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豪,我是醫生

我自豪,我是醫生

文 王恆

【作者簡介】王恆,醫學碩士,從軍34年。主要從事骨科、神經外科工作。擅長創傷及顱腦腫瘤的手術治療,對腦血管病和疑難的神經科疾病診斷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業餘時間喜歡寫一些詩、小故事及醫學科普知識,喜歡乒乓球和戶外運動。

我自豪,我是醫生

今天是我國的醫生紀念日,2018年8月19日。

我是1984年10月從陝西乾縣入伍,帶著親人的囑託,父母的期望,朋友的祝福踏上了開往大西北的火車,直奔新疆,踏進阿克蘇地區庫車縣三道橋,成為一名真正的陸軍戰士。火熱的軍營,新入伍的戰士個個生龍活虎,老班長更是訓練技術過硬,作風優良。我所在的連隊步兵九連,是一支能戰鬥、能訓練的標兵單位,連長是四川人,個子不高,但管理連隊有他的拿手戲,對戰士要求非常嚴格。

我自豪,我是醫生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全連幹部戰士集合,準備吃午飯,連長髮現有人把白白的兩個大饅頭扔進了泔水桶,連長非常生氣,大聲問道:“誰扔的饅頭?”

大家東張西望,沒有人敢吭聲,突然隊伍裡的氣氛凝重了。

“沒有人承認,那麼炊事班的班長去把泔水桶的饅頭撈起來,掰成小塊,一人嘗一口,等吃完,再開飯。”

等大家老老實實吃完被泔水浸泡過的饅頭,才吃中午飯。自從連長處理完這件事後,再也沒有人亂糟蹋糧食了。

新兵訓練結束,我被連隊推薦去團裡衛生隊學習衛生員。從此走上醫學之路。我在團衛訓排學到了急救的五大技術:止血、包紮、通氣、搬運和後送的基本知識。同時對汙染和流行病學的基本知識有了瞭解。

緊張的學習和考核,10個月就完成了衛生員培訓知識。我學完後,被留在團衛生隊,擔任衛生員和文書工作。在入伍的第二年6月份,全軍的戰士高考開始了,我參加了高考,以良好的成績被蘭州軍區軍醫學校錄取。

1986年的9月,我又邁進了軍校大門,學習臨床醫學,有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解剖學、生理病理學、傳染學、小兒科學、口腔科學、五官科學、檢驗學、分析化學、病原學、寄生蟲學和英語等20多門學科,三年的艱苦學習,一瞬間就結束了。我們將肩負部隊的醫學救治任務,被分配不同的單。

我自豪,我是醫生

1989年8月,我被分配到新疆軍區31分部第十七醫院工作。從此穿上白大褂,工作在臨床第一線,堅持每天接收新的入院患者,寫病歷、開化驗單、下醫囑、記錄患者的病情轉歸情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從一位不知道手術是幹啥的人,逐漸成長為一位恩斯克醫生。

骨折的患者很多,有車禍的、事故傷的、打架的,等等。我有時一天可以做幾臺手術,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而後石膏外固定。每天還要換藥、打石膏,以及給患者家屬談話,彙報患者的轉歸情況,真是有時忙的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1993年8月,我的技術有了一定的進步,但與上級醫院還有一定的差距。於是,院黨委決定送我出去進修學習,提高技術和診治水平。

當年我來到了寶雞解放軍第三醫院,學習神經外科知識。科室主任李栓德和醫生非常喜歡我加入他們的隊伍,我的帶教老是姓代,對我非常好,手把手的教我知識,顱腦損傷的急救、開顱、血腫清除、顱骨缺損的修補以及一些腦腫瘤手術的治療過程,細心帶教、嚴格查房、書寫病歷。總之,一年的時間,覺得很短暫,要學的東西很多。9月份,我以優異的成績完成進修學習,圓滿回到原單位。

我自豪,我是醫生

回單位,我積極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手術成功率明顯上升,死亡率下降明顯。我積極開展腦創傷的急救,高血壓腦出血的鑽孔引流、去骨瓣減壓、腦血腫的手術治療,贏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庫車縣、新和縣、沙雅縣、輪臺縣以及阿克蘇市的患者前來我院就診,患者在我們醫院的治療,患者很滿意,有句話,到了17醫院,就是到了烏魯木齊的醫院一樣。這是患者對我們的最好褒獎和鼓勵。

歲月如梭,走在醫學的大道上,是沒有到頭的。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積累,對地方患者和部隊廣大指戰員精心的服務,把自己的知識和水平發揮好,診斷清楚、治療科學、責任心進到位,最大的減少患者的痛苦、恢復健康,這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我學習回來不久,我們部隊的一位老班長,在修理電線的時候,從高約4米的電線杆上不慎摔下,致顱腦開放性損傷,腦漿從創口流出,還併發血氣胸。我接診患者,迅速做好各種準備,進入手術室,快速把胸腔閉式引流管插好。緊接著行顱腦清創、腦內血腫清除和去骨板減壓手術,在手術室緊張的幹了4個多小時,患者安全的回到病房,兩天後患者清醒,各項檢驗指標沒有大的變化,恢復良好。

半年後,患者就參加正常的工作,我們一位軍區領導事後說,你們的水平不錯,與烏魯木齊總醫院的差不多了。我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感覺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我2003年又去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進修學習,對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又一次充電和提升。

我自豪,我是醫生

在四醫大,科室主任高國棟是全軍的優秀主任,我的帶教老師姓賈,在科室不但查房教學,同時積極參加病歷討論,舉辦各種學習班,引進國外、國內的先進技術和新理念,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在神經外科多方面有了新的進步和認識。

2004年8月回到庫爾勒第273醫院,不久就成立了醫院的新科室-神經科。從起初的20張床位,發展至2016年到了60張床位。患者的錦旗掛滿了整個科室的牆壁,患者最愛說的一句話:醫術精湛,服務熱情。我們只要有一顆責任心,把患者當成家人一樣,他們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有時患者來到醫院就是幾十分鐘,有時幾個月,但他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就是檢驗醫務人員的尺子,盡心了,患者也會感激不盡;耽誤了,醫生自己都會覺得不舒服,心裡會很難受。

今天,祖國人民沒有忘記我們,也是對我們的最大褒獎和信任,我們感謝人民,感謝黨,感謝祖國。

為了更好的明天,我們也不好辜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在醫學的道路上,勤奮學習、紮實工作、盡心盡力、不斷進步。把人民的健康事業做得更好。

我自豪,我驕傲,我選擇了醫學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