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懸案之老子出關之謎

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因而人稱老聃,曾做過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史官(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後來隱居不仕,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後“莫知其所終”。

中國史上懸案之老子出關之謎

老子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 ,;一生之中最大成就是開創了道家學派,據說他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中國史上懸案之老子出關之謎

老子出關後的去向就成了一個歷史謎團,古來學者眾說不一。其中教化胡人說。據《後漢書—襄楷傳》記載“或言老子夷狄為浮屠”,是說老子到西邊教化胡人,後來成了佛。後有西晉時期天師道祭酒王浮每與沙門帛遠爭邪正,遂造作《化胡經》一卷,記述老子入天竺變化為佛陀,教化胡人之事,以謗佛法。藉此提高道教地位於佛教之上。由此引起了道佛之間的激烈衝突,唐高宗、唐中宗都曾下令禁止。

臨洮成仙說。此說法認為老子萬年在甘肅臨洮修身養性,閉門煉丹,得道後在臨洮超然臺成仙。當然,成仙是神話了的說法,居住倒是很有可能。

有與西去說相反,《莊子》、《韓非子》、《禮記》等古書記載老子離開周室後,並未西去,而是東去老家(今河南鹿邑)隱居。很多人認可這種說法,因為炎黃子孫看重的是落葉歸根;而且史料中有“孔子問禮”的記載,老子故鄉與孔子故鄉相隔不遠,這為孔子問禮提供了相對便利的交通。不過,這只是種猜測,現實中還沒有確切的證據驗證這種觀點的正確性。

中國史上懸案之老子出關之謎

張炳玉說,經過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實地走訪,他們探尋出老子在甘肅的大體行程線路是:出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東北),過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入甘肅,經遊天水、隴西、臨洮、蘭州、酒泉等地後,又回到隴西邑,落戶臨洮,最終在臨洮東山“飛昇(去世)”。張炳玉認為,老子在散關著下《道德經》後由關令尹喜相伴西行,這是老子事業的開始。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養生修道,得道後在臨洮超然臺“飛昇”。

延濤介紹說,臨洮縣嶽麓山至今還有“超然臺”“說經臺”“飛昇崖”“文鋒塔”(又名“筆鋒塔”,相傳為老子寫經插筆的地方)等與老子有關的遺蹟。老子在臨洮“飛昇”後,其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稱:“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後世天下李氏都稱老子為李姓“太上始祖”。

兩位學者研究認為,老子西行落戶甘肅之後始有“天下李氏出隴西”,由此可斷李氏之一脈,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脈為宗。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內外李氏後裔到甘肅臨洮“隴西堂”尋根問祖。

中國史上懸案之老子出關之謎

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著,演繹著。魯迅先生也對此發生過興趣,還專門創作了故事新編《老子出關》,還與別人打了一點筆墨仗。另外,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家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你看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古人認為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把“紫氣東來”這些字寫在大門上等等。先民還認為,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令人奇怪的是,古人外出多騎馬,而史料及圖中的老子出關騎的卻是牛,而且是青牛。“騎青牛”古人認為“青”是東方的代名詞,“主春”,給大地帶來生機,代表東方。老子離開周室,西出函谷,後人稱其為“東方聖人”,用青色正好取東方之意。這樣,騎著“青牛”的老子就可以理解為來自東方文明的使者,帶著博大精深的哲學,去感化蠻味十足的西方,與後世的“教化胡人說”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