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P2P行業沒有美女分析師,朋友聚會也不要玩手機!

一頓飯又火了一群人。

這兩天,金融圈都在傳播一條有關飯局的消息。

這場飯局的主角是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通信互聯網首席分析師馬軍以及方正證券通信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廖蕾以及幾位業內人士,在一場私下聚會中不合時宜的親暱舉動被人拍了下來,並上傳至網絡,並很快上了熱搜。

被曝光視頻中的女主人公,是方正通訊團隊的美女分析師廖蕾。此前,她還曾因為穿漢服直播而火過一把,不過也因為在直播中薦股而收到過證監會的罰單。

就算P2P行業沒有美女分析師,朋友聚會也不要玩手機!

這次視頻的拍攝者,雖不是分析師,但卻是廖蕾的老鄉。此女子也不是一個簡單角色,網上有她的自傳《資質平凡的我,如何在人才濟濟的香港立足》,描寫了她開掛的職場生涯。

就算P2P行業沒有美女分析師,朋友聚會也不要玩手機!

有網友總結,這兩年中國的娛樂新聞有不少都是金融圈貢獻的,而娛樂圈卻一直在不遺餘力地為大家普及金融知識。

細想一下,好像真是這樣。關於金融圈的花邊新聞,真真假假大家都聽過不少,比如電話會議中突然原配插進來控訴小三什麼的。電影《華爾街之狼》中的場景,也不是編劇閉著眼睛瞎編出來的。但這種事一旦暴露在眼光下,味道就不一樣了。

嚴格來說,P2P行業也是金融行業的一部分,但作為一個細分行業,卻很少聽到有關這個細分行業的葷段子。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P2P行業裡沒有美女分析師,甚至連分析師都沒有。

這大概也因為行業特點決定的。證券市場複雜多變,投資者需要有人為其提供決策參考,證券是否值得買入,什麼時候賣出?投資者對分析師的依賴感很強,而在P2P行業,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你只需要找一個靠譜的平臺,把錢放進去就可以了。

至於什麼樣的平臺才是靠譜的平臺,此前大家也都沒有統一標準。考驗的是各個平臺自身的推(hu)廣(you)能力、投資者對介紹人(一般都是親戚朋友)的信任程度和親戚朋友們的良心自覺程度來決定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高收益的誘惑。

和複雜的證券市場相比,

P2P確實要“單純”許多。

你挑好平臺,

把錢放進去就好了,

剩下就坐等收益就行。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的場景。

從這個角度來看,P2P行業確實勿需分析師。因為,每一位投資者都是自己的分析師。要想保障自己投資收益,降低投資風險,只需要解決一個問題——找一家靠譜的平臺。

在目前行業大洗牌期間,這樣的平臺或許並不好找。但是,在不遠的未來,行業整頓結束,監管體系的完善,這項工作就容易多了。

主管部門對平臺進行審核,通過的發牌照,不合格的直接就Pass掉了,投資者也不用擔心會把錢交給山寨平臺。接下來,只需要考察平臺的資金流向和風險防控能力,再結合自身的承受能力就可以做決定了。

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太大的難度,也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不過,多信金融研究院還是提醒,做決定之前,依然有必要先進行投資者教育,基本門檻還是要有的。

不過,這點門檻,和證券分析師的門檻比起來,那就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證券分析師是一個高智慧、高挑戰的職業,執業資格方面"門檻"不低。從業需擁有會計學、審計學和法律知識,宏觀經濟理論知識也必不可少。學歷要求很高,這次的女主角,就是清華的研究生。我們隨便在招聘網上找了一則證券分析師的招聘廣告,基本上重點大學本科是入門門檻了。

就算P2P行業沒有美女分析師,朋友聚會也不要玩手機!

此外,日常工作中,證券分析師還需要走訪或者電話訪談與公司管理層取得聯繫獲得直接信息、參加上市公司新聞發佈會、業績說明會等,建立廣泛的交際圈和信息網絡。工作強度大,場面上的應酬自然也就多,而且,在中國這種又特別講究飯局酒文化的國家。飯局之中,酒精上頭,再加上又有美女分析師作伴,發生開頭的那一幕也就不奇怪了。

這件事情也告訴我們,

就算P2P行業沒美女分析師,

朋友間的私下聚會,

也不要玩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