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最近,湖南衛視出了一檔節目,叫《少年說》。這檔節目的內容平淡無奇,但就因為節目的定位,吸引了一波粉絲。

但其實這檔節目是引進日本綜藝《主張未成年》,這是一檔讓孩子們到學校天台上,說出平時不敢說的話的節目。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而《少年說》與《主張未成年》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日本孩子上天台告白,中國孩子上天台控訴。

《少年說》真的很符合國情了。

在第一期裡,有一個學生叫袁景頤,她對媽媽說的話,我猜這是中國大部分孩子的心聲,也是大部分孩子少年時候的噩夢——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我好?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袁景頤的媽媽最常對她說的一句話是:“你這麼差,怎麼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

她問媽媽:“你為什麼老打擊我,難道你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嗎?”

媽媽說:“你要不打擊,可能就有點飄。”

我不知道為什麼袁景頤的媽媽會認為女兒“不打擊就會飄”,在許多家長的心目中,孩子一定是最好的,無論做什麼,家長都會給予萬分的支持和鼓勵,他們不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孤立無援,不被支持的。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除了袁景頤,宋丹丹的兒子巴圖,也有過被媽媽打擊的經歷。

在《嚮往的生活》第一季中,宋丹丹無時無刻都在吐槽巴圖。

早上起床,看到大華為大家準備了早餐,而一旁的兒子巴圖卻什麼都沒幹,宋丹丹忍不住說,“怎麼這麼笨呢,我生了一個廢物”。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到了中午,巴圖想要幫忙搭雞窩,宋丹丹再次神吐槽,“雞窩要是能搭好,我就覺得這孩子沒有白養”。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雖然宋丹丹說這些話的時候,帶著開玩笑的意思,但著實讓人聽著不太舒服,我想沒幾個孩子喜歡父母這樣還玩笑吧。

至少我就不喜歡。

這樣把打壓孩子變成合理化,把批評孩子當成習慣的教育理念,是時候需要去除了。

袁景頤的媽媽和宋丹丹的這種教育,被大眾稱為“打壓式教育”。

“打壓式教育”很容易讓孩子因為別人的懷疑或責問就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和優點,那種從小就深埋在心中的自卑和不自信,成為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跨越的心理障礙。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如果你還認為像上面兩個例子那樣的“打壓式教育”沒有什麼毛病,完全可以接受的話,那接下來這個事例,一定讓你大吃一驚。

早前的“常春藤博士跳樓自殺”事件,引起熱議,它被稱為“打壓式教育下的悲劇”。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事件裡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專業,也非常厲害的老藝術家,她對獨生女兒十分苛刻。女兒長大後到常春藤讀博士,有一次她去美國探望女兒,因為一些事開始指責女兒。

多年來,母親一直對女兒不夠滿意,也習慣指責,女兒終於忍不住了,問了一句:“我是不是永遠都沒辦法讓你滿意?”

這時老藝術家說:“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了麼”,聽到母親的這句話後,女兒轉身從陽臺縱身一躍,永遠和母親分開了。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這位老藝術家並非不愛孩子,她在外人面前,明明一直以女兒當做是自己的驕傲,但就是沒有辦法對孩子說出表揚的話。

中國大部分父母的通病是,“我愛你”說不出口,“對不起”放在心裡,傳統的觀念讓大部分父母信奉“打壓=鼓勵”。

“常春藤博士跳樓自殺”事件發生後,竟然有許多人在譴責女孩的心理承受壓力太差,只因為一句話就結束生命。

但如果沒有長年累月的否定和指責,女孩又怎麼會在一念之間決定結束?壓死駱駝的,永遠都是最後一個稻草。

姜武曾經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提到他的母親,他說:“終其一生也沒能得到母親的一句誇獎,這是我人生中最遺憾最難過的事。”

致父母:我們終將被你的“打壓式教育”謀殺致死!

由此可見,“打壓式教育”無論哪個年代,無論是誰都有可能經歷。

正是父母的這種“心善嘴惡”,將孩子原本的自信,快樂變成自卑與敏感。

我還是相信天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有時候方式可能存在問題,想擺脫這一套陳舊的教育理念,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努力。

但只要父母們付出一些心思,多鼓勵、表揚孩子,一定會讓孩子收穫到不一樣的童年和人生。

無論何時都相信一句話:愛能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END-

作者 ▎FRIDAY

設計 ▎Gerry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