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寶寶安然入睡9步法和7大睡眠禁忌,瞭解一下

寶寶安然入睡9步法和7大睡眠禁忌,瞭解一下

在前3個月,寶寶的睡眠習慣與他們的吃奶習慣很像,吃奶是少吃多餐,睡覺也是頻繁的小睡。寶寶很少會一覺睡上4個多小時而不用中途醒來吃奶。他們並沒有什麼白天和黑夜的概念,通常一天需要睡上14一18 個小時。

隨著寶寶的成長,沉睡時間會越來越長,淺層睡眠會減少,易醒期也隨之減少,寶寶可以很快地進入深層睡眠。我們稱之為“睡眠成熟”。但嬰兒睡眠成熟的年齡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嬰兒成熟年齡不同。

睡眠對於嬰幼兒的發育極其重要,寶寶的睡眠會受到自身感官發育多方面的影響,睡眠不好又會反過來影響孩子的發育。特別許多寶寶一放就醒,需要媽媽一晚抱著。媽媽很累,寶寶睡眠也很糟糕。到底怎樣才能改善呢?試試這個9步法吧~

寶寶安然入睡9步法和7大睡眠禁忌,瞭解一下

1、放寶寶到床上時候,先放腳;

2、寶寶的小屁股著床;

3、寶寶的背部著床;

4、寶寶的頭部著床;這個時候,媽媽的手先不要急著抽出來;

5、媽媽用騰出來的那隻手固定住寶寶身體的一側和頭部;

6、仔細觀察寶寶,當寶寶呼吸保持平穩均勻時,媽媽就可以輕輕的抽出放在寶寶脖子下面的手。

7、輕撫寶寶的手臂或身體;

8、媽媽輕輕的抽離自己的身體,不能快速離去;

9、媽媽的上半身先遠離寶寶,然後逐漸全部離開入睡了的寶寶 。

寶寶安然入睡9步法和7大睡眠禁忌,瞭解一下

而關於寶寶睡覺的禁忌,也是所有寶媽都需要了解的。

一、不該含著乳頭或奶嘴睡

有的寶寶睡覺時非得含著媽媽的乳頭或奶嘴才能入睡。這麼一來,孩子每每醒來後就會下意識地尋找媽媽的乳頭或奶嘴。這種過分頻繁的進食習慣,容易使孩子的胃腸功能紊亂。

其次,孩子入睡後小嘴依然被乳頭堵著,也容易呼吸不暢,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引發窒息。此外,這種不良習慣還可能影響孩子牙床的正常發育以及口腔的清潔衛生。

二、環境不該過分安靜

孩子一般在3-4個月時就開始自覺地培養“抗干擾”的調節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約有30%的嬰兒並沒有學會“抗干擾”,往往一有“風吹草動”寶寶便難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驚醒。

其實,嬰兒自會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長大可不必在房間裡特意踮腳走動,不用弄出一點點聲響就神經緊張。

三、被子不該太厚

有些家長在寒冬為了讓孩子睡得暖和,特意為孩子蓋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過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暢。而且被子中過高的溫度反而會使孩子煩躁不安乃至哭鬧不停,同樣影響其睡眠質量。

寶寶安然入睡9步法和7大睡眠禁忌,瞭解一下

四、不該在哼唱聲中才能入睡

對於寶寶來說,媽媽的睡前搖籃曲,就是天籟。但讓孩子習慣於只有聽到哼唱聲才能安然入夢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須培養的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來之後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長諸如搖晃、哼唱或餵食等“人為”的辦法來幫助他安然入夢。

五、白天不該睡得過久

白天睡得過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弄得家長夜不成眠。研究證實,晚間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僅生長髮育比較緩慢,而且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運動技巧都相對較差。

此外,缺乏夜間睡眠還會擾亂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出現問題,易發胖。如果嬰兒白天睡得過多,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會兒,通過調整來克服“黑白顛倒”。

六、不該經常更換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換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時是爸爸,有時是媽媽,有時是奶奶,有時又換成保姆……殊不知,對不足半歲的孩子來說,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視作“最親的親人”,故在心理上很難對頻繁的轉換迅速作出調整。

七、不該睡得太晚

嬰幼兒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晚睡導致的。寶寶們的晚睡具體表現為:晚上到了睡覺時間仍不願意上床,入睡時間往後拖延,或者長時間難以入睡等等。研究還表明,在行為問題上,夜間晚睡的孩子容易好鬥,同時還可能伴有多動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症狀。

關乎寶寶的睡眠問題,各位寶爸寶媽應該多多注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