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文人漢奸

第一名鄭孝胥(1860-1938) 偽滿洲國總理

鄭孝胥,字蘇龕(蘇堪),一字太夷,號海藏,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以後以遺老自居。鄭孝胥才華橫溢詩詞一絕,引領清末"同光體"詩壇,名句如"亂峰出沒爭初日,殘雪高低帶數州"傳頌一時,晚清大吏張之洞,也不得不歎服鄭詩"自明以來皆不能及也"。鄭孝胥還是一代書法大師,書法界所謂"北於南鄭"之稱,也就是說北有于右任南有鄭孝胥,現在滿大街上的"交通銀行 "的題辭就是他寫的,可見其書法成就之高。鄭孝胥做為末代皇帝溥儀的帝師,一直以民國為敵,伺機東山再起,卻忘了民族大義和國家利益。1931年,滿洲事變發生,鄭孝胥勸說溥儀前往滿洲,他則出面與日方達成建立滿洲國的協議,並負責起草滿洲國"國歌"與"建國宣言"。偽滿洲國成立後,鄭孝胥出任總理兼陸軍大臣、文教部長,並與日本關東軍代表武藤信義簽訂日滿議定書,承認日本在滿洲國的特殊地位與駐軍權。一代文宗變成漢奸,卿本佳人,奈何從賊,可悲可嘆,一失足成千古恨。

民國四大文人漢奸

第二名周作人(1885-1967) 汪偽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並指定為常務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

周作人現代著名文學家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南有魯迅,北有周作人",當時周氏兄弟都是五四文化運動的主將,自然要輝耀文壇彪炳史冊的。誰能想到歷史開了個玩笑,文壇領袖在戰爭風雲裡落馬。北平淪陷,周作人不接受好友南下邀請,反而留在北平,1938年4月9日,日本方面在北平召開"更生中國文化建設座談會",周作人出席了這次會議,發表了親日的講話,消息傳出,武漢文化界抗敵協會立即通電全國文化界,指出:"周作人、錢稻蓀及其他參加所謂'更生中國文化建設座談會'諸漢奸,應即驅逐出我文化界以外,藉示精神制裁。"1939年,周作人出任偽北大教授兼該偽校文學院院長;1941年1月,周作人升任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兼偽教育總署督辦,並以督辦身份出訪日本,參拜靖國神社,慰問日本傷病員,我中華民族被侵略死傷千萬人,周作人居然認賊作父恬不知恥尤其可恨。

民國四大文人漢奸

第三名胡蘭成 汪偽政府宣傳部長次長,偽行政院法制局長,《大楚報》主筆

胡蘭成(1906-1981),中國現代作家,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浙江嵊縣人,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胡蘭成本是小學教員,報社編輯,只因發表了一系列政論文章引起各方注意,尤其是他提出的"戰難,和也不易"的觀點,與汪精衛的思想不謀而合,客觀上為汪精衛與日本人合作的叛國行為提供了理論基礎,所以深得汪精衛及其夫人陳璧君的賞識。1937年3月受汪精衛之邀,胡蘭成任上海《中華日報》主筆。1939年12月正式前往南京任汪偽政權宣傳部次長、偽行政院法制局長。胡蘭成還擔任汪精衛的發言人,成為汪精衛身邊當紅的侍從,因此被視為陳璧君的"公館派"一員。汪精衛稱胡蘭成為"蘭成先生",經常向他"殷殷垂詢",他因此被稱為汪精衛的"文膽"。胡蘭成散文成就高文筆流暢優美,別開生面;書法也是一絕,川端康成說"當今如胡蘭成的書法,日本人誰也比不上",但是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漢奸的事實,胡蘭成積極公開為汪精衛的投降賣國理論和日本的侵略行徑進行美化與宣傳,成為汪偽集團中的吹鼓手,而被稱為"中國的戈培爾"和"喇叭漢奸"。

民國四大文人漢奸

第四名張資平 汪偽政權農礦部任技正,中日文化協會出版組主任,主編《中日文化》月刊

張資平(1893—1959),廣東梅縣人,出身破落世家,1922年4月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院地質系。作為地質學家的張資平卻在文學方面表現卓越,寫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創造社四大金剛之一,擅長戀愛小說,暢銷海內紅極一時。張資平初期也是反日的,1930年出版了反日小說《天孫之女》,轟動一時,還被日本人譯成日語,嚇得從此不敢過日租界。抗戰爆發後,汪偽政府想拉張資平做教育部部長,張忙跑到香港避風頭,後來不知為何卻接受了日本駐香港領事中村豐一的資助。1939年10月,張資平回到上海,出任"興亞建國運動本部"文化委員會主席,正式附逆。1940年3月29日南京汪精衛偽政府成立,張資平任農礦部技正,同年7月,漢奸文化組織中日文化協會在南京成立,張資平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候補理事,任出版組主任,主編宣傳"中日親善共榮"的綜合性漢奸雜誌《中日文化》月刊。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說:"文藝是為帝國主義者的,周作人、張資平這批人就是這樣,這叫做漢奸文藝。"郭沫若撰文稱:"北有周作人,南有張資平,這些沒有骨氣的民族逆子,藝術反賊,他們的投降不僅葬送了他們自身,也葬送了他們的文藝。"

民國四大文人漢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