發問,氣壞了一眾網友。

這還不夠,4月2日,他又連發兩條微博。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眼看他要作大死,有網友好心拉他一把,回覆他“日本人是準備佔領並統治中國,所以沒有燒掉故宮”。

他不領網友的情,質疑道,“投降前還這麼想嗎?”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話裡話外,他都好像在為日軍辯駁,哪怕日軍在中國燒殺搶掠8年,但沒燒故宮,就能成為侵略者美化自己惡行的武器。

這番強盜理論,看了讓人憤怒。

就算有網友向他科普“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他還不依不饒,“這說法不太信服,畢竟還有百萬件沒運走,無論高低都有價值。”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儘管趙立新是瑞典國籍,但在中國發展事業的他,不僅缺乏常識,還用自己的狹隘認知,去抹殺那些為文物付出慘痛代價的鬥士,還站在國人的對立面,為侵略者發聲。

隨著抨擊聲越來越猛,趙立新感覺不對,轉發了一篇文章,並配文“謝謝”,好像找到了終極解答。

只是網友一看這篇文章,徹底怒了。

文章將南京大屠殺的鍋,推給了30萬的受害者。“就是因為他們反抗,日軍才偏激屠殺。”

還將故宮不被燒的原因,歸結為“北京人民順從聽話。”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這種驚世駭俗的觀點,簡直沒把中國人放在眼裡。

事情越鬧越大,紫光閣、共青團中央等紛紛點名批評,趙立新扛不住了,終於出面道歉。

可他道歉的態度,網友怎麼也不買賬。他把自己的錯誤,巧妙地歸結為“語境偏差,措辭不嚴謹”。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他壓根沒意識到,他的本質錯誤是,沒有公眾人物的公德,更不敬畏歷史。

他無視歷史,也辜負了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他自大狂妄、恣意輕佻的言論,更化作一把利刃,一刀刀凌遲國人心裡勉強癒合好的傷口。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比起趙立新來,張雲雷可能更紅一點兒。

張雲雷,是相聲界第一個開拓粉絲江湖的人,粉絲們帶著熒光棒去聽他說相聲,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所以,當張雲雷被罵上熱搜後,他的很多粉絲,自發聚集站出來“保護”他。

有些人辯解,說“罵他的人都是斷章取義。”

可他對“地震”和“慰安”的調侃,無論在什麼樣的故事裡,有沒有上下文,這兩個詞,都不應該成為取悅觀眾的笑料。

今天,紫光閣和中國反邪教都發微博批評這件事,要求藝人不能丟掉藝徳。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可他的粉絲還是裝傻充愣,認為有人鐵了心要黑張雲雷。

七叔想起一句話特別應景,“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還有相當一部分粉絲,看事態嚴重,寄希望德雲社出面,吸引炮轟張雲雷的火力。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自己不想著認錯,還想找人背鍋?這理直氣壯的態度讓人心驚。

還有粉絲怪罪媒體,“為什麼要翻小賬?”意思是,去年的事為什麼今年還要說?

可如果不是因為國難日的特殊性,才讓他的“失言”引起足夠高的關注,這事又能引起多少人的警醒?

甚至,還有偏激的粉絲嘲諷地震死難者家屬。

說“後悔當初捐的愛心款”,認為災區人民“矯情、金貴、道德綁架”,還把地震親歷者批評張雲雷的言論,曲解為“蹬鼻子上臉、咄咄逼人、我窮我有理。”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公眾人物的引導力,沒能發揮正能量,卻激發了幼稚粉絲的極端思想。

最諷刺的是,張雲雷自身的意外事故,也成為粉絲為他找補的藉口。

2016年,張雲雷在南京站送客平臺意外墜落,身負重傷。經歷了多次手術,全身打了100多塊鋼板,才能重返舞臺。他的勵志,確實感動了很多人。

所以,當張雲雷口無遮攔,調侃“地震”和“慰安”後,有些粉絲說,“他自己都是死過一次的人,怎麼會不尊重生命呢?”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魯迅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劫後餘生的他,應該更能懂得那些經歷災難的人所承受的苦難,即便不求你感同深受,你又怎敢把他們當作笑柄,肆意往人的傷口上撒鹽?

你還健全地活在這個世上,那些國難過後的倖存者,還在漫長的生命中,苦苦捱著,抵禦逝去傷痛的侵襲。

今天凌晨,張雲雷也就調笑國難作出道歉,言語誠懇。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可悲的是,這個道歉終歸來得晚了些。很多人想,“如果沒有曝光視頻,他可能道歉嗎?”

我們誰都不知道,他的道歉,到底是真心的,還是迫不得已。

不理智的粉絲,無法正視事態的嚴重性。他們以為,只要他紅他火,說什麼錯話都過得去。

可作為公眾人物,謹言慎行是基本的藝德。就算粉絲再無條件包容,可大眾都無法原諒,他在調笑國難時,流露出的輕浮和冷漠。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好在張雲雷道歉後,很多理智的粉絲及時回頭,共同發聲”誠懇道歉,共同成長“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他們成熟理智,不甩鍋不逃避不極端,不再為了喜歡的人找各種推脫的藉口。這才是身為粉絲應該有的態度。

其實,不管是趙立新,還是張雲雷,我們需要的,都遠遠不止一個道歉。

對文藝工作者而言,急功近利不可取,厚積薄發才是正途;藝術素質要磨礪。藝術品德更要打磨。

中國人是很寬容的,對於慘痛的歷史,我們銘記但不刻骨仇恨。對歷史的敬畏,也激勵我們創造不限定的未來。

所以,比起犯錯,我們更害怕公眾人物,從心底裡透露出來的輕狂。

比起逼迫他們道歉,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彌補德行,更加自律。

就像老話說的,“學藝先學德,做藝先做人。”

德雲社張雲雷調侃“地震”“慰安婦”:“我就開個玩笑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