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睡眠,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嬰兒睡眠的原理

睡眠結構

人的正常睡眠有兩種:非快速動眼睡眠(NREM),也叫慢波睡眠,可理解為熟睡期

快速動眼睡眠(REM),也叫快波睡眠,可理解為淺睡期。

非快速動眼睡眠分期

  • 1期入睡期:昏昏欲睡,肌肉放鬆
  • 2期淺睡期:肌張力降低,幾乎無眼球運動
  • 3/4期 深睡期:呼吸規律,肌張力低下,喚醒閾

人一晚上的睡眠在快波和慢波中交替。

從這個圖中可以看出各個年齡段慢波和快波睡眠佔比。可看到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熟睡期是逐漸變長的,新生兒期熟睡期和淺睡期時間相等。

我們看下兩種睡眠的區別

嬰兒睡眠,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不同年齡段滿足嬰幼兒睡眠時間特點

出生到1歲之間,隨著年齡,白天小睡次數變少,每次小睡時間也在減少,夜晚醒來次數減少。連續睡眠時間越來越長,這就意味著寶寶在適應爸爸媽媽的睡眠模式。到1歲時轉變為白天醒來兩次的固定模式。

  • 隨著週年齡增加,總睡時減少
  • 3-6個月形成睡眠模式,即晝夜節律,1歲時有較好的睡醒模式
  • 6個月可以整晚睡覺
  • 新生兒睡眠很脆弱,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
  • 隨著時間增長,白天清醒的時間延長,睡眠更集中於夜間,褪黑素分泌也出現晝夜節律
  • 5-12個月,睡眠向成人模式發展,變為晚上主要睡眠,白天主要活動的狀態,而且連續不間段睡眠能力不斷加強

上述圖只是一個參考,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個體,具體也會因人而已。

嬰兒睡眠對生長髮育的重要作用

新生兒腦容量是成人1/4,6個月的腦容量是成人的1/2,可見0-6個月是腦容量增長最快速的時期。

嬰兒睡眠是生長型睡眠,對孩子的都有深遠意義。睡眠特別是夜間睡眠對寶寶體格生長、學習記憶能力發展、情緒行為發展有很大影響。

寶寶睡眠與體重生長息息相關。可能有些爸媽認為只要吃得好,體重就會增長。研究發現,夜間效率高的寶寶,體重增長得好一些。效率高不是指寶寶夜晚睡眠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晚上入睡快,夜間醒來時間短,夜間睡眠充足。

除了體重外,另一個是身高。寶寶在第一年是身高生長最快的時間。睡眠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是非睡眠時間的3倍,22點到2點是分泌的高峰。睡眠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是非睡眠時間的3倍,22點到2點是分泌的高峰。

寶寶的睡眠對認知有哪些影響呢。睡眠可促進學習,記憶等能力。保證夜晚睡眠效率高,使寶寶第二天有充分的精力接受新事物的薰陶。

如何為寶寶創造好的睡眠條件

從小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更好促進寶寶健康成長,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為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 白天不用輕手輕腳,無噪聲,可有白天正常生活的聲音;夜間不建議開大燈
  • 溫度20-25度
  • 溼度50-60%適宜
  • 建立正常的晝夜節律和睡醒模式
  • 臥室不放電腦、電視,遠離隔牆的空調、冰箱等電器

如何培養嬰兒睡眠

1、建立晚上睡眠儀式

睡前儀式可以有自己的習慣,只需要記住一點,每天睡前活動保持一致,可以是以下這些:

  • 睡前1小時前餵奶
  • 洗個溫水澡
  • 失敗上舒適的貼身衣物和尿不溼
  • 調暗燈光,把寶寶放在小床上,聽搖籃曲,讓寶寶安靜下來

2、讀懂定寶的睡眠信號

平時注意觀察,寶寶困時會有哪些表現,一旦有這些表現,馬上把寶寶放到床上讓他入睡。睡眠信息可能會有以下這些,但不完全是這些,平時多注意觀察自己的寶寶。

  • 打哈欠
  • 吸吮
  • 揉眼睛
  • 緊握拳頭
  • 皺眉
  • 眼神不專注
  • 肢體亂動
  • 哭鬧、焦慮
  • 煩躁
  • 不配合遊戲
  • 注意力不集中

3、識別睡眠信號後,馬上讓寶寶入睡

識別睡眠信號後,馬上把寶寶放到他平時睡覺的床上,安靜等他入睡。

4、可能會有的情況

如果寶寶繼續哭鬧不睡,看是否是沒有吃飽的原因,如果是,餵飽他,繼續放下睡。

如果不是沒吃飽的哭鬧,可抱起來哄哄,待平靜後再放到小床上等他入睡,如此反覆。

總結

  • 在寶寶犯困還沒有睡著時將寶寶放在床上,培養寶寶自主入睡
  • 抱在懷裡哄睡,夜晚連續最長睡眠時間相對較短,最好不要依賴抱在懷裡哄睡、搖晃等方式
  • 不要干擾寶寶夜間活躍睡眠期的夜動
  • 用固定的睡前活動等方式提高夜間睡眠效率
  • 夜間建議使用紙尿褲,而非尿布,夜晚睡眠時間會更長
嬰兒睡眠,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嬰兒睡眠,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