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這兩天,在微博上看到竇靖童替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竇家媛宣傳歌曲,下面很多人直呼:

“你能原諒,我都不能原諒”

“我不能接受你給她打廣告”

“可以看出王菲給孩子的教育是愛大於恨的,所以童的行為我可以理解”。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還有前兩天,王菲和周迅在綜藝上見面,很多人大呼不可思議的一幕,愛過同一個男人的兩個天后走到了一起。

其實早在這一幕之前,竇靖童和周迅就已經是很好的朋友關係了。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不管是同父異母的妹妹,還是同母異父的妹妹,竇靖童都坦然接受,成為粉絲口中的“炫妹狂魔”,上一代的愛恨情仇在她這裡完全不見蹤影,她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憑著自己的喜好交朋友。

雖然有著名利兼收的父母,但是她依然被允許按照自己的心意成長,而這,大概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前段時間,竇靖童參加綜藝《幻樂之城》,竇靖童和朋友麥子合作的《幻月》結束時,《幻樂之城》體驗官王菲似乎還沉浸在激動之中。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她熱淚盈眶地說道:“實在是太牛了!”接著跳上臺抱住了竇靖童,那個擁抱讓人很動容,像是一對彼此欣賞的朋友,透著我懂你音樂的相知。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好友陶晶瑩很是驚訝:“從來沒見她這麼激動過。”連何炅也笑言:“你冷靜點。”

但王菲回道:“我非常冷靜,也非常客觀。”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的確,對待親子關係,王菲一向冷靜客觀,這次在《幻樂之城》力贊竇靖童的音樂作品是這樣,以前對待竇靖童的教育也是這樣。

當初,竇靖童突然決定從北京四中退學去美國學習音樂(要知道即便是王菲,為了把竇靖童送進北京四中也是經歷了各種曲折,李亞鵬更是等了校長三個小時而不得),後來又公開紋身,對於這些令大多數家長都會頭疼的事,王菲卻是冷靜地把選擇權交給竇靖童自己,“你想好了就行。”

有人覺得這樣放縱會令竇靖童叛逆,但事實上呢,竇靖童在美國學習期間已經獨立發佈了英文單曲和專輯,更是為風靡一時的《七月與安生》主題曲創作詞曲。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就連張柏芝也曾經對記者說:她(王菲)的兩個女兒都那麼優秀!

在這場親子關係中,王菲一直沒給孩子訂立過一個“什麼才是最好”的標準,而是讓孩子在實踐中自我探索、總結這個標準。

很多人覺得王菲不夠愛孩子,但其實她的愛不比任何人少,只不過不是通過感情捆綁去維繫親密感,而是讓孩子在親子關係中,學會成為自己。

只有當孩子真正地成為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並獨立走好屬於自己的路。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親子關係中,讓孩子成為自己有多重要?

伍綺詩說:“真正的長大,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而但很多家庭裡的孩子卻在成長過程中成了父母意識的產物:

上學時,父母安排道“這個專業比較適合找工作,你選這個吧。”

工作時,父母安排道“這個工作穩定又有前景,你選這個吧。”

結婚時,父母安排道“這個人比較適合過日子,你選他吧。”

……

長此以往,孩子年齡在增長,自主能力卻在不斷退化。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幾年前,鄰居帶著大學畢業的孩子小悅來找我,說她準備找工作,讓我給推薦單位。

我很奇怪:工作要根據孩子的專業以及個人意向,我既不知道她的專業又不瞭解她的特長,和這孩子接觸也不多,如何給出專業的意見?而且小悅都大學畢業了,早就該有自主選擇的能力了。

但當我問小悅自己的意見時,小悅躲閃道:“我不知道要怎麼選工作。”接著把目光投向母親,小悅母親很自然地接過話“就是,她一個孩子哪懂這些。”

在這場親子互動中不難看出,小悅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她所踐行的,不過是父母眼中期待的自己。

但父母會老去,而孩子的對父母的依賴性卻有增無減,這就導致孩子不得不自己承擔這種包辦式教育的惡果。

幾年過去了,同期畢業的孩子都有了各自穩定的工作,只有小悅還在父母的安排下,流連於不同單位之間,至今都沒安定下來。

孫曉雲老師曾說過:“中國父母最難能可貴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自己怎麼想。”而是習慣於去說“孩子,我覺得你應該怎麼樣。”

很多人都讚歎竇靖童的音樂才華,感嘆她在作品《幻月》中“尋找自我”的深刻感悟,但若是沒有被允許“做過自己”,沒有在尋找自己過程中的親身感悟,又怎麼能將這份感悟融入到作品裡?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為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竇靖童沒少折騰,從國際私立中學決定轉入北京四中嘗試傳統教育;一年後,又突然要輟學去美國音樂高中學音樂,面對這些離經叛道的決定,作為母親的王菲都是在問“你怎麼想?”而不是說“你應該怎麼做。”

