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債」

談談“債”,中央政府債,地方政府債,企業債,個人債。

很多老百姓不懂,以為一國的政府可以無限有錢,只要開動印鈔機就來錢了。

實際不是這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政權是無法長期穩定的,因為貨幣的發行必須要有參考的錨點,無錨印鈔是很容易發生政權危機的。關於這點,網上有過一篇文章,標題是“要問錢怎麼沒的,先說錢怎麼來的”。其中有一段我複製過來:

國家發債,央行出錢買(不一定直接買)。國家得到現金,央行得到債券。這近似於國家左手創造錢再送給右手。讓政府花印出來的錢,而不是收稅收到的錢,政府憑空增加了財政收入。顯然,這很容易造成通貨膨脹,物價失控。80年代的中國政府就曾經靠印錢度日。1984年政府直接從央行拿走260億,到了1991年每年直接發鈔1000多億。這期間發生了1988年大漲價,漲價直接導致了驚心動魄的1989年政治風波(不知道這段歷史的自行百度,不敢提),幾乎把政府推到自殺的懸崖上。 所以,中國法律現在禁止央行直接買中國國債,但法律並不禁止人民銀行從商業銀行的手裡買國債。從效果上說,這和央行直接買國債區別不大,但至少政府要先把債賣給現金充足的商業銀行,再讓央行印錢把本息收回來,繞個圈子算是制約一下政府無限制印錢。

我補充一點是,這樣不僅起到制約作用,還大大降低了債務違約的概率。

所以我國央行不許直接購買國債,但美聯儲是可以直接購買美國國債的,這是由於美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我們是政治經濟國家決定的,但不是說我們的制度就不如美國,只能說各有利弊,甚至從未來的角度來說,我們制度有更大的優勢。

迴歸正題,政府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稅收和賣地等。

而國債就可以理解為:政府以稅收和土地等資產做抵押,發行的一種債券,其安全度相對其餘債券當然是最高的。

比如30天到期的國債,你若購買就等於你借錢給政府30天,30天后政府歸還你本息。

本來這沒什麼問題,但問題就在於,當債務越多的情況下,需要歸還的利息就越多,而利息的真實歸還和虛假歸還在我之前的朋友圈都講過了。必須得靠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歸還才是真實歸還,借新還舊,炒房炒股等等都是虛假歸還。

很明顯,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進行著利息的虛假歸還。後果自然逃不了凱恩斯的詛咒:金融危機。

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並沒有將通縮進行到底,雷曼兄弟銀行破產後,政府就慌了,立刻發行國債,由美聯儲購買之後進行救市,但後果就是,累積債務並沒還清,而且現在已經高達21萬億美元了。連利息都快還不上了,至於本金?真是應了網絡流行語:憑本事借的,為什麼要還?不是不想,是真心就還不起啊,奧地利都發行了百年期國債,也就是現在借錢,100年以後還,真是震驚了,某些小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真的快走到末路了。

美國08年金融危機的病根都沒治好,拖延了十年,已經越來越嚴重了。所以,有人說,和過兩年即將發生的金融危機相比,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只能算是熱身而已。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不會有很多的好消息。

每一輪美聯儲加息都伴隨著危機的發生,本輪預期美聯儲大概會加到3~3.5(現在是2)

美國龐大的債務量,只能靠低利率來維持,才不會讓債務*年利率超過年新增GDP,這點是和日本一樣的,那為嘛現在又開始加息了呢?

貿易戰明明對雙方都有很大壞處,甚至美國也可能吃虧更多,為嘛不得不打呢?

答案很簡單,還是因為錢。99%的問題都是錢的問題,這話我快說一萬遍了,具體下次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