正是如此,在同齡人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時,14歲的竇靖童已經明白自己想做的是音樂,在同齡人還在父母的安排下亦步亦趨地學習工作時,21歲的竇靖童已經開始用作品表達自己。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所以說,真正能讓孩子受益的教育,不是培養出父母眼裡的好孩子,而是能讓孩子從親子關係中獨立出去,學會成為自己。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只有認識並接納孩子,才能讓孩子學會成為自己

很多父母,喜歡控制孩子,用自己的想法去幹涉孩子,那是因為,他們在心裡,接受不了孩子,也接受不了孩子不按照他們的想法去生活。

作為父母,如何培養孩子成為自己,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討論:

  • 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想法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

一個孩子生氣了,父母會勸道“你是好孩子,不可以生氣。”或者說“你要是再生氣,我要不高興了。”從小就被壓抑情緒的孩子,很容易與自己的情緒失去聯結,從而忽略自己的情緒。

但情緒是人的一部分,接納孩子的情緒,從而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是孩子認知自我的關鍵一步。

除了接受孩子的情緒,還要接受孩子的真實想法,我們可以去和孩子溝通我們的想法,但一定要建立在孩子自己的想法之上。

  • 客觀看待進步,而不是一味打壓

竇靖童表演結束後,王菲是第一個跑上臺的,並說道“我個人是非常滿意的。”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但這樣的場景放在一般母親身上,會怎麼樣呢?

即便滿意也不會表現出來,最後等別人把女兒誇了一遍之後,也只會輕描淡寫地說一句“她還需要進步。”

《少年說》節目組走進全國12所中小學,在每個學校搭建了一個“勇氣臺”,鼓勵大家來“喊話”,在孩子的聲淚控訴中,打壓式教育再次曝光在大眾視野,孩子不夠好時,打壓是為了激勵進步,做得好時,打壓是為了避免驕傲,但結果呢?

被打壓後的孩子,不僅沒在這種感情高壓下更進一步,反而會陷入不斷比較的怪圈,失去自我滿足的能力,永遠活在別人的肯定中。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只有客觀地對待孩子的進步,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肯定,激發更大的進取心。就像王菲,她從來沒有為了鍛鍊竇靖童,就對她實行吃苦教育,反而儘可能地給她的音樂之路提供幫助,讓她做助演嘉賓,給她介紹好的音樂人。

同樣,竇靖童的進步也是驚人的,別的孩子還在識樂譜時,她已經可以獨立完成音樂作品了。

  • 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馬伊琍曾說過自己的一段經歷,父親去開家長會時,看到她各門成績都是優秀,只有思想品德是“差”,班主任說“那是因為她和多名男生早戀。”

馬伊琍父親便讓班主任把“多名男生”寫下來,班主任覺得受到了挑釁,恨恨地寫了一個名字,馬父接著問道“不是多名嗎?怎麼就一個人?”

見班主任沒說話,馬父繼續說道“那既然這樣,我只能去找校長了。”

至今說到這段經歷,馬伊琍對父親依舊是滿滿的感激:是父母的信任給予了她安全感和底氣,讓她懂得自尊自重,也懂得了該如何愛自己。所以說,只有父母先信任孩子,孩子才能在這份底氣中學會信任、肯定自己。

  • 尊重孩子的決定

紀伯倫曾說:孩子是因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也就是說,孩子並不從屬於父母,而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前提,便是尊重。

王菲說過:我對孩子的保護欲及擔憂只存在於他們嬰幼兒時期,過了那個階段,就把他們當做獨立個體去相處和交流了。

所以,在一些人等著看竇靖童如何在紋身、輟學、搞音樂中走向叛逆時,她卻在每一次決定中擔起了責任,她曾這樣描述家裡的關係:

“平等、尊重。我們家不管年齡大小,包括我妹妹,大家交流、決定事情,都是非常平等的,所以我沒必要去叛逆。真正的尊重不是縱容,而是讓孩子在尊重中懂得責任和自律。”


竇靖童替生父另一個女兒宣傳新歌:善良孩子身後,有個懂愛的母親


很多父母一直都在努力把孩子打造成我們理想中更好的樣子,卻忽略了,更好不是一種固定標準,孩子的優秀是一種能力,一種可以接納併成為自己、愛自己的能力。

而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生活方式,和自己選擇的愛人,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做真正的自己。

互動話題

你有哪些事情是自己特別想做但是父母不讓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